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成地貌

地表形態

風成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吹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貌。可分為風蝕地貌(如風蝕窪地等)和風積地貌(如沙丘等)。主要分布於氣候乾燥的地區。風成地貌並非地球上獨有的,在其他行星(如火星)上也觀察到了着這種地貌形態。

分布區域 編輯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內的沙丘。

風成地貌主要分布在乾旱氣候區,即副熱帶高壓帶附近(南緯15 °~北緯35 °)和溫帶內陸地區(北緯35 °~50 °)。前者如北非撒哈拉沙漠和西南亞的阿拉伯沙漠等,後者如中亞地區中國西北部及美國西部等。這些地區降水稀少,地表植物極其稀疏,岩石的物理風化強烈,沙質地表裸露,風力大而頻繁,所以是風成地貌地主要分布地區。

形成 編輯

風是空氣流動的一種形式,它所具有的動力成為風力,這種力就是風成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營力。當風揚起地面的沙粒並使其隨風而動時,便形成了風沙流。風沙流通過對地面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便形成了風成地貌。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