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澳玫瑰鸚鵡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1年1月30日) |
北方玫瑰鸚鵡(學名:Platycercus venustus,英文:Northern rosella,中國大陸作北澳玫瑰鸚鵡,台灣作北方玫瑰鸚鵡),又稱布朗氏玫瑰鸚鵡、黑草玫瑰鸚鵡,該品種分佈於澳洲北部,棲息地由東向西從卡奔塔利亞灣到阿納姆地延伸至金伯利。1820年海因里希·庫爾(Heinrich Kuhl)描述過這種鸚鵡,並且發現了兩個亞種。不同於普通玫瑰鸚鵡的鮮亮色彩,北部玫瑰鸚鵡頭部背部為黑色,臉頰上方為白色(北領地的為指名亞種,大部分為白色;西澳的為hillii亞種,為藍色)。北部玫瑰鸚鵡的覆羽肩羽為黑色,並帶有淺黃色滾邊,背部下方和胸腹部為淺黃色,帶有深色滾邊。尾部為藍綠色,翅膀內側為黑色,翅膀彎曲之處與外側中間覆羽為藍紫色。雌鳥雄鳥羽毛相似,雌鳥及幼鳥通常羽色較深,並零星散佈紅羽。
北澳玫瑰鸚鵡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
科: | 舊世界鸚鵡科 Psittaculidae |
屬: | 玫瑰鸚鵡屬 Platycercus |
種: | 北澳玫瑰鸚鵡 P. venustus
|
二名法 | |
Platycercus venustus (Kuhl, 1820)
| |
Range (in green) in Australia |
在澳洲,北澳玫瑰鸚鵡主要棲息於濃密的森林和開闊的草原,是食草性鳥類,主要以種子,尤其是草籽和桉樹籽,以及花和漿果為食,但也吃昆蟲。北澳玫瑰鸚鵡在樹洞里築巢。雖不常見,但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北部玫瑰鸚鵡被列為低危物種。
分類及命名
編輯1820年,德國博物學家海因里希·庫爾首次將北澳玫瑰鸚鵡描述為「美麗的鸚鵡」(Psittacus venustus)。[2]這一描述來自於費迪南德·鮑爾(Ferdinand Bauer)對1803年2月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在馬修·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環繞澳洲海岸線的航行期間收集的標本繪製的插圖。[3]這個特殊的詞彙來自拉丁語venustus,意思是「迷人的,可愛的或優美的」。 [4]1821年,荷蘭動物學家科恩拉德·雅各布·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為了紀念布朗,將其命名為「布朗氏鸚鵡」(Psittacus brownii)[5];1827年,愛爾蘭動物學家尼古拉斯·艾爾沃德·維格以布朗氏鸚鵡之名將其歸類於玫瑰鸚鵡屬,稱其為「整個鸚鵡科中最美麗的一種」。 [6]但是約翰·古爾德在1865年的《澳洲鳥類手冊》中寫道:「迄今為止,鳥類學家將此類鳥稱為「布朗氏玫瑰鸚鵡」(Platycercus brownii)以紀念這位著名的植物學家布朗;但遺憾的是,以其特徵「venustus」(美麗迷人)命名此種鸚鵡更優於以該植物學家的名字命名。」[7]
1910年,格雷戈里·馬修斯(Gregory Mathews)描述了G.F.希爾(G.F. Hill)在西澳納皮爾布魯姆灣(Napier Broome Bay)收錄的玫瑰鸚鵡亞種hillii。馬修斯發現,與指名亞種相比,西澳亞種的臉頰藍色更多,白色更少。 [8]維多利亞河是該亞種與指名亞種之間的分界線。 [9]動物分類學家亞瑟·凱恩(Arthur Cain)將該亞種等同於指名亞種,因為就他所知兩亞種的唯一區別在於臉頰顏色,但也承認進一步的證據或許能說明兩亞種的不同之處。 [10]除了臉頰羽毛的差異外,二者的區別還在於西澳亞種胸腹部的羽毛黃色更鮮亮,黑色滾邊較窄,喙更長更寬。 [9]馬修斯在1912年發現了梅爾維爾島的一個亞種,梅爾維爾玫瑰鸚鵡(P. venustus melvillensis),並指出其背部羽毛顏色更深。 [11]現在人們認為它和指名亞種並無區別。 [3]
