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封包交換協定

互聯網封包交換協定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IPX)是由Novell公司提出的執行於OSI模型第三層的協定,標準為RFC 1132。具有可路由的特性。IPX的地址分為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網絡地址由管理員分配,主機地址為MAC地址

作為 Novell NetWare 的內建協定,IPX 協定曾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十分流行,成為當時網際互聯的主流協定之一。

IPX的一大優勢是IPX驅動程式佔用記憶體小,這對於MS-DOSWindows 95版本十分重要。IPX另一個優勢是客戶端電腦的組態簡單。然而IPX對於諸如互聯網等大型網絡來說不能很好地擴充,因此隨着互聯網的繁榮使得TCP/IP普及,IPX的使用量下降[1]

電腦可以執行多個網絡協定,組成多種網絡,因此幾乎所有的IPX站點都會同時執行TCP/IP協定族,使其連接到Internet

IPX封包包結構 編輯

每個IPX封包都是以具有以下結構的檔頭開頭[2]

八位元組 欄位
2 校驗和(總是0xFF為無效的校驗和)
2 包長度(包含了IPX的檔頭)
1 傳輸控制(躍點數)
1 包類型
12 目標地址
12 源地址

封包類型值:

含義/協定
0 未知
1 RIP(路由資訊協定,英: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FC 1582, RFC 2091
2 廣播包
3 錯誤包
4 PEP(封包交換協定,英:Packet Exchange Protocol),用於SAP(廣告服務協定,英:Service Advertising Protocol)
5 SPX(順序包交換,英: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
17 NCP(NetWare核心協定,英:NetWare Core Protocol)

參考文獻 編輯

  1. ^ What is I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GeeksforGeeks. 2020-05-01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美國英語). 
  2. ^ 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IPX). NETWORK ENCYCLOPEDIA. 2019-08-22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