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人民革命大學
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簡稱:西南革大,革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曾經存在的一所大學,成立於1950年。在1952年、1953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先後被合併、組建並發展成為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學校。
校史
編輯1950年4月,西南軍政委員會創辦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劉伯承任校長。
1950年6月,全國召開第一次高等教育工作會議,西南革大副教育長作為西南地區高校代表組組長出席此次會議。
1952年4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決定改西南革大為西南人民大學,並着手籌劃和招生。同時決定將「財政部、貿易部、銀行、合作等所辦的四個專科學校合併為革大四個部,停止短期訓練招生」。
1952年6月下旬,革大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學校俄文大隊(前身為西南軍政大學俄文訓練團)合併之後,西南貿易專科學校(8月初)、重慶大學法學院和部分商學院、四川大學的政法學院、川東教育學院(11月上旬)、重慶財經學院(12月中旬)等隨後亦併入西南革大 [1],統一划歸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新組成的四部管理 [2]。
同年8月,學校選派幹部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習。9月22日至25日,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召開西南地區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工作會議,決定將西南地區幾所大學的政治、法律院合併,由西南人民革命大學負責籌建西南政法學院(考慮到當時條件所限,決定先在西南革大成立政法系) [3]。
10月底,學校決定撤銷原有的校部和一、二、三、四部,成立四個處、兩個室 [1]:一處主管教務,二處主管政治課教研,三處主管業務課教研(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三處實際也管理革大的財經科系),四處主管後勤;兩室為校長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為了轉變成為正規的人民大學,革大將原劃歸四部領導的幾個並來的院校調整為財政、貿易、經濟計劃、工廠管理四個系和專修科;將併入西南革大的重慶大學法學院(含政治系、法律系)和四川大學政法學院(含政治系、法律系)合組為政法系;原西南革大三部的工人政治教員班、學習指導員班、政治輔導員班合組為政治教育系;原俄文專修部(俄文大隊)改為俄文系[2] [4] ;12月中旬,重慶財經學院法律系併入西南革大政法系。
西南革大改西南人民大學的計劃上報政務院後未獲批准,於是便採取了「打散西南革大,充實各大專院校和黨校」的方法。1953年3月,貴州大學法律系和政治經濟學系併入併入西南革大政法系;4月,西南司法部干訓班併入西南革大;5月21日,西南俄文專科學校(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正式成立;8月20日[註 1],以西南革大政法係為基礎,正式成立了西南政法學院(現為西南政法大學),直屬西南政法委員會領導[3];9月,西南革大學三處和財經系科參與合併組建四川財經學院(現為西南財經大學),其餘部分併入中共中央西南局黨校(現為四川省委黨校);10月,革大正式宣布結束。
西南革大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公開招生,培訓革命幹部階段(1950年4月至9月)、輪訓在職幹部,培訓工人骨幹階段(1950年9月至1952年4月)、轉變為西南人民大學階段(1952年4月至1953年10月),截止1953年10月,革大共培養了近10萬各類人才。
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在重慶市紅岩村郊農村和龐家岩設有總校,在四川成都、雲南昆明、貴州貴陽、川南、川北、西康設有分校(川東分校未單獨成立),各分校概況如下。
分校名稱 | 校長 | 校址 | 起止時間 | 刊物 | 備註 |
---|---|---|---|---|---|
成都分校 | 李井泉 | 四川成都 | 1950年2月 - 1952年10月 | 《革大生活》 | 發展為中共四川省委黨校 |
雲南分校 | 周保中 | 雲南昆明 | 1950年4月 - 1953年3月 | 《雲南革大》、《學習生活》 | 後改建為雲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幹部學校 |
貴陽分校 | 陳曾固 | 貴州貴陽 | 1950年8月 - 1954年1月 | - | - |
川南分校 | 劉披雲 | 四川瀘縣 | 1950年4月 - 1952年8月 | 《學習生活》(後更名為《人民勤務員》) | - |
川北分校 | 胡耀邦 | 四川南充 | 1950年1月 - 1952年8月 | - | 改為四川省第二行政幹部學校(1955年夏秋期間結束) |
西康分校 | 廖志高 | 西康雅安 | 1950年1月 - 1952年12月 | 《西康革大》 | - |
校風
編輯團結 緊張 活潑 嚴肅
校訓
編輯實事求是,民主作風,虛心冷靜,艱苦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