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過程模型

试图概括一系列信息传播过程的模型

傳播過程模型(英語:models of communication)概括了一系列信息傳播過程,大多數模型都嘗試概括一系列經過或不經過語言的信息傳播過程。[2][3]這類模型主要是為了簡單的概括較為複雜的通信和溝通過程以助於研究人員提出假設、作出預測,並將通信和溝通方面的概念應用到現實中。[4][5] 大多數傳播過程模型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批評,批評者認為傳播過程模型「太過簡單」、遺漏了真正通信或信息傳播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內容。[6][7][8]通信模型整體通常採用圖表的形式,大多數模型都有一些組件和流程高度相似,例如發送者以訊息的形式編碼其想要傳輸的訊息,並通過傳輸通道將編碼後的訊息發送給接收者,而接收者會接受並解碼信息,並給出某種形式的反饋。[9][10][11]

Diagram showing the most common components of models of communication
大多數模型都有一些組件和流程高度相似,例如發送者以訊息的形式編碼其想要傳輸的訊息,並通過傳輸通道將編碼後的訊息發送給接收者,而接收者會接受並解碼信息,並給出某種形式的反饋。 在這個過程中,噪音可能會扭曲信息。[1]

傳播過程模型可以按預期用途和概念化方法分類。按預期用途分類,可以分為通用和專用模型兩類,通用模型適用於各類通信和信息傳播過程,而專用模型則僅限於特定類型的信息傳播模式,例如大眾傳播[12]按概念化方法分類,可以分為線性傳輸模型、交互模型等類別,線性傳播模型認為信息傳播是發送者單向編碼並向接收者發送信息的過程,而交互模型還包括反饋的過程,認為除了發送者發送的過程外,還包含接收者收到信息後進行反饋的過程。

信息傳播相關的問題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但是傳播學自20世紀中葉以來才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早期的傳播過程模型,例如香農-韋弗模型貝爾洛模型等大都是線性傳播模型,並在傳播學的發展中被施拉姆模型這樣的交互模型取代。[13][14][15][2]

定義和功能

編輯

傳播過程模型概括了一系列信息傳播過程,嘗試從一般的傳播過程中抽象出最本質的組成元素和傳播過程來描述一類傳播過程。一些模型設計者認為,傳播過程模型僅應當呈現出傳播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2][3]廣泛意義上來說,儘管事實上傳播過程模型大多關注人和人之間的信息傳播過程,但信息傳播不止於人和人之間,還可以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人之間。在各種傳播過程模型中,一般模型嘗試概括包含語言和非語言交流以及聽覺、視覺、嗅覺等在內的各種傳播過程。[16][14][17]

由於傳播理論試圖提供一個能夠準確表示潛在現實的更抽象的概念框架,保羅·科布利、彼得·舒爾茨等學者將傳播過程模型同傳播理論區分開來。[6]羅伯特·克雷格認為,傳播過程模型主要展示了信息的傳播過程,而傳播理論則進一步解釋信息傳播的本質。[7]而弗蘭克·丹斯則認為,事實上沒有一種能夠完全概括的傳播過程模型,每種模型都只關注某些方面而缺失了其他方面,因而他認為採用一系列不同的傳播過程模型來描述信息的傳播過程。[8]

傳播過程模型對信息傳播過程的簡化和概括可以幫助學生和研究者判斷一個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主要步驟,並將相關理論運用於實際。[4][5] 圖形化的傳播過程模型使描述和解釋觀察到的現象變得更容易。同時,傳播過程模型可以指導假設和預測傳播的過程,並量化傳播過程。[18][19]傳播過程模型通過這些方式來改善傳播過程,避免噪聲造成的失真,監測社會和經濟因素如何影響信息傳播的質量。[13]

基本概念

編輯

大多數傳播過程模型都有諸如「發送者」、「接收者」、「消息」、「傳輸通道」、「信號」、「編碼」、「解碼」、「噪聲」、「反饋」和「語境」這樣相同的概念,但是這些概念所指的含義因具體模型而異 ,而且有的時候可能會有多個術語描述同一個概念。[4][5][19]

