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文學史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0年10月21日) |
《中國大文學史》是謝無量的一部文學史著作,中華書局1918年初版。該書分十卷五編;五編分別為緒論、上古文學史、中古文學史、近古文學史、近世文學史。該書涉及廣泛,不僅局限於純文學,每節敘述極為簡略,一般是先陳述前人的評論,再列舉作品,有一定開拓意義。[1][2]
書籍內容
編輯「緒論」第1章列舉了中外關於文學的定義、文學研究和文學分類的觀點,把文學作為廣義的文學視之;第2章論文字的起源和變遷,從字音、字義、字形、字類的變遷和分析看文章的方法的演變;第3章討論了作者與時勢的關係和從精神上觀察文學趨勢的方法;第4章談中國文學的特質在於形式美,形式美在於駢文、律詩。
第二編描述上古文學史。第1章「邃古文學之淵源」談了名與字、詩與散文的起源;第2章「五帝文學」包括黃帝正名及倉領造字,黃帝時代的文學及對後來的影響,唐虞文學;第3章「夏商文學」談禹之功烈與文學的關係,夏代的雜文,商文學;第4章「周之建國及春秋前之文學」。論周初文學,周代的製作和周公的關係,成康以後的文學,宣王中興及西周的文學;第5章論孔子與文學,分別敘述了孔子正名與刪述的淵源,《詩經》與文學、《書經》與文學、《易經》與文學、《禮記》與文學、《春秋》與文學的關係以及孔子弟子傳業的情況;第7章述戰國文學,分論楊墨、孟荀、莊周、縱橫家及滑稽派、韓非、騷賦之興起,第8章泛論秦文學。
第三編分22章,分別描述了漢高祖創業與楚聲文學,博士派文學(賈誼、晃錯、賈山),貴族倡導的狀況(楚元王、吳王溴、梁孝王武、淮南王安),武帝時代的文學盛況(武帝的文翰、經術派、歷史派、詞賦派、縱橫派、滑稽派及小說、小學派、新聲樂府、詩歌),昭宣以後的文學(《鹽鐵論》、王褒、匡衡、谷永、劉向父子、揚雄),經術變遷與文學的影響(古學派、今古學派之爭),班氏父子和蔡呂及歷史派,東京的詞賦和詩體(馮衍、張衍、傅毅、李尤及以後的詞賦、詩歌樂府的新體),王充與評論派的文學,佛教的輸入(牟融《理惑論》、反切之始),建安父子及建安七子和吳蜀文學,魏晉老莊學派及名理的影響(正始文學,竹林七賢),太康文學(二陸、三張、兩潘、一左),晉代的歷史家和小說家,永嘉以後的文學(劉混、郭理與江左風格、陶潛),南北朗佛教的勢力及文筆之分,元嘉文學(顏、謝、范曄及史學),永明文學,梁文學(梁初文學及諸帝的詞翰、水明體的餘波、《文選》與詩文評),陳文學,北朝文學(北魏、北齊、北周),隋統一及文學(新聲及律詩之復盛)。
第四編分23章:唐初文學與隋文學之餘波(唐韌之風尚與陳、隋文人、太宗之文翰及十八學士、經術之統一及小學、諸史之纂集),上官體與四傑,武后及景龍時文學(武后時文學之盛,珠英學土與沈宋、陳子昂與富吳體、劉知幾、景龍文學),開元天寶之文學(燕許、李杜、王孟高舉與當時之詩人、蕭李諸人之古文、元結與《筐中集》),大曆文學(韋應物與劉長卿、大曆十才子),韓柳古文派,元和長慶間之詩體(冗白與劉白,李賀、劉棗強,孟郊、貿島,張籍、姚台),晚唐文學(杜牧、溫李、三十六體及唐末四六、司空圖與方干、《唐風集》與三羅),五代詞曲之盛,宋文學之大勢及五代文學之餘波(五代文學之餘波、宋初古文、九僧與西崑體),慶曆以後之古文復興(慶曆前後之風尚與西崑派之反動;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三蘇),黃庭堅及江西詩派,道學派與功利派之文體(周張程朱、永嘉永康),南渡後之詩體(陸范楊尤四大家、四靈詩派及嚴滄浪、宋遺民濤體),宋四六,宋之詞曲小說,遼金文學,元文學及戲曲小說之大盛,明初文學(古文、詩、台閣體),弘正文學(何李、王守仁),嘉演萬曆文學(亮靖八才子及歸有光之古文、李王七子之詩體、公安體與竟陵體)、明之戲曲小說。
第五編論近世文學史,分5章:清初遺臣文學(候魏之古文、錢吳之詩、黃宗費、顧炎武),康熙文學(王士幀與詩、方苞與古文),乾嘉文學(漢學及考證學之盛、乾嘉詩體、侗城派及陽湖派之古文、駢文及詞體),清代之戲曲小說,道咸以後之文學及八股文之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