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台地 (火星)

阿拉伯高地(Arabia Terra)是火星北部一片遼闊的山地區,它大部分位於阿拉伯區內,有一小部分坐落在阿西達里亞海區,最寬處橫跨4500公里(2800英里),其中心坐標大致位於21°N 6°E / 21°N 6°E / 21; 6[1] 處,東部和南部地區高出西-北部4公里(13000英尺)。阿拉伯高地遍布隕坑、侵蝕嚴重,崎嶇粗糙的地形表明其年代久遠,被認為是該星球上最古老的地形之一。 在眾多的隕坑之間,一些峽谷蜿蜒穿過阿拉伯高地,很多流入到與北側接壤的廣袤低地—北方大平原

標註了機遇號着陸點以及奮鬥撞擊坑、宮本撞擊坑等一些周邊隕石坑在內的高程圖。
熱輻射成像系統白晝紅外拼接圖,顯示了阿拉伯高地中提及的破火山口複合體之一,伊甸園山口(中間)及其周邊地貌。
奧克蘇斯火山口的冰蓋,阿拉伯高地上的一座火山口,沿火山口壟脊椎上的扇狀裂口很可能是冰凍膨脹和收縮產生的裂縫。

特徵

編輯

阿拉伯高地分布有許多有趣的特徵,如該地區的一些底座形撞擊坑就是一個很好的示例。底座形撞擊坑的噴出物堆積在周圍地形之上,通常形成一圈陡峭的懸崖。噴射物構成的耐蝕層保護了底層材料免受侵蝕[2];一些隕石坑內坑底上的土墩和岩丘顯示出許多的分層結構,這些岩層可能是由火山活動、風或水下沉積所形成[3][4];在吉洪拉沃夫盆地(一座被侵蝕的大隕擊坑)中觀察到了暗坡條紋,這些條紋出現在陡坡上,並隨時間而變化,起初呈黑色,可能因大氣層中淺色細粒塵埃沉積的緣故,它們的顏色以後會慢慢變淺[5]。這些條紋被認為是由沿山坡向下流淌的塵埃所組成,類似於地球上的雪崩[6]

1879年,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在地圖上用以阿拉伯半島命名的反照率特徵命名了阿拉伯高地。

可能的構造運動

編輯

1997年對該地區進行的研究,更好地界定了它獨特的特徵[7]。一條赤道帶被注意到,其所分布的隕石坑地質齡明顯小於阿拉伯高地北部和南面的諾亞高地,這被解釋為是由諾亞紀時期,阿拉伯高地下方的火星低地俯衝引發的「早期弧後系統」,這種方式解釋了區域性斷裂模式,而行星自轉不穩定原因假說並不能解釋它所具有的伸展構造特徵[8]

可能的火山活動

編輯

201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阿拉伯高地上的許多隕石坑,包括伊甸園山口[9]、幼發拉底山口(Euphrates Patera)[10]、西洛厄山口(Siloe Patera)[11]且可能還有謝梅金隕擊坑 [12]、伊斯墨尼亞山口(Ismenia Patera)[13]、俄克修斯山口(Oxus Patera)[14]和俄克修斯凹地等[15]等都代表了諾亞紀晚期到赫斯珀里亞紀早期[16]大規模爆炸式火山噴發(超級火山)[17]形成的破火山口[18],被稱為「平原式破火山口複合體」。

這些地勢極低的火山特徵似乎比塔爾西斯埃律西昂大型赫斯珀里亞紀盾狀火山更古老。例如,伊甸園山口是一塊不規則的方圓55×85公里、深達1.8公里的窪地(凹陷),周圍是隆起的玄武岩平原。它包含了三處以弧形陡坡相連的內部窪地,這些窪地有使人聯想到瀉流熔岩湖的階坡和崩塌的斷層,且缺少相同直徑和深度隕石坑該有的撞擊起源特徵(如坑口不規則、無噴發堆積物、凸起的邊緣和中央峰等)[16]

作者認為,與推測的地殼俯衝相比,區域伸展導致的地殼變薄更可能解釋火山活動的起源[16]。岩漿通過薄地殼快速上升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不排氣減壓,可能解釋了更具爆發性的盾狀火山噴發都與此類火山口有關。火山噴發在阿拉伯高地上形成了層狀沉積,這是廣泛分布在火星赤道地區的細粒沉積物之一。 據推斷,每座火山口複合體(在其歷史上)的總噴發量至少為4600–7200公里3[16]