國際鳥類學家聯盟(IOC)已將「北部玫瑰鸚鵡」指定為其正式名稱。 [12]早期使用過的名稱包括以收錄者名字命名的布朗氏玫瑰鸚鵡(或布朗氏鸚鵡、長尾鸚鵡), 目前在歐洲和英國的養禽業中人們仍在使用布朗氏長尾鸚鵡的名稱, [13]以及根據其黑羽命名的黑草玫瑰鸚鵡。 約翰·古爾德在1848年報告,當地人一般根據其外形稱呼。並且黑草玫瑰鸚鵡是19世紀末人們最常用的稱呼。1913年,該鸚鵡的名字被澳洲皇家鳥類學家聯盟(RAOU)改成了黑鸚鵡(可能是隨意刪改)。 [14] 在澳洲北部西阿納姆地區的昆溫克語中,人們用Bulawirdwird和Djaddokorddokord兩個詞稱呼北部玫瑰鸚鵡。 [15]
作為玫瑰鸚鵡屬6種玫瑰鸚鵡之一,北部玫瑰鸚鵡與東澳玫瑰鸚鵡(P. eximius)和淡頭玫瑰鸚鵡(P. adscitus)組成了「白頰」玫瑰鸚鵡譜系。 1987年,奧文登(Ovenden)及其同事對線粒體DNA進行了一項基因研究,發現北部玫瑰鸚鵡是整個白頰譜系中的最早分支(基群)。 [16]但是阿什利·希波姆(Ashlee Shipham)及其同事在2017年發表的一項關於核DNA的研究發現,東部玫瑰鸚鵡才是白頰譜系的基群,分支為淡頭玫瑰鸚鵡和北部玫瑰鸚鵡,因此,玫瑰鸚鵡屬的非旁系族群能夠雜交。 [17]
外形特徵
編輯除西澳玫瑰鸚鵡外,北部玫瑰鸚鵡比所有玫瑰鸚鵡體型小,成鳥體重90至110 g(3.2至3.9 oz),體長29至32 cm(11至13吋)。 [18]翅膀寬大,翼展約44 cm(17吋) , [9] [18]尾部較長,有十二根羽毛。 [9]儘管一些成年雌鳥羽色較深,頭頂和胸部更可能有零星紅羽,但仍很難從外觀上分辨雌鳥雄鳥。 [19]成鳥的前額、冠部、眼部、耳羽、上頸、後頸呈黑色,喉部為白色,頰部較大,指名亞種的頰部以白色為主,臉頰下方漸變為紫色, [20]西澳亞種的頰部以藍色為主,上部的白色範圍較為狹窄。北部玫瑰鸚鵡的下頸羽,覆羽和肩羽為黑色,帶有微黃滾邊,邊緣呈扇貝狀;而背羽,尾羽,尾上覆羽及其下部為淺黃色,帶有黑色滾邊和不易發現的灰色絨羽。胸部絨羽羽色深灰,偶有紅色。尾下覆羽為黑色,帶有黑色滾邊。腿部羽毛為淡黃色,略帶藍色。 [20]長尾中間的舵羽呈墨綠色,到尖端處變為深藍色;而其他的飛羽則呈深藍色,邊緣有一條淺藍色和一條白色的條紋。尾下為淡藍色,尖端為白色。羽翼靜止時肩部呈現出一條較寬的斑狀藍紫色,次級飛羽的邊緣為深藍色,初級飛羽為黑色,邊緣為藍色。喙呈米黃色,鼻周蠟膜為灰色,腿和腳為灰色,虹膜為黑褐色。 [18]幼鳥外形肖似成鳥,但整體羽色更深,頰部斑塊不太清晰。尤其是黑色的羽毛實際更偏灰色,頭、頸和胸腹部更可能會散佈零星紅羽。 [20]
分佈地和棲息環境
編輯北部玫瑰鸚鵡遍佈澳洲北部。它的蹤跡橫跨西澳金伯利,南至南緯18度線附近,人們在德比(Derby) ,溫賈納峽谷國家公園(Windjana Gorge National Park) ,北部伍納明·米利旺迪山脈(Wunaamin Miliwundi Ranges) ,斯普林維爾站(Springvale Station)和沃蒙(Warmun)都發現過它們的蹤跡,據報在霍爾斯溪(Halls Creek)和菲茨羅伊克羅欣也發現過它們的身影。在北領地,從維多利亞河開始,它們的足跡北至提維群島,東至西阿納姆地,橫跨北阿納姆地,一路穿過密林根比島和韋塞爾群島至戈夫半島。目前尚未在阿納姆地中部發現北部玫瑰鸚鵡的蹤跡,但它們曾出現在更東面的地區,如卡奔塔利亞灣的西部和南部海岸線附近,大約在博羅盧拉至昆士蘭西部邊界[21]尼科爾森河的位置。 [22]
北部玫瑰鸚鵡生活在草木茂密的開闊林木中,如落葉桉樹林及大草原。典型的棲息樹木包括桉樹[18],例如達爾文紋皮桉,[15]千層樹,柏松和相思樹。或沿着小溪流和峽谷的植被中,或在露出地面的砂岩上,懸崖邊,以及一些森林覆蓋的近海島嶼上,你都可以發現棲息的北部玫瑰鸚鵡。偶爾也會在達爾文郊區的紅樹林或公共綠地中發現它們,雖然它們並未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 [18]