消息具有多種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非口頭的,但一定承載了一定的信息。[5][20]當發送者產生消息後,消息就會編碼為能夠通過傳輸通道傳輸的信號,然後通過傳輸通道傳輸給接收者。例如,假定有一個人想要告訴別人他的想法,那麼首先他的大腦就會將他的想法處理為聲音,然後說出來,最後傳輸到接收者的腦中。解碼則是編碼的逆過程,當接收者接收到信號後就會將信號解碼為消息。[9][10][11]

噪聲是從發送者發送消息到接收者接收消息這段過程中對消息影響的總稱。有學者認為應當區分環境噪聲和語義噪聲,環境噪聲存在於從發送者到接收者這段路程中,而語義噪聲則存在於編碼或解碼的過程中,例如,當接收者沒有按發送者預期那樣理解消息中的一個模稜兩可的詞的時候,就屬於語義噪聲。[5][21]

反饋是指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後返回給發送者的信息。[5]語境則是指信息傳播的環境,這是一個泛指,可以指代發送者、接收者所處的物理環境,也可以指代精神狀態及社會狀態等。[22]

分類

編輯

傳播過程模型可以按多種方法分類。按預期用途分類,可以分為通用和專用模型兩類,通用模型適用於各類通信和信息傳播過程,而專用模型則僅限於特定類型的信息傳播模式。[12] 按概念化方法分類,可以分為線性傳輸模型和非線性傳輸模型等類別。大多數早期傳播過程模型都是線性傳播模型,認為信息傳播是發送者單向編碼並向接收者發送信息的過程。而非線性傳輸模型則是一個多方向的模型,信息在參與者之間循環流動。烏瑪-納魯拉認為,線性傳播模型描述的只是單一的傳播行為,而非線性傳播模型描述的則是整個傳播過程。[23][19][24]

線性傳播模型

編輯
 
一種線性傳播模型[5]

線性傳播模型認為信息的傳播是一個單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送者將信息發送給接收者,隨着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一次信息傳播過程隨即完畢。由於在線性傳播模型中不存在接收者返回信息給發送者的反饋,發送者無法確認接受者是否已經正確的收到信息。大多數早期傳播過程模型都是線性傳播模型,構成較為簡單,只關注發送者而不考慮接收者,因而無法準確捕捉到各種傳播形式的動態特徵。[5][25] 但是線性傳播模型也能很好地概括一些傳播過程,例如包括短訊電子郵件等在內的大多數計算機的信息傳播過程。線性傳播模型主要包括亞里士多德、拉斯韋爾、香農-韋弗和伯洛的模型。[26][24][27][28]

交互模型

編輯
 
一種交互模型[5]

交互模型中,信息的傳播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發送者和接收者不是固定不變的。兩者互相交替,當接收者接收到發送者發送的信息時,就會返回給發送者一條信息,此時,接收者就變為了發送者。[5][25]

在一個交互模型中,首先,發送者發送一條消息,然後接收者接受並返回一條消息,此後發送者和接收者互相交替,如此循環反覆。這種反饋循環讓發送者能夠評估消息是否被接收者正確接收及消息是否被噪音干擾。[29]相較於信息傳播每個步驟中的技術問題,交互模型更傾向於關注交互過程,信息傳播過程中包括物理環境、心理和情感因素等在內的環境因素因此在交互模型中更為重要。[5][25]施拉姆的模型是最早的交互模型之一。[30]

報告模型

編輯
 
一種報告模型[5]

報告模型與互動模型有兩個不同之處。一方面,報告模型認為發送和回應是同時進行的過程。例如描述聽眾如何使用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等非語言交流來給予某種形式的反饋。通過這種方式,聽眾可以在講者講話時發出信號以即時表明他們是否同意信息。這種即時反饋可能反過來影響講者在產生信息時信息的內容。[5][25][31]另一方面,報告模型強調信息的意義是在傳播過程中產生而非在傳播前產生的,例如社交關係、個人身份和社區環境等環境背景所對信息所造成的不同程度上的影響。[32]

報告模型側重於社會條件和環境背景對信息傳播的影響。在報告模型中,這些影響因素通常分類為社會背景因素、社交關係因素和文化背景因素。其中,社會背景因素明確或隱含地規範了什麼形式的信息和反饋是可接受的,例如在他人講話時插嘴打斷禮不禮貌、是否應當回應他人的問候等。社交關係則涉及交流者之間的先前關係和共同歷史,包括交流雙方是朋友、鄰居、同事還是對手等因素。而文化背景則確定了交流者的社會身份,如種族、性別、國籍、性取向社會階層等。[5][33][34]巴恩倫德的傳播過程模型是早期比較知名的報告模型。[30]

