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飛船P級

齊柏林飛船P級(英語:Zeppelin P Class),為齊柏林飛船中第一種專為軍事用途所設計的級別,在一戰爆發後開始大量生產。 共有22艘P級飛船被製造出來,其中有12艘是加長版,稱為Q級。他們被大量使用在1915至1916年間,對大英帝國的空襲行動中,以及北海波羅的海的海上巡邏工作,甚至被派駐至東線和東南線戰場。

P Class
LZ 66,齊柏林Q級飛艇,為P級的加長版
類型 轟炸和巡邏用航空器
原產國 德意志帝國
製造商 齊柏林飛船製造公司
設計者 路德維希·杜爾英語Ludwig Dürr
首飛 1915年3月3日
主要用戶 德意志帝國海軍
德意志帝國陸軍
製造數量 22

設計

編輯

P級是齊柏林飛船M級的加長版,西元1914年8月5日,齊柏林公司向德意志帝國海軍部提出了以齊柏林飛船二十六號(德語:Zeppelin LZ 26)為基礎的設計。LZ 26飛船是齊柏林飛船系列中,首個使用杜拉鋁建造船身構造的種類,且船身構造皆有使用強化龍骨,並在德國飛艇旅行公司用於乘客業務。該設計的氣體攜帶量為880,000立方英尺(25,000立方公尺)到1,126,000立方英尺(31,900立方公尺) ,並使用四具發動機。[1] 因為船身加大,飛船的炸彈攜帶量也增加了,此外還新增了封閉式的船艙,上一型的M級飛船船艙是開放式的。

P級具有更流線型的船身,總長163.5公尺(536.5英寸),其中60公尺(197英尺)為平行的。[2] 動力來自四具六缸梅巴赫 CX引擎,每具 210匹馬力(160千瓦特)。但後來的樣船採用的是四具梅巴赫 HSLu引擎,每具180 kW(240 hp)。船身結構由16根10公尺(32.8英尺)長的圓形杜拉鋁結構組成,這16根結構中,又有17根橫向的三角型結構來減少船體的橫向負荷,最上方的橫向結構則是W型。船體中共有16個包裹三層槌金皮英語Goldbeater's skin的棉製氣囊,但製作氣囊的棉花短缺,因此部分的氣囊是使用較重的膠布製作。自動卸壓閥安裝在氣囊的底部,並未安裝任何氫氣導氣管將氣體排出,廢氣會直接在氣囊到未塗上任何塗料的船頂空間之間消散。部分的氣囊頂端裝有手動的調節閥。[3]飛船的操控區設置在前吊籃,吊籃結構分成兩部分,兩個部分中間有個小縫隙,來避免引擎傳動的振動影響到船員艙的休息品質。前吊籃的前段結構又分成三個隔間,從前到後分別是控制區、無線電是和官房,吊籃左右兩邊都開有小窗口,上面裝有機槍。引擎艙包含了一個引擎和齒輪減速裝置,並透過該裝置驅動螺旋槳。近船尾引擎吊籃裝有排列成一直線的三個引擎,中間的引擎較靠近船尾,而左右兩個則稍微比中間的引擎前面,並安裝在吊籃兩邊。引擎都是可以反轉的,這個設計在飛船進行系泊時非常方便。和前吊籃一樣,後吊籃也在兩邊開有小窗口並安裝了機槍。方向舵後面還有一個小的艙間裝有一挺機槍,船身上方也有兩到三個機槍位,可從前吊籃爬上梯子前往船身上的機槍位。炸彈會預先綑綁在船身下的掛架上,並從控制室電子投彈。

1915年晚期,面對敵方加強的防禦措施,齊柏林飛船引進了Q級飛船。該級船身加長了15公尺(49英尺),氣體裝載量增加 1,264,100立方英尺(35,800立方公尺) ,而升限增加大約 1,500英尺(460公尺)。[4]大多數存活的P級飛船都進行了改造將船身加長成Q級。

服務歷史

編輯
 
墜毀後的齊柏林第四十九號飛船(軍用編號:LZ 79)的吊籃殘骸。

P級和Q級齊柏林飛船都是提供給德意志帝國陸軍海軍使用。雖然轟炸襲擊是他們最知名的功用,但其實它們最常被海軍用於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巡邏任務。P級飛船在1917年除役,絕大多數都沒有因意外或作戰而損失,最後倖存的飛船都在1917年9月解體。 P級的最後一艘飛船:齊柏林飛船第五十號(軍用編號:L 16),被降級為訓練用飛船,並在1917年失事墜毀於諾爾德霍爾茨基地。[5] 同系列的齊柏林飛船第四十六號(軍用編號:L 14)進行過對英國42次偵察任務和17次的攻擊行動,存活至戰後被船員於1919年6月拆毀。[6]

首艘完工的齊柏林P級飛船是齊柏林飛船第三十八號,1915年3月3日首飛並交接給德國軍方。在一系列襲擊英格蘭東海岸的任務後,他在1915年3月31日對倫敦投下1,400公斤(3,000英磅) 的炸彈,成為第一艘轟炸倫敦的航空器,該次襲擊造成七人死亡。英國在這次襲擊後限制了新聞報導,以往的新聞都會對襲擊進行詳細報導,但在限制出現後,新聞僅能報導襲擊的大略內容。[7] 三十八號飛船進行了五次對英格蘭的襲擊,[8]1915年6月7日,在對埃韋勒進行轟炸時被擊落。[9]

