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桌球錦標賽 (英式桌球)

WPBSA世界桌球錦標賽(WPBSA World Billiards Championship),是一對英式桌球的國際職業錦標賽。 自2010年起,原本的單項冠軍已區分為「時間」和「分數」兩種賽制,如同業餘的IBSF世界桌球錦標賽一樣。過去雖然曾經有各種不同的比賽形式,通常仍稱為世界桌球錦標賽,是最古老的世界運動錦標賽之一,可以追溯(儘管不定期地)至1869年。

桌球協會於1899年通過的規則實質上到今天仍在使用。自1980年起,賽事改由世界職業桌球與士碌架協會(WPBSA)主辦,已經發展成常態性的每年一次。該事件先前稱為世界職業桌球錦標賽,直到2010年為止,更早先則還用過其他名稱。此外,「世界女子桌球錦標賽」自1931年開賽(曾經中斷),自1998年起,改由世界女士桌球與士碌架主辦。[1]

比賽結果

編輯

早期:自行宣佈世界冠軍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825   愛德溫·坎特菲爾德 (宣佈冠軍)
1849   老約翰·羅伯茲 (宣佈冠軍)

挑戰「禁止集中」世界錦標賽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870年2月   威廉·庫克 1,200   老約翰·羅伯茲 1,083
1870年4月   小約翰·羅伯茲 1,000   威廉·庫克 552
1870年5月   小約翰·羅伯茲 1,000   阿爾佛列德·波里斯 752
1870年11月   約瑟夫·班尼特 1,000   小約翰·羅伯茲 905
1871年1月   小約翰·羅伯茲 1,000   約瑟夫·班尼特 637
1871年5月   威廉·庫克 1,000   小約翰·羅伯茲 985
1871年11月   威廉·庫克 1,000   約瑟夫·班尼特 942
1872年4月   威廉·庫克 1,000   小約翰·羅伯茲 799
1874年2月   威廉·庫克 1,000   小約翰·羅伯茲 784
1875年5月   小約翰·羅伯茲 1,000   威廉·庫克 837
1875年12月   小約翰·羅伯茲 1,000   威廉·庫克 865
1876年4月   威廉·庫克   (宣佈冠軍)  
1877年5月   小約翰·羅伯茲 1,000   威廉·庫克 779
1878年7月   威廉·庫克   (宣佈冠軍)  
1880年11月   約瑟夫·班尼特 1,000   威廉·庫克 949
1881年1月   約瑟夫·班尼特 1,000   湯姆·泰勒 910
1881年9月   威廉·庫克   (宣佈冠軍)  
1885年2月   小約翰·羅伯茲   (宣佈冠軍)  
1885年3月   小約翰·羅伯茲 3,000   威廉·庫克 2,908
1885年6月   小約翰·羅伯茲 3,000   約瑟夫·班尼特 1,360

非官方「全進式」世界錦標賽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887年10月   比利·米切爾 15,000   威廉·皮爾 13,733
1888年3月   威廉·皮爾 15,000   比利·米切爾 5,753

「世界的錦標賽」聯賽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889年1月   比利·米切爾
1890年2月   威廉·皮爾
1891年3月   威廉·皮爾

桌球協會聯賽世界錦標賽

編輯

全進式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892年4月   威廉·皮爾 5,000   比利·米切爾 1,755

禁止集中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892年4月   比利·米切爾 3,000   約翰·諾斯 2,697
1893年2月   比利·米切爾 9,000   約翰·諾斯 7,525
1894年1月   比利·米切爾 9,000   查爾斯·道森 8,163

桌球聯協挑戰世界錦標賽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899年1月   查爾斯·道森 9,000   約翰·諾斯 4,715
1900年4月   查爾斯·道森 9,000   哈里·史蒂文森 6,775
1901年1月   哈里·史蒂文森 9,000   查爾斯·道森 6,406
1901年4月   查爾斯·道森 9,000   哈里·史蒂文森 5,796
1901年11月   哈里·史蒂文森   宣佈冠軍  
1903年3月   查爾斯·道森 9,000   哈里·史蒂文森 8,700
1908年   墨爾本·英曼   宣佈冠軍  
1909年3月   墨爾本·英曼 9,000   阿爾伯特·威廉士 7,662
1909年4月   哈里·史蒂文森   宣佈冠軍  
1910年10月   哈里·史蒂文森 18,000   墨爾本·英曼 16,907

桌球協會聯賽世界錦標賽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911   哈利·史蒂文森 18,000   墨爾本·因曼 16,914
1912   墨爾本·因曼 18,000   湯姆·里斯 9,675
1913   墨爾本·因曼 18,000   湯姆·里斯 16,627
1914   墨爾本·因曼 18,000   湯姆·里斯 12,826
1919   墨爾本·因曼 18,000   哈利·史蒂文森 9,468
1920   威利·史密斯 16,000   克勞德·法爾奇納 14,500
1921   湯姆·紐曼 16,000   湯姆·里斯 10,744
1922   湯姆·紐曼 16,000   克勞德·法爾奇納 15,167
1923   威利·史密斯 16,000   湯姆·紐曼 15,180
1924   湯姆·紐曼 16,000   湯姆·里斯 14,845
1925   湯姆·紐曼 16,000   湯姆·里斯 10,092
1926   湯姆·紐曼 16,000   喬·戴維斯 9,505
1927   湯姆·紐曼 16,000   喬·戴維斯 14,763
1928   喬·戴維斯 16,000   湯姆·紐曼 14,874
1929   喬·戴維斯 18,000   湯姆·紐曼 17,219
1930   喬·戴維斯 20,198   湯姆·紐曼 20,117
1932   喬·戴維斯 25,161   克拉克·麥柯納奇 19,259
1933   沃爾特·林德勒姆 21,815   喬·戴維斯 21,121
1934   沃爾特·林德勒姆 23,553   喬·戴維斯 22,678

