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發撥子遺址

萬發撥子遺址,又名「王八脖子」,或「萬寶鈸子」,是鴨綠江中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明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位於吉林省通化市金廠鎮躍進村。

萬發撥子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
座標41°41′37.482″N 125°55′52.684″E / 41.69374500°N 125.93130111°E / 41.69374500; 125.93130111
分類古遺址
時代戰國
編號5-28
認定時間2001年
地圖

名稱由來

編輯

遺址位於通化市江南南山,山形橢圓,如同龜鱉背甲。山勢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然後陡然凹下變窄,伸向平原區與一小山丘相接,形成兩端高中間低的微地貌特徵,恰似龜鱉之頸首,故得俗稱「王八脖子」,後雅化為「萬寶鈸子」,又取雅名「萬發撥子」,並沿用至今。[1]

地理地貌

編輯

遺址位於通化市江南新區,北距通化市中心3公里,地處老嶺山脈西緣,渾江中游南岸。金廠河從遺址南部流過,向西注入渾江 。[1]遺址東部部分坡度較陡,不利於居住,用為耕地或墓葬;遺址西南區域山勢平緩,被古代居民選址為居住區。聚落南緣為山丘斷崖,成為天然的防護屏障,其餘段則築有環山圍環壕,用以抵禦敵人和防止野獸侵擾。[1]

考古發現

編輯

萬發撥子遺址文化堆積可分為13層,堆積最厚處達3.12米。依據地層關係及出土物,遺存大致可以分為六期,其中一期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年代距今6000至5000年間,其又可分為早、晚兩段;第二期至第四期相當於春秋戰國西漢,這三期是大致可相互銜接的三種遺存。一、二期遺存分佈範圍極小,三期是遺址遺存主體,出土的遺蹟遺物最為豐富,堆積層也較厚。四期遺存面積較大,但堆積較薄。第五期為時期遺存,分佈面積大大縮小。第六期是明朝遺存,僅有墓葬發現。萬發撥子遺址大致涵蓋了吉林省東南部、遼寧省東部及朝鮮半島西北部的古文化遺存。[2]

遺址出土文物6942件(如陶、石、青銅、骨、夔金、銀、瓷、鐵器等;器物類型有筒形陶罐、陶缽、鏤孔圈足陶贏、袋足陶高、陶壺、圈足陶碗,骨質的卜骨、骨鏈等,青銅製的短劍、矛、鏡、環、斧等,石器有斧、刀、鑿、杴、錘、砧、磨盤、磨棒、臼、柞石等),發現遺蹟248處(主要包括房址22座、墓葬56座、灰坑160個、灰溝9條、環山圍溝1條)。[1]遺址還出土了大量動物骨骼遺存,表明當地曾經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包括熊、狗獾、黃鼬、貂、水獺、豺、狐、貉、虎、猞猁、野豬、馬鹿、狍、雙殼類等,以及豬、牛、羊、犬、馬等家畜。[3]遺址墓葬較有特色,分為土坑墓、石棺墓、石棺石槨墓、大蓋石墓、大蓋石積石墓、無壇石壙積石墓、方壇積石墓等七種形制。

新石器時代晚期

編輯

萬發撥子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可分為早段和晚段兩段,分別距今6000-5500年和5500-5000年。這一時期的遺存分佈範圍極小,但展現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面貌,同周邊地區其他遺址區別較大。遺存表明萬發撥子遺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早段已經出現定居農業,並有較發達的漁獵採集經濟,到晚段時狩獵水平出現一定提高。[2]這一時期出土的房屋遺址呈半地穴式。

春秋戰國

編輯

萬發撥子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分佈,分佈面積大、遺蹟遺物豐富,文化堆積層最厚。從出土的動物骨骼來看,從春秋戰國到西漢,再到魏晉時期,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減少的趨勢,而家養的牲畜則明顯增加,狗的數量具有相對穩定性。可以看出在這一階段聚落人口迅速增加,生產力水平快速提高,周圍林地資源和野生動物資源被過度消耗。[1]

西漢

編輯

萬發撥子西漢時期(包括高句麗初期)的遺存面積較大,但文化堆積層相對較薄。這時期的聚落遺址周圍出現了構築的環壕,證明遺址已屬於組織較嚴密的大型村落。[1]

魏晉

編輯

萬發撥子魏晉時期的遺存分佈面積大大小於前兩時期,居址僅見於西部圓丘頂部,這可能與這時期的戰亂導致人口減少有關。[1]

明代

編輯

明代的人們已經將遺址所在地僅僅作為墓地來使用了。可見遺址周圍有限的資源已無法很好地支持明代人口大量增加後的生存需求。[1]

考古價值

編輯

萬發撥子遺址的發現將高句麗文化與本地區的青銅文化聯繫起來,為鴨綠江流域中上游考古學文化序列、東北亞青銅時代考古、高句麗考古以及環境考古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1]高句麗早期積石墓的發現及其與該遺址高句麗時期墓葬的傳承關係對研究高句麗墓葬的起源具有極為重要的啟示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在遺址中與這兩種墓葬同時期的生活居址亦有發現,二者相互印證可較全面地反映出高句麗早期及先高句麗時期的社會生活,並對高句麗起源的研究產生重大影響。[2]

王綿厚先生認為,萬發撥子遺址所處渾江中上游,應為「高句麗先世」貊人故地;遺址中土坑石槨(棺)墓與大石蓋墓、積石墓共存,反映了西漢高句麗建國前,遼東「」與「」文化的交匯;遺址二期三足器的存在,主要反映了「西團山文化」的影響所及;以三、四、五期為代表的主體文化內涵,是鴨綠江、渾江流域「前高句麗」時期的貊族(高夷)青銅文化遺存;遺址的「環山圍溝(壕)」,是高句麗城邑出現前,貊部(高夷)氏族聚落的代表類型。在高句麗建國前,不存在「古句麗國」。[4]

現代發現與保護

編輯

遺址於1956年被吉林省文物局考古調查組實地調查時確定;1960年,吉林省第一次文物普查中複查該遺址,並建立「王八脖子」檔案。1961年被吉林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985年經通化市文物普查隊的兩次複查圈定了文物散佈的範圍;[6]1996年11月,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古項目時,將「王八脖子遺址」更名為「萬發撥子遺址」。1997年4月至1999年11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做了系統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6457平方米;1999年,該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7]2001年,遺址被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湯卓煒,金旭東,楊立新. 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地学环境考古研究. 邊疆考古研究(第2輯): 384-392. 
  2. ^ 2.0 2.1 2.2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化市文物管理辦公室. 通化万发拨子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9. ISBN 978-7-03-062266-2. 
  3. ^ 湯卓煒、高祥慧. 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动物考古专题研究. 
  4. ^ 王綿厚. 关于通化万发拨子遗址的考古与民族学观察. 北方文物: 1-7. 
  5. ^ 万发拨子遗址. 吉林省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2016-05-25]. 
  6. ^ 通化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通化市志. 北京: 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6. 
  7. ^ 國家文物局. 199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