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海(6世紀—578年),北齊皇族,表字季文勃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西)人。高歡侄孫,高思宗的兒子。

生平

編輯

高元海入官累進散騎常侍。自請入林慮山修行佛法,得到齊文宣帝的許可。經過二年,求道意志不能貫徹而復職。征複本任,便縱酒肆情,廣納姬侍。又兼領軍。

皇建二年(561年)齊孝昭帝赴晉陽,右丞相、長廣王高湛留守都(今河北臨漳西南),以高元海為散騎常侍典掌機密。前一年,孝昭帝沒有繼位之前想要殺死楊愔掌握權力,許諾高湛說,事成封為皇太弟。孝昭帝即位,立兒子高百年皇太子。高湛大為不滿。太史向孝昭帝進言「北城有天子氣」,當時有童謡「中興寺內白鳧翁、四方側聴聲雍雍、道人聞之夜打鐘」流布。有人解釋謡中「鳧翁」指長廣王高湛,「道人」指先帝·濟南王高殷。孝昭帝對濟南王復位保持警惕,派遣平秦王高歸彥回到鄴都把濟南王帶回晉陽。高湛為自身安全考慮,召高元海相談。高元海通夜不眠而得,進在鄴舉兵三策。建議高湛數騎入晉陽,向太后哭訴取得同情,之後終生不再掌握大權,為上策;請求擔任青、齊二州刺史,躲避非議,作為中策,擁立濟南南王起兵為下策。高湛對下策感興趣,但是不敢決斷,經占卜及召曹魏祖問國事,皆示舉兵不利。最後派數百騎送濟南王到晉陽,濟南王被害。

孝昭帝去世後,高湛即位為武成帝,高元海擔任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太子詹事。高元海常常說高歸彥的壞話,高歸彥謀反被殺。河清二年(563年),和士開誣告高元海,武成帝命令打高元海六十下馬鞭,斥責說:「你以前唆使我反叛,以弟弟反叛兄長,多麼不義!用鄴城的兵力抵抗并州,多麼愚笨!」貶出朝廷為兗州刺史武平三年(572年)二月初九,齊後主任命高元海為尚書右僕射,祖珽想要獨掌朝政。高元海後妻是陸令萱的外甥女,高元海屢次把陸令萱的密話告訴祖珽。祖珽想要做領軍,齊後主同意了,高元海秘密上奏:「孝徵(祖珽)漢人,兩目又盲,豈可為領軍!」並說祖珽和廣寧王高孝珩有勾結,因此中止任命。祖珽向後主自辨:「臣和高元海素來有怨,一定是高元海誹謗。」後主以實相告,祖珽說高元海和司農卿尹子華等人結成朋黨。他把高元海泄露的密話告訴陸令萱,陸令萱大怒,把高元海貶為鄭州刺史。武平七年(576年)平陽之戰戰敗,齊後主逃回鄴城,召還高元海為尚書令承光元年(577年),投降北周。北周建德七年(578年)以在鄴城計劃反周之罪,被北周處死。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