齊柏林飛船第四十號(軍用編號:L 10)為德國海軍首艘完全由己方人員飛行的飛船,並在1915年6月4日參與轟炸倫敦的任務。該飛船參與過五次襲擊任務、八次偵察任務,在1915年9月3日因為雷擊而在近德國諾伊韋克英語Neuwerk的北海海域墜毀,機上20名機組員全數罹難。[10]

1915年9月8日,在齊柏林飛船第四十五號(軍用編號:L 13)船長:海因里希·馬希英語Heinrich Mathy的指揮下,該飛船成為在歷史上首個轟炸倫敦市中心的航空器,造成靠近聖保羅大教堂北邊的紡織品倉庫起火,造成超過五十萬英鎊的財物損失,根據統計,一戰時期,英國大約六分之一的財物損失是由於轟炸而造成的。[11]

第四十七號(軍用編號:LZ 77)和第四十九號(軍用編號:LZ 79)飛船被派駐在那慕爾,並用於對巴黎轟炸任務。第四十九號飛船在1月29號和30號期間對巴黎進行轟炸,但被當地的地面防空火力所傷,最後在比利時阿塔迫降時墜毀。陸軍所使用的齊柏林飛船在凡爾登戰役早期,多用於協助陸軍活動。2月21日,德軍攻勢的第一天,四到六艘的齊柏林飛船預計對法軍補給線進行襲擊。第六十五號(軍用編號:LZ 95)飛船(第一艘Q級齊柏林飛船),因為地面防空火力而嚴重受損,並在那慕爾降落時墜毀。第四十七號(軍用編號:LZ 77)P級飛船在飛越勒維尼時受到防空火力攻擊並著火,船上11名船員死亡,而第五十八號(軍用編號:LZ 88)飛船因暴風雪而被迫返回基地。[12]

陸軍的第八十五號、八十六號飛船則被部屬在東線前線。第八十五號曾兩次成功襲擊塞薩洛尼基,但在1916年3月5日的第三次的襲擊行動中被英國前無畏艦阿迦們農號英語HMS Agamemnon (1906)攻擊,最終降落於瓦爾達沼澤。[13] 機上12名組員全數被俘虜,飛船結構被打撈起來,在稍做修復後,展示於塞薩洛尼基白塔[14]

第五十一號(軍用編號:LZ 81)被部屬於巴爾辦半島的前線,1915年11月9日運送外交人員跨越交戰中的塞爾維亞,前往保加利亞索菲亞。後來,第五十一號襲擊兩次布達佩斯後,1916年9月27日,墜落於保加利亞諾沃英語Turnovo

P級飛船列表

編輯

基本諸元

  • 乘員: 19名
  • 長度: 163.50公尺(536英呎5英吋)
  • 直徑: 18.69公尺(61英呎4英吋)
  • 體積: 32920立方公尺(1,162,400立方英呎)
  • 發動機: 4 × 梅巴赫 3M C-X六缸直列活塞引擎,160千瓦(210匹馬力) 每個

性能

  • 最大速度: 92公里/時(英里/時)
  • 巡航速度: 63公里/時(英里/時)
  • 實用升限: 3500公尺(11600英呎)

武器

  • 7-8挺機槍,陸軍的飛船通常使用魯格MG 14機槍英語Parabellum MG 14,海軍則是使用MG08機槍
  • 2000公斤(4400磅)的炸彈,若減少燃料裝載量,可有更高的炸彈酬載量
  • 註腳

    編輯
    1. ^ Robinson 1971, p. 35
    2. ^ Robinson 1973, p.95
    3. ^ Robinson 1973, pp.96-100
    4. ^ Robinson 1973, p.101.
    5. ^ Robinson 1973, p. 334
    6. ^ Robinson 1971, p.385
    7. ^ Robinson 1973, p.103.
    8. ^ Robinson 1973, pp.102-3.
    9. ^ Robinson 1973, p. 333
    10. ^ Robinson 1971, p.384
    11. ^ Robinson 1971 p. 109
    12. ^ Robinson 1973, p. 114
    13. ^ Robinson 1973, p. 113
    14. ^ Wrecked Zeppelin on View at Salonika. News in Brief. The Times (41171) (London). 19 May 1916. col D, p. 8.  模板中使用了待廢棄的參數(使用說明

    參考文獻

    編輯
    • Cole, Christopher and Cheesman, E. F. The Air Defence of Great Britain 1914–1918. London: Putnam, 1984. ISBN 0-370-30538-80-370-30538-8.
    • Robinson, Douglas H., Giants in the Sky Henley-on Thames: Foulis, 1973 ISBN 0-85429-145-80-85429-145-8
    • Robinson, Douglas H., The Zeppelin in Combat Henley-on Thames: Foulis, 1971 (3rd ed) ISBN 0-85429-130-X0-85429-13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