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上海的設施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英語: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生化與細胞所)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的一家科學研究機構,研究所主要關注於生命科學基礎研究。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將生化與細胞所定位為卓越創新中心[2]。
成立時間 | 1950年 |
---|---|
研究方向 | 生命科學 |
負責人 | 劉小龍 |
預算 | 48,324萬元(2021年)[1] |
人數 | 500(研究人員) |
所有方 | 中國科學院 |
曾用名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
地理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
詳細地址 | 上海市徐匯區岳陽路320號 |
網址 | 官方主頁 |
歷史
編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編輯- 1944年12月,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籌備處)在重慶成立,林可勝任主任,馮德培任代理主任[5]。
- 1946年,醫學研究所(籌備處)搬至上海。
- 1949年5月,中國共產黨佔領上海。此時醫學研究所(籌備處)包括生理、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三個研究室。
- 1950年,醫學研究所(籌備處)調整為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
- 1958年,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生理部分和生物化學部分分開成為獨立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編輯- 1950年8月,以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部分、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部分、北平研究院生理學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部分為基礎,在上海成立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6],由植物生理研究室、昆蟲研究室和發生生理學研究室組成。
- 1953年,植物生理研究室獨立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昆蟲研究室獨立為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6](1962年併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6][7])。
- 1955年,抽調人員籌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8]。
- 1978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合併
編輯2000年5月,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與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9]。
研究領域
編輯主要科研機構有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
成果
編輯獲獎年度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連結 |
---|---|---|---|
2001 | 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與相關tRNA的相互作用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02 | 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研製及臨床應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05 | 核糖體失活蛋白與核糖體RNA結構與功能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07 | 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與其它細胞信號通路間的對話機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08 | 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基礎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13 | DC細胞活化調控與Th細胞分化機制在免疫相關疾病中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23 | 環形RNA生成和功能機制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7] |
2023 | T細胞免疫的觸發機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8] |
原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編輯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編輯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編輯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2021年部门预算 (PDF).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2021 [2021-09-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9-11) (中文).
我單位2021年收支總預算48,324.40萬元。
- ^ 中国科学院 “四类机构”. 中國科學院.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中文).
-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人才队伍 情况简介.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201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中文).
- ^ 錢可揚; 陳蓓蓓.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 , 編. 中国科学院年鉴(2019). 科學出版社. 2019 [2020-01-27]. ISBN 978-703-062-57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7) (中文).
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78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5人
- ^ 馮, 德培. 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生理科學進展. 1986, 17 (3) (中文)
- ^ 6.0 6.1 6.2 李, 家洋.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六十年.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9, 24 (3) [201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中文)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机构概况 所况介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201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 (中文)
- ^ 光辉历程 恢弘篇章——纪念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60周年.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8, 45 (9) (中文).
1955年,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貝時璋研究組研究人員遷到北京,成立上海實驗生物所北京工作組,後發展為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
-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机构概况 所况简介.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2018-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0) (中文).
- ^ 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人民日報. 1966-12-24 [2018-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8) (中文).
- ^ 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 科學通報. 1966, 17 (6) [2018-04-20] (中文).
- ^ 龔岳亭等. 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科學通報. 1965, 16 (11) [2018-04-20] (中文).
- ^ 王德寶; 鄭可沁; 裘慕綏; 梁鎮和; 吳仁龍; 陳常慶; 汪恩璧; 朱瑩書; 申慶祥; 余允華; 汪猷; 陳海寶; 楊再完; 陸蘊華; 陳慎; 王貴海; 胡美浩.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13 (5). 中國科學 B輯: 化學 生物學 農學 醫學 地學. 1983 [2020-01-12] (中文).
- ^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合成 27 (2). 科學通報. 1982 [2020-01-12] (中文).
-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机构概况 历任所长.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201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