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Shangeiris/《綠孩子》

《綠孩子》是由英國的無政府主義詩人兼評論家——赫伯特 · 里德所作,這是他唯一一部小說。 [1]該小說寫於1934年,於次年由出版商海涅曼首次發行。小說故事來源於12世紀的綠孩傳說。傳說有兩個來歷不明的綠孩出現在英國的伍爾皮特村,他們說着一口人們陌生的語言。 [1]里德在1931年出版的《英文散文風格》一書中寫道: 綠孩傳說堪稱「幻想小說之典範」。 [2]

小說主人公名叫奧利弗羅,他是故事虛構的國度——南美朗科多共和國的獨裁者。該小說分為了三個部分,每一部分均以主人公之死結束。每一次,奧利弗羅之死都寓示着「一次生命的升華」, [1]體現出該小說探尋生命意義的主題思想。

情節摘要

編輯

該故事分為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最後一部分採用了第三人稱視角,第二部分則是第一人稱視角。小說故事從1861年寫起,那年,南美朗科多的首領奧利弗羅假死,他偽裝自己遭遇了暗殺。他回了英格蘭,回到他生長的村莊。回鄉當晚,奧利弗羅察覺,村莊的小溪似乎在倒流,於是他決定逆流而上,一探究竟。

奧利弗羅沿着溪流來到磨坊,那裡有一扇窗亮着光,他透過窗戶看到一個女人被綁在椅子上,磨坊主在逼迫她喝下剛宰的羔羊血。奧利弗羅出自本能地翻進窗戶,就這樣,他「躍入奇幻世界」。 [3] 起初,磨坊主沒有任何抵抗,他便得以放了這個女人。通過膚色,他認出,她是薩莉。三十年前,他離開那天,有兩個神秘的綠色孩子來到村莊,其中一個正是薩莉。他還認出磨坊主是克尼肖,因為這是他在鄉村學校教過的學生。兩人爭鬥中,克尼肖意外溺死在磨坊池塘。第二天早上,奧利弗羅和薩莉繼續去探尋溪流源頭,結果發現,盡頭是一個池塘——位於村莊上方高處的沼澤里。河床里的沙子閃着銀光,薩莉在水裡搖搖晃晃地走着,慢慢下沉。奧利弗羅衝向她,結果二人手拉着手,沒入水中。

他離開村子那時,名叫奧利弗,是一個青年教師,後來他返回家鄉時,搖身一變,變成了朗科多的前首領奧利弗羅。該書第二部分便圍繞着這兩個時間點之間的故事展開。他起初前往倫敦,希望找到一份作家的工作,結果卻在一家裁縫店當了三年簿記員。後來,他乘船來到西班牙加的斯。他不會說西班牙語,還帶着一本伏爾泰(Voltaire)的書,因此被人懷疑是革命者而被捕。

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Ferdinand)去世後,天下大赦,奧利弗重獲自由,之後他去了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在那裡,他被人誤認為是革命特工,並被帶去見了朗科多的陸軍將領桑托斯。他們密謀占領該國的首都並暗殺首領。大功告成之後,「唐 · 奧利弗羅」成了議會領袖,他當上了朗科多的新獨裁者。他在位長達25年。最後,他發覺在自己領導下的國家停滯不前、」道德淪喪」; [4]於是他開始懷念家鄉,他想要逃走。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想要逃離朗科多,奧利弗羅假裝自己遭遇暗殺。

這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接着從奧利弗羅和莎莉消失在水下寫起。他們被一個大氣泡包裹起來送往水池中心,然後向上,他們到了一個大石窟中,從那,他們步行穿過一串相連的洞穴。莎莉告訴奧利弗羅,這是她和弟弟30 年前離開的故土。不久,他們遇到了她的同鄉。莎莉,又名西洛恩——這是她在這裡的名字,她向同鄉們訴說:多年前,她和人群走散,迷了路,但現在她回來了,還帶來一個「同樣迷了路,想留在這的人」。[5]人們歡迎奧利弗羅和西洛恩,讓他們留下。在這,人們的生活從低到高分為不同境界:第一境教人青春的歡悅;第二境教人勞動的歡暢;第三境教人思想的歡欣;最後,最高境界,則是獨自靜思帶來的「崇高樂趣」。 [6]

奧利弗羅很快就厭倦了第一境的生活,他移到第二境,把西洛恩拋在了身後。在第二境,他學習如何雕琢和打磨水晶。水晶是這個地下世界最神聖的東西。最終,他獲准來到最高境,這是「生命最後一站」。 [7]奧利弗羅選了一個石窟,要在那獨自度過餘生,去沉思水晶雕琢後的「自然絕美」。[8]食物和水會定期送來,他靜心等候「諸德圓滿」,[9]帶着「特殊的喜悅」去迎接死亡。 [10]人們將奧利弗羅的遺體運出石窟時,遇到了另一隊運送西洛恩遺體的人馬。她與奧利弗羅同時寂滅。兩人被安葬在一起,人們希望這樣能夠實現「合二為一,和諧共存」,[10]這是綠族人逝世後的慣例。

