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區(英語:Alpha Regio)金星上以南緯22°、東經5°為中心向外延伸1500公里的區域。

阿爾法區
該幅金星表面三維立體圖顯示了阿爾區的一部分區域
類型
位置金星
坐標22°S 5°E / 22°S 5°E / -22; 5
直徑1,500公里(930英里)

該地形於1964年由迪克·戈爾茨坦發現並命名。[1] 該命名於1976年和1979年間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工作組按行星系統命名法認可批准。[2] 馬克士威山脈、阿爾法區和貝塔區是三個金星上不以女神或女性命名的表面特徵。 該區域的地表是所謂的「鑲嵌地塊」,即意味着地面已高度變形,在多個方向受壓變形並緊密間隔排列的地形。該詞彙源於希臘字「平鋪」(俄羅斯研究人員分析金星15號金星16號圖像認為該種地形看起來像鑲木地板)。像所有鑲嵌地塊區,它高於周邊地面1至2公里並顯示有着嚴重的摺疊收縮變形。也像大部分鑲嵌地塊單元,周邊的火山平原顯示較阿爾法區地質年齡更青。

通過金星快車軌道器的紅外圖顯示,阿爾法區高原上岩石顏色較亮,看上去比金星大部分地區的更舊,在地球上,類似亮色的岩石通常是花崗岩[3]

參見

編輯

參閱

編輯
  1. ^ Butrica, Andrew J., SP-4218 To See the Unseen, Chapter 5: Normal Sci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SA, 1996
  2. ^ Butrica, Andrew J., SP-4218 To See the Unseen, Chapter 6: Pioneering on Venus and Ma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SA, 1996
  3. ^ New map hints at Venus' wet, volcanic past | International Space Fellowship. [2014-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