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叢璧(602年—664年10月3日),名不詳,字叢璧涿郡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自范陽盧氏南祖,唐高宗李治的乳母之一。

生平 編輯

武德二年(619年),盧叢璧虛齡十八歲時嫁給杜才幹。貞觀元年(627年)十二月,杜才幹捲入謀反事件,盧叢璧連帶受罰被沒收財產進入後宮[1]。李治出生後,盧叢璧被選為李治的乳母。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說:「盧叢璧資質溫和委婉,志向操行賢明和淑,早年就在皇宮保護養育皇儲,日夜勤勞,始終忠誠順從。應該超越常規制度,賜給詔命。封盧叢璧為范陽郡三品夫人。」'[1]

盧叢璧有一次隨李治在御花園中遊玩,李治所乘的馬在經過水流時忽然臥倒在水中,盧叢璧趕緊從馬上跳到水中去扶持李治。唐太宗聽說後讚嘆良久,對侍從大臣說:「哺育的恩情,幾乎等同於養育,盧叢璧又跳馬下水,不顧性命。」當日李治和盧叢璧回宮,盧叢璧加為二品夫人,獲賜絹五十匹,唐太宗派人對盧叢璧加以慰問。唐太宗又下口詔說:「我兒子在後宮中長大,經常接近侍臣和臥室,從不看一人,這難道不是盧叢璧盡心竭力,才達到的結果?」又賜給盧叢璧一百斤黃金。唐太宗去世後,唐高宗守喪期間後宮事務繁忙,委任盧叢璧以重任,盧叢璧處理得當,進封為一品夫人,很快又被封為燕國夫人[1]。盧叢璧受到唐高宗的恩寵後,屢次向唐高宗申訴杜才幹是受到誣陷而冤枉的。唐高宗說:「這是先朝時候的事情,朕怎麼敢追改先朝的事?」最終也沒有答應[2][3]麟德元年九月,盧叢璧患病,唐高宗不斷派使者探望,又派名醫診斷,賜給敕書說:「昨天得到書信聽說您患病,不知今天情況如何。應該將養休息,以化解我的憂思掛念。」唐高宗又再派使者問候盧叢璧,下達的旨意連綿不絕,對待的禮節如同家人一樣。盧叢璧臨終前又請求與杜才幹合葬,唐高宗以杜才幹在先朝被定罪,還是沒有答應[2][3]。九月八日(664年10月3日),盧叢璧在萬年縣興寧里私人住宅中去世,虛歲六十三。唐高宗為之哀悼,停止朝會三天,詔令將盧叢璧葬在京城,喪事所需的物品都由官府供給,又賜給二百段物品,二百石米粟,派一名五品官監護喪事。麟德二年歲次乙丑二月癸酉朔一日癸酉(665年2月20日),盧叢璧葬於雍州萬年縣洪原鄉少陵原[1]

家庭 編輯

曾祖 編輯

  • 盧柔,西魏中書監、開府儀同三司、容城伯,北周內史[1]

祖父 編輯

  • 盧愷,隋朝禮部尚書、代理吏部尚書、開府儀同三司、容城侯[1]

父親 編輯

  • 盧法壽,隋朝博州堂邑縣縣令、泗州司馬[1]

丈夫 編輯

  • 杜才幹,唐朝滑州總管、宗貝二州刺史、上柱國、平輿郡開國公[1]

子女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郭海文 潘鈺華, 《唐高宗乳母卢氏的生命历程——新出《大唐故燕国夫人卢氏墓志铭并序》考释》, 《唐史論叢》 (第1期), 2020年, (第1期): 265–282 [失效連結]
  2. ^ 2.0 2.1 《隋唐嘉話·卷中》:高宗乳母盧,本滑州總管杜才幹妻。才幹以謀逆誅,故盧沒入於宮中。帝既即位,封燕國夫人,品第一。盧既藉恩寵,屢訴才幹枉見構陷。帝曰:「此先朝時事,朕安敢追更先朝之事?」卒不許。及盧以亡,復請與才幹合葬,帝以獲罪先期,亦不許之。
  3. ^ 3.0 3.1 《唐語林·卷四·賢媛》;高宗乳母盧氏,本滑州總管杜才幹妻。以謀逆誅,故虜沒入官。帝既即位,封燕國夫人,品第一。盧既藉恩寵,屢訴及杜□氏。臨亡,復請與才幹合葬,帝以獲罪先朝,亦不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