二戰後挑戰世界錦標賽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951年   克拉克·麥柯納奇 9,274   約翰·巴里 6,691
1968年   雷克斯·威廉士 5,499   克拉克·麥柯納奇 5,234
1971年6月   萊斯利·德里菲爾德 9,029   傑克·卡內姆 4,342
1971年   雷克斯·威廉士 9,250   伯納德·貝內特 4,058
1973年1月   萊斯利·德里菲爾德 9,204   阿爾伯特·約翰森 4,696
1973年9月   雷克斯·威廉士 8,360   傑克·卡爾內姆 4,336
1974年9月   雷克斯·威廉士 7,017   埃迪·查爾頓 4,916
1976年   雷克斯·威廉士 9,105   埃迪·查爾頓 5,149

WPBSA世界錦標賽

編輯
日期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1980年5月   佛雷德·戴維斯 5,978   雷克斯·威廉士 4,452
1980年11月   佛雷德·戴維斯 3,037   馬克·威爾德曼 2,064
1982年   雷克斯·威廉士 3,000   馬克·威爾德曼 1,785
1983年   雷克斯·威廉士 1,500   佛雷德·戴維斯 605
1984年   馬克·威爾德曼 1,045   艾迪·查爾頓 1,012
1985年   雷·艾德蒙茲 3   諾曼·戴格雷 1
1986年   羅比·佛爾德瓦里 3   諾曼·戴格雷 1
1987年   諾曼·戴格雷 3   羅比·佛爾德瓦里 1
1988年   諾曼·戴格雷 7   艾迪·查爾頓 4
1989年   麥克·羅素 2,242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1,347
1991年   麥克·羅素 1,352   羅比·佛爾德瓦里 957
1992年   吉特·賽希 2,529   麥克·羅素 718
1993年   吉特·賽希 2,139   麥克·羅素 1,140
1994年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1,539   麥克·羅素 645
1995年   吉特·賽希 1,661   戴文德拉·約希 931
1996年   麥克·羅素 2,534   吉特·賽希 1,848
1998年   吉特·賽希 1,400   麥克·羅素 1,015
1999年   麥克·羅素 2,000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832
2001年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1,287   麥克·羅素 863
2002年   麥克·羅素 2,251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1,273
2003年   麥克·羅素 6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4
2004年   麥克·羅素 2,402   大衛·考昔爾 1,349
2005年   克里斯·夏特 1,620   麥克·羅素 1,365
2006年   吉特·賽希 2,073   李·拉甘 1,057
2007年   麥克·羅素 2,166   克里斯·夏特 1,710
2008年   麥克·羅素 1,823   吉特·賽希 1,342
2009年   潘卡基·阿德瓦尼 2,030   麥克·羅素[2] 1,253
2010年   麥克·羅素[3] 1,738   德魯夫·昔特瓦拉 1,204
2011年[4]   麥克·羅素 1,500   大衛·考昔爾 558

世界桌球公司世界錦標賽

編輯
日期 賽制 冠軍 分數 亞軍 分數
2012年 [5]   魯佩希·沙 6   馬修·博爾頓 2
定時[6]   潘卡基·阿德瓦尼 1,895   麥克·羅素 1,216
2013年 [7]   大衛·考昔爾 6   阿洛克·庫馬爾 1
[8]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1,500   大衛·考昔爾 1,085
2014年 [9]   潘卡基·阿德瓦尼 6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2
定時[10]   潘卡基·阿德瓦尼 1,928   羅伯持·霍爾 893
2015 [11]   大衛·考昔爾 6   羅伯持·霍爾 1
[12]   大衛·考昔爾 1,500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1,277
2016   大衛·考昔爾 8   德魯夫·昔特瓦拉 6
定時   麥克·羅素 2,224   大衛·考昔爾 1,115
2017   大衛·考昔爾 8   索拉夫·柯薩里 4
  大衛·考昔爾 1.500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779
2018年 定時   索拉夫·柯薩里 1,134   彼得·吉爾克里斯特 944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List of winn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May 1, 2017
  2. ^ Everton, Clive. Pankaj Advani seals World Professional Billiards Championship win. London: guardian.co.uk. 6 September 2009 [9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3. ^ Knock-out Round. Cue Sports India. [21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1). 
  4. ^ Russell Takes Billiards Crown Again. worldsnooker.com. World Professional Billiards and Snooker Association. [31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5. ^ Subbaiah, Sunil. Rupesh Shah wins second world title. The Times of India. [14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9). 
  6. ^ Pankaj Advani wins World Billiards title. The Times of India. [14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3). 
  7. ^ Pathak, Vivek. David Causier, the new champion for World Billiards (Short format). International Billiards and Snooker Federation. 25 October 2013 [20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1). 
  8. ^ IBSF Long up Billiards Championships Long up – Leeds / England 2013. International Billiards and Snooker Federation. [20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 ^ Advani stuns Gilchrist to clinch World Billiards title. The Times of India. 24 October 2014 [25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4). 
  10. ^ Advani: first ever player to bag billiards triple double. The Hindu. 30 October 2014 [30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30). 
  11. ^ World Championships (150-up). wbeventsonline.com. World Billiards. [4 August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4). 
  12. ^ World Championships (long up). wbeventsonline.com. World Billiards. [4 August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