人際溝通與自我溝通

編輯

人際溝通是指在兩個或更多人之間的信息互相傳遞,例如在街上問候某人或打電話。[35][36][37]相對地,自我溝通就是一個人在內心中自己同自己所進行的信息傳遞,例如,一個人可能會因為即將下雨而思考是否要收衣服。[38][39]多數傳播過程模型都側重於描述人際溝通而非自我溝通,通常探討發送者如何編碼信息、信息如何傳輸、信息的扭曲以及接收者如何解碼和理解這條信息。[40]

也有一些專門描述自我溝通的傳播過程模型,多數描述自我溝通的傳播過程模型傾向於研究內外刺激所帶來的信息傳遞過程。描述自我溝通的傳播過程模型以多種方式解釋這些信息傳遞過程。[41]

研究動植物之間信息傳播過程的模型

編輯

傳播學的研究範圍不止於人類之間的交流,還包括動植物之間的信息傳播。這類模型傾向於描述信息傳播對動植物行為的實際影響而非過程,例如,研究信息傳播是否為作為信息載體的生物提供進化上的優勢。[42]

有一部分動物之間的信息傳播模型同人類之間的信息傳播模型相似,認為信息傳播的過程就是信息交流的過程,並且這類信息交流有助於生物按對其有利的方式作出行動。[43]也有一部分動物之間的信息傳播模型認為動物之間信息傳播的關鍵不在於信息的交流,而在於信息對其他生物所產生對發送者有利的影響。[44]還有一部分模型認為信息傳播有助於動物之間進行合作,從而使信息發送接受雙方受益。[45]


發展史

編輯

有關傳播學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2],但是傳播學自20世紀中葉以來才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早期,傳播學常借鑑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其他學科的模型和概念。然而隨着其不斷規範化、理論化,傳播學開始產生自己的模型和概念,自1940年起,許多信息傳播過程模型相繼提出,早期的傳播過程模型,例如香農-韋弗模型、貝爾洛模型等大都是線性傳播模型,並在傳播學的發展中被施拉姆模型這樣的交互模型取代。[13][14][15]

亞里士多德

編輯

有關傳播過程模型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他是最早提出傳播模型概念的人。[2][46]他在他的著作《修辭學》中進一步討論了傳播過程模型,稱傳播過程模型算得上是一種藝術。[47]他的傳播過程模型側重於公眾演講方面,主要包含演講者、信息、聽眾、場合和效果五個要素。[46][48]

他的模型認為,同樣的信息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演講者如果希望能夠通過演講打動聽眾,繼而說服他們接受某種觀點或作出某種行動,就需要考慮這些因素,調整信息,進行優化組合,以期達到預期效果。[46][48]亞里士多德的傳播模型中的許多組件在現在的傳播過程模型中依然存在。[2]

拉斯韋爾

編輯
 
拉斯韋爾的傳播過程模型[49][50]

傳播過程模型發展早期的一個重要模型是哈羅德·拉斯韋爾於1948年提出的模型。該模型以「5W」(即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hen effect?)描述傳播過程[51][52][53],5W中的五個問題分別對應了傳播模型中發送者、信息、傳輸渠道、接收者和效果五個部分。[49][54][55]例如就報紙及其新聞標題而言,5W中的五個問題分別對應記者、標題、報紙、讀者和讀者的感受。[56]拉斯韋爾為每個問題都劃分了對應的研究領域,有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體分析、受眾分析和影響效果分析等。[57]拉斯韋爾的模型在學界中通常認為是一種為分析大眾傳播而設計的線性傳播模型。多數學者認為拉斯韋爾的模型適應範圍較廣,但也有些學者認為拉斯韋爾的模型不算傳播過程模型,而更像是一種提問工具或一類公式。[50][54][58][50]

有批評意見指出,拉斯韋爾的模型過於簡單,沒有考慮噪音和循環等因素,也沒有考慮外部因素對傳播過程的影響。[50][53][54]因此,有學者在拉斯韋爾模型的基礎上擴展了新的內容,例如理查德·布拉多克在1958年增加了什麼情況下和為什麼兩個問題。[50][59][60]

