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克西·克洛德·克萊羅
亞歷克西·克洛德·克萊羅(法語:Alexis Claude Clairault,法語發音:[alɛksi klod klɛʁo],1713年5月13日—1765年5月17日),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球物理學家。
亞歷克西·克洛德·克萊羅 | |
---|---|
出生 | 法蘭西王國巴黎 | 1713年5月13日
逝世 | 1765年5月17日 法蘭西王國巴黎 | (52歲)
國籍 | 法蘭西王國 |
知名於 | 克萊羅方程 克萊羅定理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 |
生平
編輯克萊羅出生於法國首都巴黎,父親是一位數學教師。克萊羅很小就顯示了數學方面的天賦,在其父親的指導下,克萊羅12歲就寫了一篇有關四次曲線的論文。16歲時又完成了《關於雙重曲率曲線的研究》(Recherches sur les courbes a double courbure)一書(此書於1731年出版),這部著作得到了法國科學院的重視,因此克萊羅18歲時就被破格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數學與科學方面的貢獻
編輯1736年,克萊羅跟隨皮埃爾·莫佩爾蒂所率領的探險隊前往北歐拉普蘭進行子午線長度測量,此次結果證明了地球是扁球形。從北歐歸來後,克萊羅於1743年發表了《關於地球形狀的理論》(Théorie de la figure de la terre),在這部著作中首次闡述了地球幾何扁率與重力扁率的關係,即著名的克萊羅定理。該定理為為利用重力資料研究地球形狀奠定了基礎。
幾何學
編輯克萊羅在1741年撰寫了《幾何學基礎》(Èléments de Géométrie)一書。此書揭櫫了基本的幾何概念。在1700年代,一般學生普遍認為幾何學相當複雜難懂,是一門枯燥的科目。克萊羅見到這樣的潮流,決心撰寫一本面向一般程度讀者的幾何書,要讓幾何學改頭換面變得有趣。克萊羅認為,與其讓學生們解一大堆不甚了了的題目,更重要的應當是讓學生們在主動的狀態中自己重新發現並學習。克萊羅的書開篇為比較土地形狀及測量面積,在當時這是絕大多數的人在平時都會遇到的主題。書中所討論的主題涵蓋了直線、平面圖形、以及立體圖形。克萊羅在全書中不斷的論及多門學科與幾何學的聯繫,涵蓋了物理學、天文學以及數學中其他領域。書中的一些理論與教學方法至今仍廣為教師所採用,不限於幾何學,亦用於其他學科領域。
專注於天文上的運動
編輯他得到解出三體問題近似解的巧妙方法;在1750年,他以一篇論文Théorie de la lune(《關於月球的理論》,對月球的運動規律作了數學描述。),獲得聖彼得堡學院獎;並且在1759年,他計算出哈雷彗星的近日點。
Théorie de la lune在風格上是嚴謹的牛頓學說。這包含解釋在之前曾經使天文學家困惑的拱點運動,當他受到定率的吸引而使用到三階逼近時,克萊羅起初認為如此令人費解是因為它需要發表一個新的假說,但隨即發現其結果是與觀測吻合的。之後,在1754年,他使用離散傅立葉轉換的模式計算導出了新的月球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