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

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英語: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是第一份在中國境內出版的現代漢語雜誌。1833年8月1日由普魯士基督教新教傳教士郭實臘創刊於廣州。1837年因中英關係緊張遂遷至新加坡。內容涉及宗教、政治、科學、商業,及雜俎等[1]。已知最後一期出版於1838年。馬禮遜之子馬儒翰等也參加編輯工作。

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類型傳教士刊物
版式書冊式
持有者郭士立
編輯郭士立、馬儒翰等
創刊日1833年8月1日
停刊日1838年
語言中文(繁體)
總部廣州新加坡

歷史

編輯

郭士立也稱郭實臘,原籍普魯士,1827年受荷蘭佈道會派遣到東南亞傳教,不久脫離該會,改為倫敦佈道會工作。1831年起,遊歷中國許多地區,隨着對中國的熟悉,他對中國視西方為「蠻夷」的觀念極為反感,稱「本月刊之問世,旨在使華人了解我們的藝術、科學思想,本刊無意涉及政治,更不以惡言相加,我們將以良善之途徑,使華人了解西人並不野蠻,提供事實,使華人知道尋求新知。更有進者,編者將致力促進友誼,期能有成」[2],而創辦了《東西洋考》。

1834年3月版《東西洋》刊《新聞紙略論》,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刊物上出現的第一篇論述西方報紙的專論[3],全文雖只有331字,但講述了報紙起源、新聞自由和當時各國報刊出版的一些基本情況。

1834年5月第10期時停刊。

1835年2月復刊,7月又停,轉由廣州成立的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接辦[1]

1837年遷移到新加坡。已知最後一期出版於1838年。

刊物樣式/特點

編輯

《東西洋考》採用雕版印刷,中國書式,內容結構類似於《察世俗每月統計傳》。雖然為宗教性質的報刊,但是宗教色彩已經淡化,目的是宣揚西方文化的優越,征服中國人驕傲自大的排外心裏。內容以宗教、倫理道德和科學文化知識三部分組成。而刊名《每月統紀傳》其意有如目前所謂的《月刊》,故而《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可名之為《東西洋考月刊》。

現存版本

編輯

《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在研究東西方交流史上雖有重要參考價值,但在中國國內留存很少。哈佛燕京學社圖書館存有三十九期。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李瞻. 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 中華百科全書. [200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中文(繁體)). 
  2. ^ 劉家林. 《中国新闻通史》.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5: 53. ISBN 7-307-02122-6 (中文(簡體)). 
  3. ^ 孫旭培.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 人民網: 1. 2006年3月7日 [2009年5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3日) (中文(簡體)). 

擴展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