香農-韋弗模型

編輯
 
香農-韋弗模型 [61]

香農-韋弗模型是另外一個傳播過程模型發展早期的重要線性傳播模型,仿照電話通話的過程設計,在1948年提出。[19][32][62]香農-韋弗模型定義了通信過程中的五個基本組件:信源、發送端、信道、接收端、終端。[2][32][63]信源產生信息,並由發送端轉為信號後經由信道發送給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信號後翻譯信號為信息,然後傳遞給終端。儘管香農-韋弗模型是仿照電話通話的過程設計的,但香農-韋弗模型的目的是概括所有形式的信息傳播過程而非單純的描述電話通話中信息傳播的過程。同樣以打電話為例,撥出電話的人是信源,電話作為將聲音轉為電信號並發送的發送端,連接電話間的電線是信道,而接電話的人就是終端,他用的電話機就是接收端。[32][64][65]

香農-韋弗模型將信息傳播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分為技術、語義和有效性三個方面,分別對應信號在信道中如何傳輸,信號如何承載信息和如何確保終端收到的信息符合預期。[65][66] 香農和韋弗將設計模型的重心放在了技術方面上,試圖通過消息冗餘來檢測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是否因噪聲干擾而失真,以減小終端收到的信息不符合預期的可能性。[67][68][69]

香農-韋弗模型在傳播理論和信息理論領域具有重要影響,但也有一些批評。[65][69]對香農-韋弗模型的批評集中在香農-韋弗模型將信息的傳播過程簡化為單向過程,而非雙向動態過程。[19][24][70]

紐康

編輯
 
紐康模型[71]

西奧多·紐康在他1953年的論文《溝通行為研究的方法》中,首次提出了一個新的傳播過程模型,即紐康模型。[72][73][74]紐康模型又稱ABX傳播模型,該模型可以簡易地描述為兩個參與者(A和B)圍繞着一個主題X進行互動而實現信息的傳播。其中,參與者A和B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國家或各種社會組織,而主題X涵蓋了A、B所處環境的各個部分,即A、B可以就已知環境中的任何部分進行討論。[75][76][77]與早期傳播過程模型所不同的是,紐康模型更加關注參與者的關係,如雙方對互相的態度和雙方對主題X的態度等。[73][78][79]並且紐康模型認為,這些關係對信息傳播過程有所影響。[75][76]

紐康模型認為,溝通或信息的傳播是因為雙方信息不對等而產生的「應激反應」,其社會功能是通過信息的動態平衡維持社會整體的穩定。[80] [79]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信息在A、B之間傳播的方向會有所變化,雙方相互影響。[73]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對主題X的認知差異會使得A、B關係緊張,此時溝通或信息傳播的目的就是緩解雙方關係,以期維持整體穩定。[77][78]例如,若A、B是朋友,X是兩者均認識的人,如果A喜歡X而B不喜歡,那麼就會產生認知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使雙方關係緊張,此時A、B之間的溝通可以減小認知差異,繼而緩解兩者關係,最終實現信息平衡以維持整體穩定。[79]

