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後備軍
產業後備軍,也稱勞動後備軍,在馬克思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特指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失業但處於積極尋找工作狀態的人口。目前,產業後備軍也出現在了中國這樣號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中,因此其內涵有所拓展,指勞動力市場上長期存在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失業人口。
產生原因
編輯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的觀察中提出了產業後備軍理論。他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模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1]具體來講,產業後備軍的產生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正如馬克思的經典理論中闡釋的那樣,首先,由於資本家佔據了起初由個人或家庭佔有的生產資料,造成了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分離,這本身就會使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增加。另一方面,由於資本具有追求無限增殖的特徵,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資本對勞動的替代也是一個自然產生的現象。因此,即使資本主義的生產規模在不斷擴大,勞動力需求的相對減少是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企業在相同的生產規模下,對勞動力的需求不斷減少。
第二,隨着資本家進入農業生產領域,在土地私有化的條件下,由於農業生產規模經濟效應的存在,部分農民就會喪失對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隨着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和機械化的普及,農業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會大幅度減少,這就導致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釋放。勞動力市場上供給的大幅度增加促進了產業後備軍的形成。
產業後備軍對資本主義的作用
編輯首先,產業後備軍的存在加劇了勞動力市場的競爭,一方面,競爭的加劇增強了僱傭者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市場勢力,使得資本家能夠最大程度的壓低工人工資,節約勞動力成本。工人之間的競爭破壞工人之間的同盟關係,使得工人通過與資本家談判提高待遇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勞動力之間的競爭也進一步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使得產業後備軍的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其次,產業後備軍的存在增強了資本主義在經濟周期中的彈性。在經濟擴張階段,產業後備軍為資本主義擴大生產提供了充足並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供給,在經濟危機階段,產業後備軍又為資本家縮小生產規模、裁減僱員、降低工人工資水平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供了可能。
中國產業後備軍的產生
編輯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在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佔主導的條件下,中國社會中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失業人口,也就沒有所謂產業後備軍的存在。改革開放之後,隨着市場化的推進和私有制的產生,產業後備軍開始在中國大量出現。
首先,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業生產的模式由以生產隊為單位統一勞動同一分配轉變為包產到戶,隨後進一步演變為包幹到戶。農民的自主性增強,農業生產的集體化程度減弱。雖然農民只擁有土地的使用權,所有權仍然歸國家所有,但這種體制上的變化仍然為土地的流轉和集中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隨着農業生產的市場化,糧食價格的相對下跌,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受益越來越微薄。大量農民選擇離開土地進城打工,勞動力市場上的供給大幅度上升,這位產業後備軍的形成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其次,在城市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改革中,為了提高國有企業的自主性和盈利能力,國家鼓勵企業「減員增效」。一方面,國有企業員工原有的「鐵飯碗」被打破,極大的加劇了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另一方面,「減員增效」使得大量的國企員工下崗失業,加入產業後備軍的隊伍中。
另一方面,隨着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馬克思經典理論中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資本對勞動力的替代使得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的機制在中國也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中國產業後備軍規模的迅速擴大。
參考文獻
編輯- ^ 《資本論》第1卷,第692頁
參考資料
編輯- 林莎:《勞動用工制度改革與產業後備軍理論》,載《經濟縱橫》,1992年08期
- [美]J.B. 福斯特 R.W. 麥克切斯尼 R.J. 約恩納 著 張慧鵬 譯:《全球勞動後備軍與新帝國主義》,載《國外理論動態》,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