生活習性
編輯北部玫瑰鸚鵡不是群居鳥類,儘管有時幾隻鳥栖於同一棵樹上,但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 [18]有時它們會組成6到8隻左右的小群體,但很少見到有15隻在同一群體內。 [20]它們的性格比起同屬中其他玫瑰鸚鵡來說較為害羞內向,受到驚擾會逃到樹冠上方。 [18]同時它們比其他玫瑰鸚鵡更為安靜,科學家們也很少研究其叫聲系統。飛行中,它會發出尖銳短促的吱喳吱喳的召喚聲;棲息時,它會發出三聲升調的或是金屬管道般的音調。餵食時,或是在繁殖季節來臨出現爭吵時,可以聽到輕細的啁啾。 [20]
繁殖
編輯在南半球的冬季,北部玫瑰鸚鵡通常在近水的桉樹樹洞中築巢。巢中可容納2至5個蛋,表面為白色磨砂狀或略帶光澤,大小約為26 x 21 毫米(1 x 0.8 吋)。雌性鸚鵡獨自孵蛋,歷時19或20天。 [20]剛孵出的雛鳥身上覆蓋着長長的白色絨毛,大多弱小無助(仍生活在巢中)。 [19]它們孵化後會在巢中呆上7周,由父母雙方共同餵養。 [20]雛鳥與父母會在一起生活一年或以上,經常以小家庭為單位一起覓食。 [15]
食物
編輯北部玫瑰鸚鵡在芳草茵茵的林間空地、路邊、河岸以及樹冠等地覓食。 [23]它們以種子為食,尤其是桉樹,荊樹,柏樹和草類的種子。也吃白桉、達爾文紋皮桉、長果血木、白千層和長蕨葉的銀樺屬植物的種子和花蜜。它們也吃花朵,例如達爾文桉(Eucalyptus miniata )的花和果實。此外還吃幼蟲和成蟲。 [21]
捕食者及寄生蟲
編輯北部玫瑰鸚鵡是棕鷹鴞(Ninox rufa)的獵物。 [24]另外該鸚鵡身上或有鳥虱(Fificuloecus wilsoni)。 [25]
保護現狀
編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北部玫瑰鸚鵡列為低危物種,因為其範圍廣且種群穩定,數量沒有任何顯著下降的跡象。 儘管如此,北部玫瑰鸚鵡仍不太常見。 [21]放牧和頻繁焚燒林地可能對北部玫瑰鸚鵡的數量產生負面影響。 [9]與大多數鸚鵡一樣,北部玫瑰鸚鵡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的保護,列入了附錄II中的瀕危物種名單,這意味着進出口或交易該名單上的野生動物是非法的。 [26]
養殖
編輯在澳洲,大多數人工飼養的北部玫瑰鸚鵡都是北領地的白頰指名亞種,但也有一些藍頰的西澳亞種或中間型。 [13]它顏色靚麗,值得飼養。 [27]據報道,在北半球的人工飼養中,北部玫瑰鸚鵡的繁殖時間與南半球的相同。 [28]由於繁殖季節較早,它們在較冷的月份里可能無法在澳洲偏寒冷的地方產卵。飼養員曾嘗試在圍欄內使用噴水器以誘使它們在其他時間繁殖。
參考文獻
編輯-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latycercus venus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 e.T22685119A93059167 [12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85119A93059167.en .
- ^ Kuhl, Heinrich. Conspectus Psittacorum : cum specierum definitionibus, novarum descriptionibus, synonymis et circa patriam singularum naturalem adversariis, adjecto indice museorum, ubi earum artificiosae exuviae servantur : cum tabulis III. aeneis pictis. Bonn, Germany: self-published. 1820: 52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拉丁語).