參考資料

編輯

註腳

編輯
  1. ^ Fujishin 2009,第8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Ruben 2001Models Of Communication.
  3. ^ 3.0 3.1 West 2010.
  4. ^ 4.0 4.1 4.2 Narula 2006,第10–12, 23–25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UMN staff 20131.2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6. ^ 6.0 6.1 Cobley & Schulz 2013,第7–10頁,Introduction.
  7. ^ 7.0 7.1 Craig 2013,第46–47頁.
  8. ^ 8.0 8.1 Narula 2006,第23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9. ^ 9.0 9.1 Sereno & Mortensen 1970,第122–3頁,Communication Theory: Decoding-Encoding.
  10. ^ 10.0 10.1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125頁,encoding.
  11. ^ 11.0 11.1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44頁,channel.
  12. ^ 12.0 12.1 Fiske 2011,第24, 30頁,2. Other models.
  13. ^ 13.0 13.1 13.2 Narula 2006,第1–8頁,Introduction.
  14. ^ 14.0 14.1 14.2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60頁,communication models.
  15. ^ 15.0 15.1 Cobley & Schulz 2013,第1–7頁,Introduction.
  16. ^ UMN staff 20131.1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Forms.
  17. ^ Craig 1999.
  18. ^ Narula 2006,第23–25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McQuail 2008,第3143–9頁,Models of communication.
  20. ^ Steinberg 2007,第91頁.
  21. ^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296頁,noise.
  22. ^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72頁,context.
  23. ^ Narula 2006,第12–14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24. ^ 24.0 24.1 24.2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438頁,transmission models.
  25. ^ 25.0 25.1 25.2 25.3 Kastberg 2019,第56頁.
  26. ^ Narula 2006,第15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27. ^ Cobley & Schulz 2013,第41頁.
  28. ^ Hakanen 2007,第28頁.
  29. ^ Narula 2006,第15–19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30. ^ 30.0 30.1 Littlejohn & Foss 2009,第176頁.
  31. ^ Barnlund 2013,第48頁.
  32. ^ 32.0 32.1 32.2 32.3 Chandler & Munday 2011,第387頁,Shannon and Weaver's model.
  33. ^ Blythe 2009.
  34. ^ Barnlund 2013,第58頁.
  35. ^ Barker & Wiseman 1966,第173頁.
  36. ^ Lederman 2002,第490–2頁,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37. ^ Selnow & Crano 1987,第124頁.
  38. ^ UMN staff 2010.
  39. ^ Danesi 2009,第164頁.
  40. ^
  41. ^
  42. ^
  43. ^ Balda, Pepperberg & Kamil 1998,第227–9頁.
  44. ^ Krebs & Dawkins 1995,第381頁, cited in Ferretti 2022,第35–6
  45. ^ Ferretti 2022,第35–6頁.
  46. ^ 46.0 46.1 46.2 Narula 2006,第25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47. ^ Rosenfield 2011,第61–62頁,III. An Aristotelian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48. ^ 48.0 48.1 Eisenberg & Gamble 1991,第25頁.
  49. ^ 49.0 49.1 Steinberg 2007,第52–3頁.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Sapienza, Iyer & Veenstra 2015,第599–622頁.
  51. ^ Narula 2006,第26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52. ^ Fiske 2011,第30–31頁,2. Other models.
  53. ^ 53.0 53.1 Watson & Hill 2012,第154頁,Lasswell's model of communication.
  54. ^ 54.0 54.1 54.2 Tengan, Aigbavboa & Thwala 2021,第110頁.
  55. ^ Berger 1995,第12–3頁.
  56. ^ Baldwin et al. 2014,第204頁.
  57. ^ Lasswell 1948,第117頁,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58. ^ Wenxiu 2015,第245–9頁.
  59. ^ Feicheng 2022,第24頁.
  60. ^ Braddock 1958,第88–93頁.
  61. ^ Weaver 1998,第7頁.
  62. ^ Li 2007,第5439–5442頁.
  63. ^ Shannon 1948,第381頁.
  64. ^ Shannon 1948,第380–382頁.
  65. ^ 65.0 65.1 65.2 Fiske 2011,第6–10頁,1. Communication theory.
  66. ^ Weaver 1998,第4–6頁,Rec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67. ^ Fiske 2011,第10–15頁,1. Communication theory.
  68. ^ Weaver 1998,第4–9, 18–19頁,Rec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69. ^ 69.0 69.1 Januszewski 2001,第29頁.
  70. ^ Marsh 1983,第358頁.
  71. ^ Newcomb 1953,第394頁.
  72. ^ Newcomb 1953,第393–404頁.
  73. ^ 73.0 73.1 73.2 Watson & Hill 2012,第195–6頁,Newcomb's ABX model of communication.
  74. ^ Newcomb, Theodore M.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ve act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53, 60 (6). ISSN 1939-1471. doi:10.1037/h0063098 (英語). 
  75. ^ 75.0 75.1 Narula 2006,第22, 33頁,1. Basic Communication Models.
  76. ^ 76.0 76.1 Fiske 2011,第31–32頁,2. Other models.
  77. ^ 77.0 77.1 Feather 1967,第135–7頁.
  78. ^ 78.0 78.1 Gałajda 2017,第5頁.
  79. ^ 79.0 79.1 79.2 Fiske 2010,第29–32頁.
  80. ^ Mcquail & Windahl 2015,第27–8頁.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