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分號驅逐艦
野分(のわ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陽炎型驅逐艦15號艦,該艦名稱繼承自初代神風型驅逐艦18號艦。
野分 のわき | |
---|---|
概觀 | |
艦種 | 驅逐艦 |
艦級 | 陽炎型驅逐艦 |
製造廠 | 舞鶴工廠 |
動工 | 1939年11月8日 |
下水 | 1940年9月17日 |
服役 | 1941年4月28日 |
結局 | 1944年10月25日遭擊沉 |
除籍 | 1945年1月10日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2,033噸 |
滿載排水量 | 5,500噸 |
全長 | 118.5米 |
全寬 | 10.8米 |
吃水 | 3.8米 |
功率 | 52000匹 |
最高速度 | 35.0節 |
續航距離 | 5,000海浬(18節) |
乘員 | 239人 |
武器裝備 | 3座50倍徑12.7厘米連裝炮 2座25毫米聯裝高射機炮 2座四聯裝61厘米魚雷發射管 深水炸彈16枚 |
命名由來
編輯根據大日本帝國海軍發布的命名準則,驅逐艦是以天氣現象命名。野分是日文中颱風的古稱,是指從立春算起第二百十日吹起能將野草吹倒分開的強烈陣風(野の草を吹き分ける強い風),同時它也是源氏物語第28帖的名稱。
艦歷
編輯日本帝國海軍於1937年訂購該艦,1939年11月8日鋪設龍骨,1940年9月17日下水,1941年4月28日正式服役,並被配屬給第四驅逐艦大隊第四支隊。該艦參與了1941年末-1942年初日軍進攻菲律賓、馬來亞、爪哇等地的軍事行動。1942年6月參與了中途島海戰,在赤城號航空母艦受重創後負責營救船員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即所謂的雷擊處分)。1942年底被重新配屬給以駐紮在特魯克環礁的第十驅逐艦大隊。1942年底以及1943年的大部分時間該艦都在所羅門群島附近活動。1944年2月,日軍撤離特魯克環礁後,該艦經中太平洋地區返回日本,同年6月參加了菲律賓海海戰。
1944年10月25日參與萊特灣海戰中的薩馬島海戰,並救起遭美軍魚雷機攻擊而沉沒的築摩號重巡洋艦上的倖存官兵。次日,遭到美軍多艘巡洋艦炮火打擊而嚴重受損,最終被美軍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沉於菲律賓黎牙實比市東偏東南方向65英里(105公里)、薩馬島以北的海域。 全艦艦長以下272人全部陣亡。前一天從築摩號重巡洋艦上救起的120-130人中除一人被美軍救起外,亦全部陣亡。
相關流言
編輯- 野分是聯合艦隊三幸運艦之一。
- 曾執行許多名艦大破後的雷擊處分,擊沉總噸位97,800噸,為二戰各國驅逐艦之最。
- 1942年6月6日在中途島海戰中處分重創的赤城(36,500噸)。
- 1944年6月19日在馬里亞納海戰中處分燃燒中的大鳳(29,300噸)。
- 1944年10月25日在雷伊泰灣海戰中處分已經重創的重巡洋艦鳥海、鈴谷與築摩三艦,合計32,000噸。
與事實的差異
編輯- 當時日本公認的幸運艦只有「吳的雪風」跟「佐世保的時雨」。即便講到第三艘,也應是初春級的初霜號驅逐艦而非野分。
- 比對美日雙方當時的記錄當中可以發現,除了築摩的部分稍有爭議以外,野分並沒有擊沉過任何一艘友軍船艦。
- 在中途島海戰中負責處分赤城的驅逐艦有萩風、嵐、舞風與野分等四艘,但根據當時萩風的船員表示,雖然野分射向赤城的魚雷有命中目標,但是最後卻沒有引爆。
- 大鳳沉沒的原因是因為損管不當,使得遭受美軍魚雷攻擊後洩漏的燃氣在密閉式機庫中無法排出而最終導致誘爆,嚴格來說這個算是自沉,跟野分沒有關係。
- 在1944年10月25日當天21:48藤波發出的無線電通信紀錄中明確指出,鳥海是由藤波進行處分的。
- 鈴谷並不是被己方擊沉,沉沒的原因和大鳳相似、是因為之前遭受攻擊產生的大火以及再度進行的轟炸兩次誘爆了船上的魚雷而自沉。
-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築摩在野分到達時早已沉沒,野分只有負責搶救傷員而已。
同型艦
編輯歷代艦長
編輯艤裝艦長
編輯- 古閑孫太郎 中佐:1940年11月15日 -
驅逐艦長
編輯- 古閑孫太郎 中佐:1941年 4月28日 -
- 荒木政臣 少佐:1943年 6月25日 -
- 神田武夫 中佐:1943年 7月 3日 -
- 守屋節司 中佐:1943年12月25日 - 1944年10月25日戰死
參考書籍
編輯- 雑誌「丸」編集部『寫真 日本の軍艦 第11巻 駆逐艦II』光人社、1990年 ISBN 4-7698-0461-X。
關聯項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