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嶺潘氏碉樓
28°11′32″N 121°15′36″E / 28.19235°N 121.26006°E 隔嶺潘氏碉樓,又稱潘萬周碉樓、潘萬周人面碉樓,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玉環市的碉樓,坐落在蘆浦鎮隔嶺村潘家山頭,屬於文物保護單位玉環碉樓群之一。這座碉樓是隔嶺村村民潘萬周及其三叔為防禦土匪侵擾而建。
歷史背景
編輯民國年代,沿海匪患猖獗,民眾尤其是富紳出於自衛,紛紛修建了碉樓這種堡壘式的建築物[1]。潘萬周出生於1913年。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9月,一幫人到隔嶺村內要綁架潘萬周的三叔,後者逃到山裡,那伙人就前往綁架了發燒而臥病在家的潘萬周,以及其他幾個村民。他們被關押在洋嶼島上。後來,幾人乘機逃出。經歷此事後的潘萬周及家人十分恐慌,第二年請來了附近大塘村的工匠金星(音)建造碉樓。碉樓建成後,潘萬周一家及他的三叔一家,白天居住在各自家中,晚上聚集在碉樓中過夜,共有十多人,他們再沒有遭劫。[2]
建築結構
編輯隔嶺潘氏碉樓坐南朝北,北偏東南20度。占地面積約116平方米,共三層,層高7米。長方形,共四面牆體,每一牆面均有多個孔洞,裝有鴨蛋形的兩隻眼睛,下有煙盒形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隻小拱券形的嘴巴,是用於射擊敵人的槍眼。外部牆體為不規則塊石和青磚混砌而成,牆厚約0.4米,堅固厚實,有花草等裝飾圖案,漆有藍色顏料。窗戶用鐵棒做窗格,小青瓦兩面坡頂。[2][3][4]
特色
編輯潘氏碉樓的每一牆面上均裝有鴨蛋形的兩隻眼睛,下有煙盒形、表面平整、厚4至5厘米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隻小拱券形的嘴巴。他們看起來是起裝飾作用,其實是用於射擊敵人的槍眼。普通碉樓在防禦方面設計了各種射擊孔和瞭望口,但它們大致處於水平方向,無法實現近距離區域防禦,也無法解除外牆四周的危險。而煙盒形的鼻子由室內向外部凸出,寬度為40厘米左右,,可容納一個人俯身向下觀察或射擊。類似的槍眼,在碉樓各牆體及三個器官造型中均有分布。而玉環一帶的碉樓多為三層,該構造恰好處在中心位置,與人臉上鼻子的位置接近,若從外面觀察,就成了鼻子的造型。「鼻子」是人面碉樓的關鍵元素。這一設計理念被廣泛認為來自廣東的開平碉樓。[2][3][5]
現狀
編輯後來,潘萬周的後裔搬到山下居住,碉樓也被棄用,處於荒廢狀態,因年久失修有些破損[2][6]。2011年1月7日,包含隔嶺潘氏碉樓的玉環碉樓群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7]。
參考來源
編輯- ^ 陳劍. 玉环碉楼:海岛的战斗堡垒(下). 台州晚報. 2011-07-10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 ^ 2.0 2.1 2.2 2.3 楊青. 玉环人面碉楼的现状和构成.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 2011, (1): 67-71 [2020-07-15]. doi:10.3969/j.issn.1674-9677.2011.0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 ^ 3.0 3.1 陳劍. 玉环碉楼:海岛的战斗堡垒(上). 台州晚報. 2011-07-10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 ^ 玉環縣地方志辦公室. 第一编 古迹遗址 第一章 历史古迹 第十四节 碉楼 碉堡. 玉環勝跡圖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5-06: 054–059. ISBN 978-7-5144-1632-9.
- ^ 楊青. 地理知识 | 少见的人面碉楼. 中國國家地理轉載《中華遺產》2011年01月. 2017-11-05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 ^ 黃翔. 表情可爱的“人脸”碉楼. 今日玉環. 2012-03-20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 ^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及更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1-01-28 [201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