- ^ 3.0 3.1 Australian Biological Resources Study. Subspecies Platycercus (Violania) venustus venustus (Kuhl, 1820). Australian Faunal Directory.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Water, Heritage and the Arts, Australian Government. 1 March 2012 [5 October 2017].
- ^ Simpson, D.P. Cassell's Latin Dictionary 5th. London: Cassell Ltd. 1979: 883. ISBN 0-304-52257-0.
- ^ Temminck, C.J. Account of some new species of birds of the genera Psittacus and Columba, in the Museum of the Linnean Society.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1822, 15: 170–331 [282–83]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1).
- ^ Vigors, Nicholas Aylward. A description of the Australian bird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Linnean Society; with an attempt at arranging them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al affinities. Zoological Journal London. 1825, 1: 526–42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 ^ Gould, John. Handbook to The birds of Australia. London, United Kingdom: self. 1865: 53–54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 ^ Mathews, Gregory M. In Proceedings of meeting of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Nov 16, 1910.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10, 27: 28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9).
- ^ 9.0 9.1 9.2 9.3 9.4 Higgins 1999,第368頁.
- ^ Cain, Arthur J. A revision of Trichoglossus hematodus and of the Australian Platycercine parrots. Ibis. 1955, 97 (3): 432–79 [464]. doi:10.1111/j.1474-919X.1955.tb04978.x.
- ^ Mathews, Gregory M. 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 to my Reference List to the Birds of Australia. Austral Avian Records. 1912, 1 (2): 25–52 [36]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1).
- ^ David (編). Parrots & cockatoos.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7.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2017 [30 August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7).
- ^ 13.0 13.1 Kleesh, Ken. Rosellas; an Australian viewpoint. AFA Watchbird. 1999, 26 (2): 26–27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4).
- ^ Gray, Jeannie; Fraser, Ian. Australian Bird Names: A Complete Guide. Collingwood, Victoria: Csiro Publishing. 2013: 139 [2021-01-26]. ISBN 978-0-643-104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 ^ 15.0 15.1 15.2 Goodfellow, D.L.; Stott, M. Birds of Australia's Top End. Darwin, Northern Territory: Scrubfowl Press. 2005 [2001]. ISBN 9781877069192.
- ^ Ovenden, J.R.; Mackinlay, A.G.; Crozie, R.H. Systematics and mitochondrial genome evolution of Australian rosellas (Aves: Platycercidae) (PDF).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987, 4 (5): 526–43 [2021-01-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3-07).
- ^ Shipham, A.; Schmidt, D.J.; Joseph, L.; Hughes, J.M. A genomic approach reinforces a hypothesis of mitochondrial capture in eastern Australian rosellas. The Auk. 2017, 134 (1): 181–92. doi:10.1642/AUK-16-31.1.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Higgins 1999,第364頁.
- ^ 19.0 19.1 Higgins 1999,第367頁.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Higgins 1999,第366頁.
- ^ 21.0 21.1 21.2 Higgins 1999,第365頁.
- ^ Bourke, Philip; Comben, Pat. A note on the eastern range of the Northern Rosella Platycercus venustus. Sunbird: Journal of the Queensland Ornithological Society. 1998, 28 (3): 55–56. ISSN 1037-258X.
- ^ Higgins 1999,第364-65頁.
- ^ Estbergs, J.A.; Braithwaite, Richard W. The diet of the Rufous Owl Ninox rufa near Cooinda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Emu. 1985, 85 (3): 202–05truefree. doi:10.1071/MU9850202.
- ^ Price, Roger D.; Johnson, Kevin P.; Palma, Ricardo L. A review of the genus Forficuloecus Conci (Phthiraptera: Philopteridae) from parrots (Psittaciformes: Psittac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PDF). Zootaxa. 2008, 1859: 49–62. doi:10.11646/zootaxa.1859.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9-04).
- ^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CITES. 22 May 2009 [18 March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March 2010).
- ^ Shephard, Mark. Aviculture in Australia: Keeping and Breeding Aviary Birds. Prahran, Victoria: Black Cockatoo Press. 1989: 99–100. ISBN 0-9588106-0-5.
- ^ Baker, John R.; Ranson, R.M. The breeding seasons of southern hemisphere bird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938, 108 (1): 101–41. doi:10.1111/j.1469-7998.1938.tb00024.x.
參考書籍
編輯- Higgins, P.J. Handbook of Australian, New Zealand and Antarctic Birds. Volume 4: Parrots to Dollarbird. Melbourne, Victor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19-55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