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達比羅浮宮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0年1月22日) |
羅浮宮阿布扎比博物館(阿拉伯語:اللوفر أبوظبي,法語:Louvre Abou Dabi)是一座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薩迪亞特島的博物館。該博物館於2017年11月8日由法國總統馬克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副總統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以及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赫揚揭幕[3]。該博物館是阿布扎比市與法國政府之間三十年協議的一部分。它的面積約為24,000平方米,擁有8,000平方米(86,000平方英尺)的畫廊,是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美術館。最終建築成本約為6億歐元。此外,阿布扎比還支付了5.25億美元,讓博物館與盧浮宮聯名,並且還支付7.47億美元,以換取藝術貸款、特別展覽和管理諮詢。
阿布達比羅浮宮 | |
---|---|
اللوفر أبوظبي | |
成立 | 2017年11月8日 |
地址 | 阿聯酋阿布扎比薩迪亞特島 |
坐標 | 24°32′01″N 54°23′54″E / 24.5336639°N 54.3984611°E |
類型 | 美術館 |
館藏規模 | 35,000 [1] |
Deputy Director | Hissa Al Dhaheri [2] |
館長 | Manuel Rabaté [2] |
建築師 | 讓·努維爾 |
所有者 | 阿布扎比文化旅遊部 |
網站 | www |
地圖 | |
博物館陳列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尤其着眼於彌合東西方藝術之間的差距。
設計特色
編輯地理位置
編輯薩迪亞特島文化區計劃容納規模最大的一批世界級文化資產。[4] 除了阿布達比盧浮宮博物館之外,這些博物館還包括:扎耶德國家博物館,由英國建築公司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設計,由諾曼·福斯特勳爵指導; 阿布達比古根漢博物館當代藝術博物館,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古根海姆博物館;一個由扎哈·哈迪德設計的表演藝術中心;一個由安藤忠雄進行概念設計的海事博物館和一些藝術展館。[5]
建築工程
編輯博物館被設計成「看似漂浮的穹頂結構」;它的網狀圓頂能使陽光從中透過。整體效果呈現出「陽光穿過綠洲中的棗椰樹葉子」。博物館的總面積約為24,000平方米(260,000平方英尺)。永久館藏區占地6000平方米(65,000平方英尺),臨時展覽區占地2,000平方米(22,000平方英尺)。
工程項目
編輯BuroHappold建築公司在整個項目中提供多學科的工程服務,包括結構工程、岩土工程、能源和環境諮詢、水利工程、幕牆工程、照明設計、人員移動諮詢、安全服務和包容性設計。他們的結構工程師用7,850顆不同大小的鋁星實現了「漂浮的穹頂」,這些鋁星鑲嵌在8個疊加層,形成了一個穿孔的屋頂結構,陽光可以穿透到下面的空間。一組岩土和水利工程師專家在畫廊內設計了一個防水的地下室和潮汐池,給人一種「海中博物館」的錯覺,同時保護藝術品、文物和遊客免受腐蝕的海洋環境影響。
建築工作
編輯阿布扎比盧浮宮的建築工程於2009年5月26日正式開工。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和時任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參加了在酋長皇宮酒店的一號畫廊的展覽「會說話的藝術:盧浮宮阿布扎比」的開幕式,展覽包括在過去的18個月裡為盧浮宮阿布扎比購置的19件藝術品,以及從法國國家博物館借來的貸款,標誌着建設工作的開始。
盧浮宮的打樁工作將於2010年8月完成,打樁和授權工作由德國專業公司承包。共計4536根樁包括RC樁和H樁,工作於2010年8月3日完成。
2011年10月29日,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項目經理旅遊開發投資公司(TDIC.)宣布將推遲博物館的建設。公司沒有給出新的日期。據阿聯酋報紙《海灣新聞》和《國家報》報道,推遲的原因可能是阿聯酋重新審視了其經濟戰略。
2012年1月,阿布扎比盧浮宮的新開放日期確定為2015年。
2013年初,由阿拉伯技術公司(Arabtec)、聖何塞建設公司(Constructora San Jose)和阿布扎比奧格(Oger Abu Dhabi)牽頭的財團開始了博物館主要的建設階段。這一階段包括防水系統和兩層地下室建設,以及支撐7000噸重穹頂的四根混凝土柱子工作。
2013年第四季度,畫廊空間的建設和穹頂的初步準備工作開始了。2013年12月5日,博物館天篷的第一個構件安裝到位。
2014年3月17日,TDIC宣布完成第一個永久館藏建築結構,以此紀念施工開始一周年。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1000萬工時,使用了120,538立方米的混凝土。
2014年9月22日,最後一個超大尺寸的天篷構件安裝到位,標誌着博物館建設階段的一個重要里程碑。2014年10月,旅遊與發展投資公司(Tourism &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mpany)宣布,阿布扎比盧浮宮的完工率超過50%。
視覺識別
編輯羅浮宮阿布扎比的三種語言尋路系統是由菲利普·阿佩洛格(Philippe Apeloig)設計的,並以阿拉伯語和羅馬語兩種語言實現。Frutiger LT字體被選為羅馬文本,因為它的標識具有完美的可讀性; 黎巴嫩的印刷工人克里斯蒂安·薩基斯(Kristyan Sarkis)根據經典的納什克風格和他的Colvert阿拉伯字體創建了一個阿拉伯語定製字體——LAD阿拉伯語。
象形圖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博物館的建築,尤其是受穿過巨大圓頂的小孔陽台建築的光雨產生的抽象形狀所啟發。每個象形圖是幾個形狀的組合,產生出輪廓和物體。
展覽
編輯2009年5月,阿布扎比盧浮宮首次透過展覽「會說話的藝術:阿布扎比盧浮宮」與公眾分享其收藏。展覽展示了展館最初的19件藏品,包括14世紀的《馬木路克古蘭經》、5世紀來自多馬尼亞諾的《腓骨》、貝里尼的《聖母與聖嬰》,以及蒙德里安1922年的《藍紅黃黑構圖》。
第二場展覽「博物館的誕生」於2013年5月在薩迪亞特島燈塔展覽空間開幕,同年8月結束。這是該系列的第一次大規模預展,展出了阿布扎比政府永久收藏的130件作品。其中包括一件從未見過的畢加索作品,一尊來自塞浦路斯的青銅時代的陶土雕像,以及來自希臘、土耳其、日本和敘利亞的手工藝品。
其他項目
編輯2014年5月,一個以阿布扎比展出的作品和巴黎盧浮宮的一系列新藏品為特色的博物館展覽誕生了。展館展出了許多新作品,包括日本藝術家志永一雄(Kazuo Shiraga)於1960年創作的《Chirisei Kyubiki》等。