類型和風格

編輯

英語教授理查德·沃森認為,《綠孩子》這部作品「無視分類」,且「故事的三個部分不連貫」、結構複雜。 [11]小說第一部分採用了19世紀的哥特式童話風格,第二部分寫了一出「傳統政治冒險」,二者過渡突兀。在第二部分,主人公回憶講述了他如何一路成為朗科多獨裁者的故事。到最後一部分,作者接着第一部分來描寫「綠族人的神奇地下世界」。因為小說第一部分與剩餘部分文風大相徑庭,所以一些評論家將其視為一部支離破碎的作品,或「'真正的'小說」。[12]

奧利弗羅對地下世界的追求和柏拉圖洞穴寓言相反。柏拉圖在《理想國寓言中寫道:一群犯人關押在山洞裡,只能看到牆壁,他們身後閃爍着火光,所以便只能看到牆上的光影;而哲學家則像是從山洞走出的人,能夠看到投射出影子的原型。里德把這個故事顛倒過來。當西洛恩離開地下世界時,她拋棄了柏拉圖式的「永恆」,而奧利弗羅跟隨她回到「洞穴」,來探尋「神聖的萬物本質」。[13]

當死亡降臨,奧利弗羅感到一份特殊的安樂,他的四肢逐漸感受不到血液流動,他逐漸擺脫長久以來的痛苦……他的心跳,宛如孤盞中的一團火,燃燒着、跳躍着。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不復以往那種急切與激動,永遠地平靜下來。.[10]
赫伯特·里德

里德在書的最後幾頁,描述了奧利弗羅死前最後的思考,表達形式和柏拉圖的《斐多篇》相似。[a]蘇格拉底認為,死亡是靈魂的歸宿,而奧利弗羅希望他的身體能擺脫靈魂折磨,如水晶般堅固,與宇宙融為一體。奧利弗羅將生命而不是死亡,視為元兇,「因為它(生命)破壞了外界和諧」。 [15]《斐多篇》最後,蘇格拉底提出,我們自己的世界不過是滄海一粟,每個世界由地下河流連接起來,這與里德描寫的綠族人地下世界極為相似。 [16] 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里德所描繪的綠族世界受到了W·H·哈德森1887年的烏托邦小說《水晶時代》影響,在這個故事中,人們追求「超脫生死」。[17]

主題

編輯

小說的主題是「辯證探索生命意義、回歸生命本源」。 [18]綠族人重視安葬逝者遺體來實現「人與宇宙合二為一」,儘管這讓一些讀者反感,但里德藉此諷刺「傳統西方宗教觀念——靈魂會升到虛無的天堂」。[19]

該手稿最初的標題為《遠方內陸》,但也許是創作完第一部分時,里德將其更名為《綠孩子》,這表明小說的重點已從奧利弗羅探尋溪流源頭轉到綠孩子身上。 [12] 原題呼應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的《永生頌》,這部作品描述了「影響餘生的童年『美麗風光』」。[20]

里德對精神分析感興趣,並在著作中運用了弗洛伊德榮格精神分析理論[21],儘管「更多的是流於形式而不是意義關鍵」。[22] 奧利弗羅探索溪流源頭被「喻為在心境中穿梭」,他「由前意識層面轉向本我」。[23]對奧利弗羅而言,磨坊主克尼肖代表着「潛藏在文明之下的邪惡天性」,即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而奧利弗羅則代表了自我[23] 30年前,奧利弗羅是克尼肖的老師。那時候,他把一個模型火車帶到學校,而克尼肖故意將發條上緊弄壞火車頭。奧利弗羅無法容忍這樣無非生非的人,同時也因在鄉村里前途渺茫而心灰意冷,第二天他便離開了。

奧利弗羅和克尼肖的衝突是榮格心理分析的一個體現,西洛恩這個人物也體現出這點。克尼肖代表「人潛意識中,人性黑暗、原始、動物性的一面」。榮格認為,面對陰影的唯一辦法就是承認存在陰影,而不是像奧利弗羅30年前離開村莊那樣,抑制陰影。 [2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Barker (1998).
  2. ^ Harder (1973).
  3. ^ Wasson (1962),第648頁.
  4. ^ Read (1969),第118頁.
  5. ^ Read (1969),第133頁
  6. ^ Read (1969),第134頁
  7. ^ Read (1969),第148頁
  8. ^ Read (1969),第151頁
  9. ^ Read (1969),第152頁
  10. ^ 10.0 10.1 10.2 Read (1969),第154頁
  11. ^ Wasson (1962),第645頁
  12. ^ 12.0 12.1 The Green Child by Herbert Read, Leeds University Library, [10 October 2009] 
  13. ^ Harder (1973),第718頁
  14. ^ Barker (1998),第10頁
  15. ^ Harder (1973),第737頁
  16. ^ Barker (1998),第113頁
  17. ^ Manlove (2002),第40–41頁
  18. ^ Harder (1973),第716頁
  19. ^ Brown (1990),第181頁
  20. ^ Barker (1998),第104頁
  21. ^ Harrod, Tanya, Read, Sir Herbert Edward (1893–1968),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5 April 2008] 
  22. ^ Harder (1973),第723頁
  23. ^ 23.0 23.1 Harder (1973),第720頁
  24. ^ Harder (1973),第723–724頁

注釋

編輯
  1. ^ 在手稿中,故事最後部分以《斐多篇》的摘錄開頭:「因此,如果你想聽我講故事,那就先聽聽這天下地上的故事」。發布的版本刪掉了這點。[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