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水口戰役
南雄水口戰役,是第一次國共內戰中,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和中國工農紅軍的一場戰役。
南雄水口戰役 | |||||||
---|---|---|---|---|---|---|---|
| |||||||
參戰方 | |||||||
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 江西軍區獨立第3、6師,閩西第12軍 |
國民革命軍粵軍1、2、4、5師,獨立3師,獨立2旅 蔣軍14、52師, 湘軍15師 |
1933年7月2日,紅三軍團在池江地區擊潰國軍4個團,但4日-7日其多次圍攻大余受挫。10日,其餘紅軍進攻南雄附近國軍,擊潰10個團[1][2]。
概述
編輯蔣介石在第三次圍剿中央蘇區失利後,任命廣東陳濟棠為贛粵閩湘鄂南路剿匪總司令入江西。1932年3月中旬,陳濟棠派第一軍軍長余漢謀率兩個師進入贛南,派第二獨立旅陳章部進駐南雄、第二軍第四師張枚新部進駐信豐,對中央蘇區構成巨大威脅。同年6月初,中共中央軍委命令紅一軍團、紅五軍團回師贛粵邊。中央軍委恢復了紅一方面軍建制,統轄紅一、三、五軍團,由朱德任總司令,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毛澤東則隨一軍團行動[3]。6月下旬,紅一、五軍團從閩西到達贛南,隨後向粵北南雄進發,6月底到達了南雄烏逕一帶。7月7日,張枚新第四師到達南雄烏逕地區,意欲返回南雄縣城。紅一方面軍指揮部得此情報後,命令紅五軍團和江西獨立第三、六師負責殲滅該師於烏逕、新田一帶。8日凌晨,紅五軍團在向烏逕開進途中發現粵軍第四師由湞水南岸向南雄逃竄,向水口堵擊。下午1時,在水口以東的翁過村隔河與國軍交戰,國軍退守水口墟及附近高地[4]。
9月凌晨,余漢謀一面命第四師固守待援,一面命令獨立第三師和獨立二旅由南雄縣城星夜趕往水口救援張枚新部。正午12時,國軍到達水口與張枚新師會合。下午3時,以優勢兵力首先向水口西南面的紅三軍猛撲。紅五軍團總指揮董振堂親自指揮四五千名戰士,分四路與國軍展開白刃戰,雙方都傷亡很大。陳毅率領江西獨立第三師和第六師及時趕到增援,合力打退了國軍進攻。10日晨,紅一軍團及紅十二軍從中站、里東、鄧坊等地趕到水口戰場。毛澤東、聶榮臻、林彪一起到了設在水口橋北側無名高地的紅五軍團指揮所[5]。毛澤東聽取了總指揮董振堂和政委蕭勁光的匯報,決定紅一軍團增援在南岸作戰的紅三軍,紅十二軍增援北岸作戰的紅十三軍。下午4時,水口戰場的粵軍共11個團全部潰退。之後,彭德懷率紅三軍團主力也從大余趕到水口,與紅一、五軍團會師,水口戰役基本結束[6]。
參考來源
編輯-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歷史研究部 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總覽」
- ^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广东省志 军事志.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11: 478–479. ISBN 7-218-03180-3.
- ^ 蔡磊主編. 中国历史必读知识全书 29.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7.06: 3704–3705. ISBN 7-104-02609-9 請檢查
|isbn=
值 (幫助). - ^ 徐平. 1927-1937中国工农红军通览.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17.01: 191–193. ISBN 978-7-5065-7306-1.
- ^ 徐繼素;陳君慧主編. 中国通史 第6卷.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8.05: 2984–2986. ISBN 7-104-02741-6.
- ^ 陳俊鳳,陳弘君主編.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 1921-2011.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1.06: 122–124. ISBN 978-7-218-07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