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屋 (利沃夫)
黑屋(烏克蘭語:Чорна кам'яниця,羅馬化:Chorna Kamianytsia;波蘭語:Czarna Kamienica)是烏克蘭利沃夫一座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位於集市廣場4號(東側)。它是為意大利收稅人 Tomaso Alberti ,於1577年建造。自1926年以來,利沃夫歷史博物館一直設在黑屋[1]。
黑屋 | |
---|---|
Чорна кам'яниця | |
概要 | |
類型 | 建築物 |
建築風格 | 文藝復興 |
行政區 | 利維夫 |
地點 | 烏克蘭利沃夫 |
地址 | 集市廣場4號 |
座標 | 49°50′32″N 24°1′57″E / 49.84222°N 24.03250°E |
起造 | 1577 |
翻新 | 1884年、1980年及2019年 |
擁有者 | 利沃夫歷史博物館 |
高度 | |
高度 | 4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Piotr Krasowski |
保護情況 | Architectural Heritage of National Importance of Ukraine[*] |
地圖 | |
該建築立面為砂岩飾面,多年來逐漸變暗為黑褐色。立面外觀設計一些精美的裝飾點綴。建築內部的門窗均用大理石裝飾[2]。
1596年,利沃夫貴族揚·洛倫科維奇(Jan Lorencowicz)購置了這所房子,在底樓開設了利沃夫最早的藥房之一,又增建了一層。1884年進行修復,並增加了最上一層。建築內部的門窗均用大理石裝飾[2]。
1926年,羅伊斯基將該建築賣給了市政府,這裡開設利沃夫歷史博物館。現在這裡是利沃夫歷史博物館的烏克蘭移民史部門,展覽主題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末期烏克蘭移民運動[3]。
名稱
編輯黑屋得名於19世紀。一種解釋是,幾個世紀以來,用作塗料的白鉛,由於暴露在空氣和光線中而氧化,因此變成黑色。在1960年代,有一個流行的傳說,建築物的黑色是多年來將胡桃皮的黑汁揉入立面的結果。利沃夫的主要建築師的另一種理論認為,由於多年的供暖,煤煙覆蓋了白色的砂岩。幾百年來,建築立面所用的多孔砂岩會吸收塵土和煙灰,逐漸從白色變成黑色。
參考
編輯- ^ Vuitsyk, "Budivelnyi rukh u L'vovi," p. 125; Trehubova and Mykh, L'viv, pp. 58-59, 63-68;
- ^ 2.0 2.1 Pl. Rynok, 04 – Chorna Kamianytsya (The Black House). Lviv Interactive.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7) (英語).
- ^ The Black Stone House - Architectural Lviv - Architectual Lviv - Things to do - Lviv.travel - official city guide. lviv.travel.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7).
- Памятники градо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и архитектуры Украинской ССР. Киев: Будивельник, 1983—1986. Том 3, с. 42. (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