近期的流星撞擊

編輯

2002年6月30日至2003年10月5日期間,一顆隕石撞擊了阿拉伯高地,形成一座直徑約22.6米(約74英尺),被淺色和深色噴出物包圍的小隕石坑,表明這次撞擊切入進淺色地層所在的深度。該隕石坑位於阿拉伯高地內北緯20.6度、西經356.8度附近,2001火星奧德賽號熱輻射成像系統紅外儀顯示了撞擊前後的現場情況 [19]

流行文化

編輯

安迪·威爾的小說《火星任務》中,主人公在從阿西達里亞平原前往斯基亞帕雷利隕擊坑途中,在阿拉伯高地遇了一場沙塵暴[20]

岩層

編輯

火星上許多地方都有分層疊壓的岩石,岩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形成岩層,火山、風或水都會形成岩層[21]。 岩層也可能是由地下水漫過淤積的礦物並膠結成沉積層而成,因此,硬化層更能防止侵蝕。這一過程可能會發生,而不是在湖泊下形成的岩層。

在《火星沉積地質學》中,可找到帶有許多火星實例的有關分層結構的詳細討論[22]

河道

編輯

火星上許多地方都有大小不同的河道,至少在某一段時間中,這些河道中很多都可能有水。一項使用高分辨率成像科學設備圖像的研究發現,在阿拉伯高地上發現了超過17000多公里的古河谷[23][24]

根據2016年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研究,許多古河谷被測定為相對較新的。這些河谷將水流送入到湖泊盆地,有一座暱稱為「心湖」的湖泊,其容積與安大略湖相似[25][26]

火星過去的氣候可能會讓水在表面流動,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已經知道,火星自轉軸的傾斜或傾角經歷過許多巨大的變化,因為它的兩顆小衛星缺乏穩定它的引力,無法像月球穩定地球那樣,有時火星自轉軸的傾斜甚至超過80度[27][28]

上部平原單元

編輯

阿拉伯高地北部地區包含有上部平原單元。上部平原單元是中緯度地區50-100米厚的覆蓋層殘餘物。最初在伊斯墨諾斯湖區都特羅尼勒斯桌山群調查時所發現,但也出現在其他地方。殘跡由位於隕石坑和桌山上的一系列傾斜層構成。[29]

上部平原單元的某些區域顯示出大型裂縫和帶凸起邊緣的凹槽,這些地區被稱為「棱狀上部平原」。這些斷裂被認為起始於由應力引起的小裂縫,應力反映的斷裂過程是,當碎屑堆聚集在一起或靠近碎屑堆邊緣時-這在棱狀上部平原很常見,這些位置就會產生擠壓,形成應力縫,應力縫又暴露出更多的表面。因此,地層中更多的冰升華到火星稀薄的大氣層中,最終,小裂縫變成大峽谷或大槽溝。

這種單元也會退化為腦紋地形,腦紋地形是一種3-5米高的迷宮狀脊形區域。有些凸脊可能由冰芯構成,因此它們可能是未來定居者的水源。

線性脊狀網格

編輯

線性脊狀網在火星各處的隕坑周邊和坑內都能找到[30],脊線通常顯示為大段縱橫交叉的直線,長約數百米,高幾十米,寬數米。據認為,撞擊會在地表形成裂縫,這些裂縫後來又充當了流體通道,液體使結構膠結凝固。隨着時間的推移,周圍地層被侵蝕掉,從而留下堅硬的凸脊。由於凸脊出現在有粘土的地方,這些構造可作為需要水才能形成的粘土標誌[31][32][33]。這裡的水可能支撐了這些地方過去的生命,粘土也可以保存化石或其他曾經生命的痕跡。

