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ballia ambusta
Golfballia ambusta 是一個所謂的真菌物種,有三份標本保存在英國邱園。但這三份標本實際上不僅不是真菌,甚至根本不是生物,卻是燒焦的高爾夫球。英國真菌學家理查德·威廉·喬治·丹尼斯於1962年正式將它們描述為一個新的真菌物種,他這樣做可能是為了質疑「真菌」在真菌學上的定義。其學名是拉丁語化的「燒焦的高爾夫球」。
歷史
編輯1952年,英國邱園的真菌學家收到了一名匿名人士從英格蘭西北部的蘭開夏郡寄來的一個燒焦的高爾夫球,寄出者宣稱這是自己採集到的「一種珍稀真菌物種的標本」,並將其「鑑定」為蒯氏包屬的物種,[1]但真菌學家認為它的外觀與橘色硬皮馬勃(Scleroderma citrinum)更為相似。橘色硬皮馬勃的子實體外形為不規則的近球形,外皮厚革質,顏色多樣,從白色到沙色或棕色的均有;而高爾夫球表面具有若干凹洞,燒焦後外殼破裂,露出了其中橡膠製成的內芯,與成熟橘色硬皮馬勃開口露出的產孢體很相似。邱園的真菌學家最初嘗試採集它的孢子,但很快便意識到這是一個惡作劇。[2]
1962年,類似的高爾夫球再次被郵寄到邱園,這次的寄出地是東非。於是,邱園時任真菌學部負責人R·W·G·丹尼斯在《邱園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Kew Guild)中以「A Remarkable New Genus of Phalloids in Lancashire and East Africa」(發現於蘭開夏郡及東非的一個驚人的鬼筆菌新屬)為題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在論文中將這種「真菌」描述為「子實體小而堅硬,外觀類似於喀里多尼亞人在某種部落儀式上所使用的小型、堅硬但有彈性的球,這種儀式一年四季都在草地被部分修剪的封閉圍場內進行」。[3]「喀里多尼亞」是蘇格蘭的拉丁語名稱,這句話很可能指的是蘇格蘭所流行的高爾夫球場。他還將這種「真菌」描述為「具有舊的或加熱過的印度橡膠的氣味」、「沒有收集到孢子,因而其繁殖方式不明」,並將其命名為Golfballia ambusta,意為「燒焦的高爾夫球」。[1][2]
1971年,又有一個燒焦的高爾夫球被郵寄到邱園,這次的高爾夫球來自肯特郡,且寄送者明確說明了它發現於「火場邊緣」。 [2]這三個高爾夫球都被收入了邱園的真菌標本館,標本號為K(M)230939-K(M)230941,[4]它們至今仍被保存在邱園標本館中。[2]
影響
編輯邱園標本館前任真菌負責人內森·史密斯(Nathan Smith)認為,與此前的真菌學惡作劇相比,這一事件具有不同的意義,因為這次的「真菌」在正式發表的學術期刊上給出了命名,並且其「標本」被正式收藏在了標本館中,按照《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的規定,Golfballia ambusta應當被視為有效的真菌物種。這是真菌學上的達達主義時刻,它提出了「真菌是什麼」的問題。[4]
例如粘菌和卵菌傳統上也被視為真菌的一部分,現在已經證明它們實際上與真菌無關,因而正式的真菌界(Fungi)早已不包括它們,但它們卻仍然是真菌學家的研究對象,並被歸類在小寫的非正式名稱「fungi」中。包括尼古拉斯·蒙尼(Nicholas Money)在內的許多真菌學家認為「真菌學家研究的微生物」就是真菌(fungi)。丹尼斯藉助這一惡作劇質疑了這一觀點:如果真菌學家可以隨意決定什麼是真菌,那麼「什麼是真菌」就不再重要,「誰是真菌學家」反而更為重要。[4]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Dennis, R.W.G. A remarkable new genus of phalloid in Lancashire and East Africa. Journ. Kew Guild. 1962, 8 (181-182): 67.
- ^ 2.0 2.1 2.2 2.3 Figg, Paul; Davies, Lee; Smith, Nathan. How a golf ball fooled scientists to become the world’s rarest fungus.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2023-04-01 [2023-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6).
- ^ Nelson, E. Charles. Some botanical hoaxes and Chinese puzzles. The Kew Magazine. 1986, 3 (4): 178–185 [2023-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6).
- ^ 4.0 4.1 4.2 Smith, Nathan. What Is a Fungus? Mycology's Dada Moment. Environment & Society Portal, Arcadia (Rachel Carson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Summer 2023, (5). doi:10.5282/rcc/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