管理
編輯合同
編輯阿布扎比盧浮宮是一個完全獨立於巴黎盧浮宮的博物館,儘管這兩個博物館之間有30年的品牌和培訓協議,而且巴黎盧浮宮是法新社博物館12個股東之一。[6]這項為期30年的協議是由法國文化部長勒諾德·多內迪奧·德·瓦布雷斯(Renaud Donnedieu de Vabres)和納哈揚酋長蘇丹·本·塔努恩(Sheik Sultan bin Tahnoon Al Nahyan)簽署的。協議將推動在阿布扎比中部附近的薩迪亞特島上建造一座盧浮宮,以換取13億美元。[7][8]該合同禁止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巴林、卡塔爾、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朗或伊拉克的阿聯酋任何其他酋長國以盧浮宮的名義開展任何類似的活動。[9]法國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讚揚了與阿布扎比博物館的交易,他說,這反映了「某種世界觀」,在這種觀念中,協議的每一方都「為自己的根和身份感到自豪,並認同所有文化的平等尊嚴。」
建造成本
編輯阿布扎比向盧浮宮支付了5.25億美元,另外還支付了7.47億美元,以換取藝術貸款、特別展覽和管理諮詢。[7]以阿拉伯特科(Arabtec)為首的財團,正依照2013年初簽訂的一份6.53億美元的合同建造這座博物館。
成本預估
編輯阿布扎比市為使用盧浮宮品牌支付了5.25億美元,其中1.95億美元將在一個月內支付。除此之外,盧浮宮還將支付為期10年的2.47億美元貸款,,預計將借出共計200至300件藝術品。巴黎盧浮宮還將為中東盧浮宮提供管理建議,耗資2.145億美元。還將投資2.535億美元用於各種特別藝術展覽。每年將舉辦四場展覽,為期15年。[7]阿布扎比市還將向盧浮宮直接捐款3250萬美元,用於翻新盧浮宮的一個側館,以展示國際藝術品。
爭議
編輯勞工待遇問題
編輯2011年4月,國際上超過120位藝術家因阿布扎比項目的建築工人受到虐待和剝削,呼籲抵制盧浮宮和古根海姆美術館。[10]《衛報》在2013年12月的報道中稱,建築工人在阿布扎比的待遇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的奴隸」。[11]
回應
編輯據《紐約時報》報道,盧浮宮的館長Henri Loyrette 回應了對盧浮宮海外拓展的批評,他爭辯說盧浮宮不能忽視博物館的國際化。[12]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France to Open New Louvre in Abu Dhabi. washingtonpost.com. [19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 ^ 2.0 2.1 Louvre Abu Dhabi Director and Deputy Director appointed. [19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 ^ Langton, James. Emmanuel Macron and UAE leaders formally open Louvre Abu Dhabi. The National. 8 November 2017 [202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30).
- ^ French Culture Minister heads delegation to UAE capital to seal Louvre Abu Dhabi operating framework. AME Info. 7 January 2008 [200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October 2008).
- ^ Louvre Abu Dhabi. Nafas Art Magazine. 2007 [2008-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6).
- ^ Sara Amdan (26 September 2012), After a Sputtering Start, the Louvre Abu Dhabi Project Gathers Pa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 ^ 7.0 7.1 7.2 Riding, Alan.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3-07 [200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2).
- ^ Art in the Desert: 'Louvre Abu Dhabi' Gets Green Light. Spiegel Online. 2007-07-03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 ^ Louvre Abu Dhabi’s exclusive deal. de51gn.com. 30 July 2008 [2008-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6 January 2009).
- ^ Artists urge Guggenheim boycott. 半島電視台. 2011-04-03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8).
- ^ Carrick, Glenn and David Batty. "In Abu Dhabi, they call it Happiness Island. But for the migrant workers, it is a place of mise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21 December 2013, accessed 30 June 2014; Batty, David. "Conditions for Abu Dhabi's migrant workers 'shame the we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21 December 2013, accessed 30 June 2014; Batty, David. "Campaigners criticise UAE for failing to tackle exploi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22 December 2013, accessed 30 June 2014
- ^ Van Gelder, Lawrence. Arts, Briefly. 紐約時報. 2007-01-09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