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文峰塔是一座位於重慶市合川市南津街街道文峰塔,原名振興塔,又稱南津白塔,俗稱「白塔」,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屬於磚構閣樓式十三級八邊形塔,塔高55.76米。

白塔
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初定單位
地址合川縣南津街
時代
編號53
認定時間1987年1月23日
南津街白塔
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級市級)
地址合川縣合陽鎮
時代
編號42
認定時間1992年3月19日
合川文峰塔
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直轄市級)
地址合川市合陽鎮南津街
時代清代
編號66
認定時間2000年9月7日

歷史

編輯

合川文峰塔始建於清朝嘉慶十五年(1810年)3月,彼時合州知州董淳希望「扶持風水、振興文化」,塔於次年4月建成,當時塔僅9層,名「振興塔」;道光十六至十七年(1836至1837年),時任合州知州李宗沆強望泰決定加高塔身,再築4層,共13層,更名「文峰塔」,並保持至今[1][2]

1985年合川文物管理所曾對塔進行修繕,2008年汶川大地震將塔剎震斜,後再次修繕,並同時修補替換了部分損壞的塔基塔層磚石,重新粉刷和做防水處理。[2]

合川文峰塔於1987年1月23日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定名單[3];1992年3月19日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2000年9月7日列入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5]

概況

編輯

合川文峰塔坐西南面東北,通高55.76米[註 1],塔基為八邊形,高0.7米,邊長5米,以條石修築;塔身用石灰漿覆蓋;塔檐用10層青磚疊澀挑出,檐下各面開2個邊長0.2米的方孔用於換氣和維修時的支點;塔剎為寶瓶頂;塔的底層高5.23米,每面寬4.05米,東北面有塔門作為出入通道,高1.9米,寬1.1米,飾石質獅形雀替1對,門楣上有浮雕人物9尊,正中為太上老君,左右各4尊均為八仙之中的人物,底層以上每層亦有拱形塔門,亦均於東北面,第11層亦在另3個方壁面開塔門。塔內則為實心柱廊道式結構,柱子與外壁有通廊,其廊頂呈拱形,層與層間有條石梯道沿廊右旋而上直至11層;每層塔門正對處有塔室,底層內空直徑4米余,頂層不足2米,室頂多樣,有平頂、藻井頂、穹隆頂、弧形頂等形態,另有第11層為瓜棱形頂;室內有方形壁龕,龕底向外延伸呈案狀,案足為獸足形,惟龕內供奉的神像已於1949年後毀。[2][6]

合川文峰塔塔外每層洞門上有額楣,底層額楣上有一矩形石匾嵌入塔內,其上用行書書「文峰塔」三字,匾左題記「嘉慶十五年季秋月,知合州事嶧山董淳、古歙曹遠建」「同治四年乙丑歲季春」,匾右題記「知合州事延川李宗沆、韓城強望泰重建,道光十七年三月吉立」,匾額上沿有浮雕「雙鳳朝陽」,下沿有浮雕「二龍戲珠」,左右各有雕絲帶纏繞的牛角、如意葫蘆、書卷;2至9層額楣上有用青花瓷片鑲嵌拼成的「更上一層」「欲罷不能」「俯瞰」「扶鷂直上」「路入蓬瀛」「春風得意」「氣象萬千」「欲窮千里」題詞。[2][6]

旅遊

編輯

現時文峰塔開放登塔參觀,每人次票價人民幣10元[7],合川區圍繞文峰塔亦修建了文峰塔仿古歷史街區(文峰古街)和文峰塔公園,其中文峰古街2014年被中國國家旅遊局批准為中國國家3A風景名勝區。[8][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劉繼堯. 合川县建设志 1911-1985. 合川縣城鄉建設委員會. : 34. 
  2. ^ 2.0 2.1 2.2 2.3 張昊越; 何雨婷; 段小佳; 李浩強; 重慶市文物局. 上篇 不可移动文物-第三章 古建筑-第六节 塔. 重庆市志·文物志 上卷. 重慶: 西南大學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621-9664-8. 
  3.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我市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重辦發〔1987〕16號,1987年1月23日
  4. ^ 重慶市人民政府文件,重府發〔1992〕52號
  5.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渝府發[2000]83號,2000年9月7日
  6. ^ 6.0 6.1 6.2 合川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合川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512. ISBN 7-220-03040-1. 
  7. ^ 曾悅兮. “春漾三江·花香合川”2019合川春季旅游节暨赏花季活动开启. 今日合川網. 2019-03-07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9). 
  8. ^ “文峰塔”明年迎宾合川邀你逛“宽窄巷子”_新闻中心_新浪网. news.sina.com.cn.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9). 
  9. ^ 合川區融媒體中心. 合川区简介. 今日合川網. 2020-07-30 [2022-08-09]. [失效連結]

註釋

編輯
  1. ^ 一說62.2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