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上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
上海市高等學校在1952年經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國高等學校統一部署進行的院系調整,上海高等院校歷經拆分重組,形成了今天的基本布局。
背景
編輯1949年起上海開始進行部分院系調整。1949年9月,浙江大學史地、法律、經濟等系,暨南大學文、法、商學院,英士大學經濟、法律兩系,同濟大學文法學院併入復旦大學。[1]
1950年,同濟大學全部醫學院和附屬同濟醫院遷往湖北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後改名中南同濟醫學院和武漢同濟醫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決定以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為基礎,調入同濟大學動物系、植物系,復旦大學教育系,滬江大學音樂系以及東亞體育專科學校成立華東師範大學。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一所師範大學,標誌着在新政權高等教育體系中獨立的師範大學體制的被認定。[2]
調整方案
編輯1952年,華東地區的院系調整全面展開,上海和南京兩市是調整的重點。1952年的高校院系調整涉及面廣,但整個調整過程極為迅速。1952年5月,中央教育部在全國工學院會議的調整基礎上制定了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方案。該方案於同年7月下達上海各高校。8月2日,華東地區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委員會成立,並於8月中旬指定華東地區院系調整最終方案。
按照教育部的原方案,上海共設高校15所。華東區院系調整委員會的最終方案改為17所,其中,冠名「大學」的4所:
專門學院11所:上海醫學院、上海第二醫學院(新設)、華東化工學院(新設)、華東紡織工學院、上海水產學院、上海航務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華東政法學院(新設)、華東體育學院(新設)、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專科學校2所:上海俄文專修學校(新設)和華東交通專科學校。
主要院校調整措施
編輯交通大學
編輯調出情況:理學院數學、物理、化學學科併入復旦大學;化學支援成立了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土木建築併入同濟大學;管理學院的管理、會計、財務等系併入復旦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財政經濟學院(現上海財經大學);紡織系支援成立了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水利系併入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航空工程系調整到併入華東航空工程學院(現西北工業大學);機電中的電子部分併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編輯調出情況:化學系多位教授先後調往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浙江農學院(今屬浙江大學農業生命環境學部);體育系支援成立華東體育學院(現上海體育學院);音樂系併入北京藝術師範學院(今中國音樂學院),部分教授調往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
併入情況:聖約翰大學的理學院(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系)、教育系,浙江大學地理系,滬江大學教育系,大同大學教育系,震旦大學教育系併入,並從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滬江大學、大同大學等校調入多名教師。
同濟大學
編輯併入情況: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聖約翰大學、廈門大學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組併入。
1952年9月24日,全國範圍內的院系調整完成,10月中旬至11月初,上海各高校均已開課。
參考文獻
編輯- ^ 院系调整让大学有得有失 新浪教育. [2016-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孟宪承与现代中国教育 原载于文汇报. [2016-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