蔡絛(1097年—?),約之別號無為子百衲居士[1]蔡京最小的兒子。

蔡翛之弟。紹聖四年(1097年)生。[2]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擔任太師,起領三省,因年老不能事事,奏判悉取決於蔡絛。宣和七年,賜進士出身[3],不久勒令停止[4],官至徽猷閣待制。靖康元年(1126年),蔡京垮台後,其子孫二十三人被流放,蔡絛亦遭到流放邵州[5],再改白州(廣西博白)。紹興二十六年(1158年)尚在世,死於戌所。[6]蔡絛雖盜權怙勢,但博學能文,著有《國史後補》、《北征紀實》、《鐵圍山叢談》、《西清詩話》及《蔡百衲詩評》等。《西清詩話》今存清抄本。

妻子韓氏為韓琦之孫,韓粹彥第四女。

注釋

編輯
  1. ^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三
  2. ^ 蔡絛著《鐵圍山叢談》卷三:「大觀末……吾時年十四。」大觀末應為1110年,可推知其生於1097年。
  3. ^ 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六
  4. ^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七
  5. ^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二四
  6. ^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十七載:「白州境內有鐵圍山,在舊興業縣南,古稱鐵城。蔡絛以坐父京累,貶白州,嘗游於此,作《鐵圍山叢談》。」

參考書目

編輯
  • 《宋史》卷四七二《蔡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