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
冷泉(英語:cold seep)(有時稱為冷泉噴口)是一個洋底區域,其中硫化氫,甲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豐富的流體滲漏發生的地方,往往是以鹽水池的形式。「冷」並不意味着滲流的溫度比周圍的海水低。與此相反,它的溫度通常是稍高。[1]冷泉構成的生物群落支持多種特有物種。
隨着時間的推移,冷泉發展出獨特的地貌,其中甲烷和海水之間的反應產生碳酸鹽岩石形成和珊瑚礁。這些反應也可能是依賴於細菌的活動。六水碳鈣石,一種含水的碳酸鈣,可與從冷泉流體中甲烷的氧化有關。
種類
編輯冷泉的類型可以根據深度來區分成:淺冷泉和深冷泉。[2] 冷泉也可以按照細節區分,如下所示:
形成和生態演替
編輯冷泉發生在地質構造活動引起的海底裂縫。石油和甲烷的「滲漏」出這些裂縫,在沉積物中擴散,並出現寬達數百米的較大的區域。[3]
甲烷(CH
4)是我們通常稱之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3]但是除了作為對於人類來說的一個重要的能量來源,甲烷也形成了冷泉生態系統的重要基礎。[3]相比於那些淺處深度,在200 m以下的冷泉生物群通常表現出更大的系統性的專門化和依賴於化能自養。深海滲出的沉積物是高度異質性。
參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Fujikura, Katsunori; Okutani, Takashi; Maruyama, Tadashi. Sensui chōsasen ga mita shinkai seibutsu : shinkai seibutsu kenkyū no genzai (Deep-sea life: biological observations using research submersibles). Tokai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4-486-01787-5. p. 20.
- ^ 2.0 2.1 2.2 2.3 2.4 2.5 2.6 Vanreusel A., De Groote A., Gollner S. & Bright M. (2010).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of Free-Living Nematodes Associated with Chemosynthetic Environments in the Deep Sea: A Review". PLoS ONE 5(8): e12449. doi:10.1371/journal.pone.0012449.
- ^ 3.0 3.1 3.2 Hsing P.-Y. (19 October 2010). "Gas-powered Circle of Life – Succession in a Deep-sea Ecosyste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AA Ocean Explorer | Lophelia II 2010: Oil Seeps and Deep Reefs | 18 October Log. Retrieved 25 Janua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