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伊斯蘭教
维基媒体分类
元朝時伊斯蘭教傳入上海。依靠以回族為主體和維吾爾、哈薩克等其他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移民的增加,子孫的繁衍,姻親關係的擴大,形成自然增長的穆斯林群體,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發展緩慢的特點,至今僅有5萬餘穆斯林。在分佈格局上也具備一般散居區穆斯林按居處相近,行業或籍貫相同,於聚居點集資建清真寺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它在宗教教育和文化事業上受漢文化和五四新文化思潮以及近代國際大都市的影響,所謂「對內守教門,對外講禮儀」。20世紀初葉,穆斯林已在珠寶、玉器、古玩、毛皮出口、清真飲食餐館、牛羊雞鴨屠宰加工等行業佔有一席之地,並有能力興辦一些宗教文化事業。但長期以來,上海穆斯林組織總體經濟狀況仍較差,教產較少,力量薄弱。[1]
歷史
編輯伊斯蘭教傳入上海始於元代。至元十四年建立松江府,元軍將領沙全任松江府達魯花赤,元軍官兵及家屬遂定居松江,其中有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從而把該教帶入上海。[1]
元朝
編輯- 至正年間(1341-1868年),在松江府西景家堰北與"回回"接壤處,建立了上海地區第一座清真寺--松江真教寺。[2]
明朝
編輯- 天順年間(1457-1464年),明朝為鞏固海防又將在西北地區甘州、涼州的2千多名"寄居回回"、"歸屬回回"遷徙到江南各衛,其中包括上海金山衛(今隸屬於上海市金山區)。
- 萬曆元年(1573年),青浦縣聚星街增建了一所"真教祠"。[1]
清朝
編輯- 嘉慶年間(1796~1820年),七寶鎮南街創建了七寶清真寺。
-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來滬穆斯林人數增多。特別是道光二十九年江寧水災和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佔南京前後,原籍南京、揚州、鎮江一帶的回民逃至上海,最初聚居在南門外滬軍營附近(今屬南市區)。
- 咸豐二年,穆斯林集資建起了上海市區內第一座清真寺——草鞋灣清真寺(俗稱南寺)。
- 咸豐五年建立的浙江路回教堂(俗稱外國寺),是市區位於英租界內的唯一一座最初由印度籍穆斯林和印度八巴利洋行出資籌建並以印籍穆斯林為主體進行宗教活動的清真寺。隨着租界經濟的發展,原住南門外經商的回民遷徙到城北九畝地一帶(今屬南市區豫園街道),從而逐漸形成了南市回民聚居點。
- 同治九年(1870年),回族穆斯林以務本堂名義在穿心街(今福佑路)購地建立「穿心街清真寺」(俗稱北寺)。
- 光緒十八年(1892年),又建立了日暉港(今肇家浜路)清真寺。
- 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江蘇、浙江等地,有不少穆斯林來滬謀生,在普陀區的小沙渡、藥水弄、英華里,黃浦區的東新橋、馬立師,盧灣區的斜橋,楊浦區的八埭頭等地塊,形成新的定居點。此間,也有少量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來滬經商定居。
民國時期
編輯從20世紀初至民國26年(1937年)抗戰爆發之前,市區穆斯林人口又有新的增加。創建於民國3年的「滬西清真寺」和創建於民國4年的上海第一座清真女寺——「高墩街清真女寺」及創建於民國6年的「小桃園清真寺」均於這一時期建立。由上海赴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港去麥加朝覲的直達航線亦於此時開闢。[1]
1949年至今
編輯- 1949年,上海共有清真寺20座,其中女寺5座,掌教阿訇(含女阿訇)58人,穆斯林人口1.74萬餘人。[2]
- 1950年,又增建「北站清真寺」。
- 1951年,上海市財政局、稅務局對於清真寺的自用房地產免徵房地產稅。上海市稅務局、市衛生局對於伊斯蘭教開齋節、宰牲節、聖紀節所需牛羊予以優先供應,免徵屠宰稅。
- 1952年春,市長陳毅專程到「小桃園清真寺」視察,隨後將「小桃園清真寺」列入對外開放單位。
- 1957年以前,市政府撥款1.17萬元修理了6座清真寺。
- 1959年4月,「上海市清真寺管理委員會」(簡稱「清管會」)成立,以接替「上海回教堂理事會」的工作,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市清真寺。清管會根據當時實際情況,調整清真寺佈局,將全市清真寺合併為9座(含女寺1座)。
- 1962年8月,召開「上海市伊斯蘭教第一次代表會議」,成立了「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
- 「文化大革命」期間,除保留「小桃園清真寺」專供外國穆斯林禮拜外,其他清真寺被停止活動,改作工廠、倉庫,教職人員轉業參加生產勞動。「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也被迫停止工作。[1]
- 1979年6月,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恢復工作,並於1982年召開第二次代表會議,進行換屆選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