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ima藝術獎
Pulima藝術獎(英文:Pulima Art Award)2012年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原文會)創辦,大力推動了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發展,為台灣第一個以原住民當代藝術為主體之藝術獎項,且不分作品題材與媒材評選,每兩年舉辦一次,辦理至今已有四屆豐碩的成果,其藝術獎目的在於「獎掖南島民族藝術之原創性,體現台灣原住民族主體精神之創作,並促進台灣原住民族與全球原住民族之合作對話關係。」(原文會,2018)[1],藉由此藝術獎項能增進原住民藝術家的能見度,也成為一個廣集結藝術風貌的平台。
Pulima字義
編輯原住民語言裡沒有「藝術」與「藝術家」一詞,「『Pulima 』」為排灣族語『手藝精細之人』,在諸多南島語系中,『Lima』亦有『手』或是數字『5』的意義,『手』象徵著完成理想的途徑,從文明中實踐與反思之具體表現」[2] 。在原住民藝術重建初期,長期實踐原住民文化復振和創新的排灣族創作者──撒古流.巴瓦瓦隆,推廣「Pulima」一詞,其本身家族即是「Pulima」家族,除了替部落打鐵刀、雕刻及蓋石板屋,也肩負部落工藝傳承的重任,以靈活的雙手創造精神與物質文化,也傳達人的溫度。撒古流.巴瓦瓦隆轉譯了詞彙,將從事雕刻、建築、刺繡、編織、舞蹈的人稱作「Pulima」,由自身原住民族所定義和認同的詞彙,也避免落入主流社會觀念判斷,以西方對於藝術的定義來看原住民文化,而有自身對於原住民藝術家的詮釋。原文會將藝術獎取作「Pulima藝術獎」,除了肯認原住民藝術家手藝精湛外,也有用手、用藝術創作來建構自身文化主體性、因應當代之實踐力量的肯定。
- ^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Pulima藝術獎簡章〉. [2019-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關於Pulima Link〉. 財團法人原住民文化事業基金會. [201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