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平(1546年—?),字體衡,號蔚伊、近塘,山西平陽府蒲州猗氏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劉以平
大明陝西苑馬寺卿
籍貫山西平陽府蒲州猗氏縣
字號字體衡
出生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十月初四日
山西猗氏縣
逝世卒年不詳
山西猗氏縣
配偶娶關氏
出身
  • 萬曆八年庚辰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萬曆七年己卯科山西鄉試第三十四名舉人,萬曆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名,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進士[1][2][3]。大理寺觀政,丁憂歸。十一年授戶部主事,十五年升員外郎,十六年升郎中,本年十一月出任潞王府右長史[4],十七年加四品服俸。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七月升雲南右參議,三十六年升陝西苑馬寺卿[5],三十八年考察去職[6][7]

家族

編輯

曾祖劉文;祖父劉銘;父劉珍,母梁氏[8]。弟劉以寬。

佚事

編輯

清稗類鈔》記載劉以平娶妻不棄其病之事[9][1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朱保炯,謝沛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 台灣: 文海出版社. 1981. 
  4. ^ 国榷(104卷). : 卷七十四. 除潞府官屬刑部主事楊同善、戶部主事劉以平為左右長史 
  5. ^ 猗氏縣志(8卷)清雍正七年刊本. : 猗氏縣志卷四. 劉以平 萬曆庚辰科進士歷苑馬寺卿有傳 
  6. ^ 《萬曆八年庚辰科進士履歷便覽》
  7. ^ 《山西通志》:劉以平,字體衡,猗氏人。父珍,有隱徳里人,有應收糧役者,夜失金,以珍同寓,疑之,珍傾貲代償,不與校,關某重其義,遂以長女字平,後女病久不起,而某雅慕世徳,不欲以病廢女配平,及婚,以次女往入門,見無病,諮詢媒氏,知其次,曰:「病女,吾婦也!棄之不義,且恐速其死,次女既歸吾家,吾無遣還理,即妻弟以寛可也!」遂更迎病女,時女果泣涕求死,聞夫家親迎至,乃解,以平十六,補弟子員。聨雋萬厯己卯、庚辰進士,授戸部主事,榷稅河西務,以氷孽自勵,差理大同橋車戸,舊貸庫金八千餘,不能償,大司徒欲扣糧追補以平抗論,曰:「上方恤困,未遑寧責償乎?」遂忤㫖,出為潞藩長史。王好畋游,諫啟四上,弗聽,約文武官員宿朝房,為叩馬計,忽中涓馳報曰:「王知公等阻諫,靴中置兩刃矣!胡不自為謀?」以平曰:「吾虞墮三尺耳,安能為七尺計乎?」王怒策㭬手,以平曰:「腕可斷,馬難前!」王斂容自悔,敬如師,親書「純一正紀,仁徳清亷」十餘扁入謝,遂條陳十事,王嘉納之。嘗委韓弁代衛篆,韓夜持四十金為夀,對曰:「而令楊伯起誚我耶?」麾之去,擢雲南㕘議。行之日,王賜金幣杯盤、鏤國號,以示眷顧,宮眷軍民建祠祀之,至雲南,兼攝七篆,督儲清戎,課吏折獄咸辦。土司阿克等嘯聚,殘破郡邑,設竒剿之,地方安堵,升苑馬寺卿,乞歸,弟早卒,撫侄過於子,田宅必擇善者先以予侄,曰:「吾非厚侄薄子也,於無父之子不得不加意,爾人共髙其誼」。
  8.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八年庚辰科登科錄》 
  9. ^ 《清稗類鈔·婚姻類7》:劉以平兄弟同日婚  劉以平,字近塘,猗氏人。初聘關處士女,未娶而女病廢,及婚,乃以次女行。合卺之夕,劉疑其無病容,詰之,媒以實告。劉悵然曰:「吾聘者,病女也。棄之不義,且恐速其死。然次女已歸吾家,無復還理,即室吾弟以寬可也。」更迎病女。女果泣涕求死,親迎後,病遂愈,於是兄弟同日畢姻。
  10. ^ 《隴蜀餘聞》四庫提要:劉以平,字近塘,猗氏人。諸生時,夢入宮殿,中有王者,命坐對奕。又至一所,石門上懸聯句云:「鸚鵡能回千載夢,麒麟空臥萬年秋。」不解所謂。既登進士,為潞府王官。王敬禮如賓師,遷陝西行太僕寺卿。過武侯墓,墓上石刻一聯,即夢中所見也。以平,初聘邑關處士長女,未娶而女病廢。及婚,乃以次女行。合卺之夕,以平疑其無病容,詰之,媒以實告。以平悵然曰:「吾聘者,病女也,棄之不義,且恐速其死。然次女已歸吾家,無復還理,即室吾弟以寬可也。」更迎病女,女果泣涕求死。親迎後,病遂愈。兄弟同日畢姻,後登萬曆庚辰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