冰核丘

編輯

人們認為火星上存在着冰核丘,一種表面分布有裂紋的土堆,它們含有純淨的水冰,因此,將是未來火星定居者的重要水源。

桌山

編輯

斷裂形成的塊體

編輯

在一些地方,大型斷裂會表面破裂,有時,斷裂會形成絕壁和巨岩。

圖集

編輯

火星交互地圖

編輯
 阿刻戎塹溝群阿西達利亞平原阿爾巴山亞馬遜平原阿俄尼亞高地阿拉伯高地阿耳卡狄亞平原阿耳古瑞高原阿耳古瑞平原克律塞平原克拉里塔斯槽溝塞東尼亞區桌山代達利亞高原埃律西昂山埃律西昂平原蓋爾撞擊坑哈德里亞卡火山口希臘山脈希臘平原赫斯珀利亞高原霍頓撞擊坑伊卡利亞高原伊希斯平原耶澤羅撞擊坑羅蒙諾索夫撞擊坑盧庫斯高原呂科斯溝脊地李奧撞擊坑盧娜高原馬萊阿高原馬拉爾迪隕擊坑瑪萊奧提斯塹溝群Mareotis Tempe珍珠高地米氏隕擊坑米蘭科維奇撞擊坑內彭西斯桌山群涅瑞達山脈尼羅瑟提斯桌山群諾亞高地奧林波斯槽溝群奧林帕斯山南極高原普羅米修高地普羅敦尼勒斯桌山群塞壬高地西緒福斯高原太陽高原敘利亞高原坦塔羅斯槽溝群滕比高地辛梅利亞高地示巴高地塞壬高地塔爾西斯山群特拉克圖斯坑鏈第勒納高地尤利西斯山烏拉紐斯火山口烏托邦平原水手谷北方大平原克珊忒高地
  火星全球地形交互式圖像地圖。將懸停在圖像上可查看 60 多個著名地理特徵的名稱,單擊可鏈接到它們。圖底顏色表示相對高度,根據來自美國宇航局火星全球探勘者號火星軌道器激光高度計的數據。白色和棕色表示海拔最高(+12 至 +8 公里);其次是粉紅和紅色(+8 至 +3 公里);黃色為 0 公里;綠色和藍色是較低的高度(低至 -8 公里)。軸線緯度極地已備註。

火星方格地圖

編輯

出於繪製地圖的需要,美國地質調查局將火星表面劃分為三十個「四方格區」,每一個都以四方格內一處突出的地理特徵命名[34][35],通過下面的交互式圖像地圖可查看和探究方格區。

 美國地質調查局定義的30個可點擊火星四方格圖像地圖[34][36] ,四方格編號(MC開頭表示「火星圖」)[37] 和名稱鏈接到相應的文章。 北方為上;0°N 180°W / 0°N 180°W / 0; -180 位於赤道最左側。這些地圖圖像是由火星全球探勘者號拍攝。
()

另請查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阿拉伯台地 (火星)".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
  2. ^ 存档副本. [2010-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3. ^ HiRISE - Layers in Central Mound of Henry Crater. (PSP_009008_1915). hirise.lpl.arizona.edu. [23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4. ^ HiRISE - Layers in Arabia Terra (PSP_004434_1885). hirise.lpl.arizona.edu. [23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5. ^ HiRISE - Slope Streaks in Tikhonravov Basin (PSP_007531_1935). hirise.lpl.arizona.edu. [23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6. ^ HiRISE - Layering and Slope Streaks in Henry Crater (PSP_006569_1915). hirise.lpl.arizona.edu. [23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8). 
  7. ^ Anguita, F.; et al. Arabia Terra, Mars: Tectonic and Palaeoclimatic Evolution of a Remarkable Sector of Martian Lithosphere. Earth, Moon, and Planets. 1997, 77 (1): 55–72. Bibcode:1997EM&P...77...55A. doi:10.1023/A:1006143106970. 
  8. ^ Brugman, K., B. Hynek, S. Robbins. 2015. CRATER-BASED TESTS UNLOCK THE MYSTERY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RABIA TERRA, MARS.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2359.pdf
  9. ^ Eden Patera.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age]. USGS.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10. ^ Euphrates Patera.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age]. USGS.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11. ^ Siloe Patera.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age]. USGS.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12. ^ Semeykin.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age]. USGS.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13. ^ Ismenia Patera. [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age]. USGS.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14. ^ Oxus Patera.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age]. USGS.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15. ^ Oxus Cavus. [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age]. USGS.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8). 
  16. ^ 16.0 16.1 16.2 16.3 Michalski, J. R.; Bleacher, J. E. Supervolcanoes within an ancient volcanic province in Arabia Terra, Mars. Nature. 2013, 502 (7469): 47–52. Bibcode:2013Natur.502...47M. PMID 24091975. doi:10.1038/nature12482. hdl:2060/20140011237 . 
  17. ^ Brian Wu. European Space Agency May Have Discovered a Supervolcano on Mars. Science Times. 25 May 2015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18. ^ Witze, A. Ancient supervolcanoes revealed on Mars. Nature. 2013. doi:10.1038/nature.2013.13857 . 
  19. ^ Perez, Martin. Fresh Crater in Arabia Terra With Light-Toned Ejecta. nasa.gov. 16 August 2013 [23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1). 
  20. ^ Weir, Andy. The Martian.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2014. ISBN 978-0-8041-3902-1. 
  21. ^ HiRISE |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 Hirise.lpl.arizona.edu?psp_008437_1750. [201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8). 
  22. ^ Grotzinger, J. and R. Milliken (eds.). 2012. Sedimentary Geology of Mars. SEPM.
  23. ^ Fossilized Rivers Suggest Mars Was Once Warm and Wet - SpaceRef. spaceref.com. [23 March 2018]. [失效連結]
  24. ^ Davis, J.; Balme, M.; Grindrod, P.; Williams, R.; Gupta, S. Extensive Noachian Fluvial Systems in Arabia Terra: Implications for Early Martian Climate. Geology. 2016, 44 (10): 847–850. Bibcode:2016Geo....44..847D. doi:10.1130/G38247.1 . 
  25. ^ Some ancient Mars lakes formed long after others. sciencedaily.com. [23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8). 
  26. ^ Wilson, Sharon A.; Howard, Alan D.; Moore, Jeffrey M.; Grant, John A. A Cold-Wet Mid-Latitude Environment on Mars during the Hesperian-Amazonian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Northern Arabia Valleys and Paleolak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16, 121 (9): 1667–1694. Bibcode:2016JGRE..121.1667W. doi:10.1002/2016JE005052. 
  27. ^ name; Touma, J.; Wisdom, J. The Chaotic Obliquity of Mars. Science. 1993, 259 (5099): 1294–1297. Bibcode:1993Sci...259.1294T. PMID 17732249. doi:10.1126/science.259.5099.1294. 
  28. ^ Laskar, J.; Correia, A.; Gastineau, M.; Joutel, F.; Levrard, B.; Robutel, P. Long term evolution and chaotic diffusion of the insolation quantities of Mars (PDF). Icarus. 2004, 170 (2): 343–364 [2021-08-22]. Bibcode:2004Icar..170..343L. doi:10.1016/j.icarus.2004.04.0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12). 
  29. ^ Carr, M. 2001.
  30. ^ Head, J., J. Mustard. 2006. Breccia dikes and crater-related faults in impact craters on Mars: Erosion and exposure on the floor of a crater 75 km in diameter at the dichotomy boundary, Meteorit. Planet Science: 41, 1675–1690.
  31. ^ Mangold; et al. Mineralogy of the Nili Fossae region with OMEGA/Mars Express data: 2. Aqueous alteration of the crust. J. Geophys. Res. 2007, 112 (E8): E08S04. Bibcode:2007JGRE..112.8S04M. doi:10.1029/2006JE002835. 
  32. ^ Mustard; et al. Mineralogy of the Nili Fossae region with OMEGA/Mars Express data: 1. Ancient impact melt in the Isidis Basi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Noachian to Hesperian. J. Geophys. Res. 2007, 112 (E8): E08S03. Bibcode:2007JGRE..112.8S03M. S2CID 14688555. doi:10.1029/2006je002834. 
  33. ^ Mustard; et al.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Noachian Crust around the Isidis Basin (PDF). J. Geophys. Res. 2009, 114 (7): E00D12 [2021-08-25]. Bibcode:2009JGRE..114.0D12M. doi:10.1029/2009JE003349 .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25). 
  34. ^ 34.0 34.1 Morton, Oliver. Mapping Mars: Science, Imagination, and the Birth of a World. New York: Picador USA. 2002: 98. ISBN 0-312-24551-3. 
  35. ^ Online Atlas of Mars. Ralphaeschliman.com. [December 1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5). 
  36. ^ Online Atlas of Mars. Ralphaeschliman.com. [December 16, 2012]. 
  37. ^ PIA03467: The MGS MOC Wide Angle Map of Mars. Photojournal. NASA /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February 16, 2002 [December 1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