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理論
在社會學中,場域理論(英語:field theory)研究個體如何建構社會場域,以及他們如何受到場域的影響。場域是個體或群體之間發生競爭的社會環境,例如市場、學術界、音樂流派等。 [1]
場域具有社會行動者可以佔據的不同地位。場域的主導者,稱為在位者(incumbent),通常會期望維持該場域的現狀,因為競爭規則的變化可能會威脅其主導地位。[2]場域中也可能有抗爭者(insurgents),其目標是改變場域,以便與在位者競爭。[3]原本穩定的場域發生巨大變化,有可能來自抗爭者或其他場域的侵入,亦可能來自政府施加的規則變更。
一般來說,不同的場域地位會產生不同的激勵。[1]場域上的地位是個人通過動機的形式經歷的。[4]對一個場域的利害關係的承認,以及對場域所規定的利益和投資的獲取,稱為社會幻象(social illusion),簡稱幻象(illusio)。
不穩定的場域是快速變化的,並且往往存在破壞性競爭形式,例如純粹的削價競爭將利潤率壓低到不可持續的水平。因此,需要有確保競爭不以破壞性形式出現的規則,使場域穩定下來。穩定的場域很少自發形成,而必須由嫻熟的企業家構建。[3]政府也經常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3]
波迪堯的場域論述
編輯場域(法語:champ,英語:field)是法國社會學家皮耶·波迪堯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他的論述中,場域是行動者及其社會地位所在的環境。每個特定行動者在場域中的位置是場域的特定規則、行動者的慣習和行動者的資本(社會、經濟和文化資本)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5]場域之間有相互作用,且有等級關係:大多數小的場域從屬於更大的權力和階級關係場域。
波迪堯沒有將他對社會關係和變化的分析局限於唯意志論能動性或嚴格根據階級的結構概念,而是使用能動性-結構來橋接場域的概念,將其視作任何歷史的、非同質的社會空間舞台,人們在其中為追求理想的資源而行動、奮鬥。 波迪堯的大部分研究都觀察了教育和文化資源在能動性表達中的半獨立作用。這使得他的作品可概括為自由-保守主義學術研究,將社會的根本分裂置於工人階級的無序派系之中,在他們享有過度特權的情況下需要紀律干預。[來源請求]不出所料,考慮到他的歷史和傳記位置,然而,波迪堯在實踐中既受馬克思主義將經濟指令視為資本主義社會權力和代理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一觀念的影響,也贊同這一觀點[6],這與一些他的追隨者、有影響力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不相同。
社會制度
編輯在波迪堯的著作中,一個場域是一種社會地位系統(例如一種行業,如法律工作),其內部結構是根據權力關係(例如法官和律師之間的權力差異)構建的。更具體而言,場域是為特定種類的資本的分配而鬥爭的社會競技場——資本是社會行動者認為重要的任何東西(最明顯的例子是貨幣資本)。場域是垂直和水平組織的。這意味着場域和階級並不嚴格類似,並且往往是自治、獨立的社會遊戲空間。權力場域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橫向」存在於所有場域中,並且權力場域內的鬥爭控制着場域本身之間文化、符號或物質資本形式的「匯率」。場域由社會主體位置的關係差異構成,場域的邊界由其影響結束的地方劃定。不同的領域可以是自治的,也可以是相互關聯的(例如,考慮司法和立法機關之間的權力分立)。更複雜的社會有更多的領域和領域之間的更多關係。
根據這些規則,活動在場域中發展,場域就像一個市場,行動者在其中爭奪與之相關的特定利益。這種競爭通過參與者貢獻的資本量、他們在該領域內的軌跡,或他們適應場域固有規則的能力等因素,來定義參與者之間的客觀關係。參與者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利用所擁有的資源,取決於他們在這個特定領域的慣習適應情況。慣習是通過過去的經驗獲得的期望和傾向的主觀系統。
每個場域的運營資本是可以用來在該場域中獲得優勢的一組資源。因此,資本是場域動態的一個因素,也是場域外不存在的副產品。不同種類的資本在不同的場域發揮作用,而這些場域又由資本施加的權力平衡來定義。
建構
編輯場域是根據潛在的內在規則(nomos)構建的,「視野與分野」(vision and division)的基本原則(例如思想和身體之間的分野,或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分野),或組織管理場域內實踐和經驗的經驗「法則」。一個場域背後的內在規則通常無法還原為另一個場域背後的內在規則,例如,美學場域的內在規範重視文化資本而不太看重經濟資本,與經濟場域重視經濟資本的內在規範之間差異顯著。行動者並非通過明確的契約來「認購」特定場域,而是通過在「遊戲」中隱含的對利害關係的承認。
這種對場域利害關係的承認,以及對場域所規定的利益和投資的獲取,稱為社會幻象(social illusion),簡稱幻象(illusio)。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Marquis, Christopher; Tilcsik, András. Institutional Equivalence: How Industry and Community Peers Influence Corporate Philanthropy.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6-10-01, 27 (5): 1325–1341. ISSN 1047-7039. doi:10.1287/orsc.2016.1083. hdl:1813/44734 .
- ^ Cattani, Gino, Simone Ferriani, and Paul Allison. 2014. "Insiders, Outsiders and the Struggle for Consecration in Cultural Fields: A Core-Periphery Perspect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8(3):417–47. doi:10.1177/0003122414520960. Archived via Google Do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3.0 3.1 3.2 Fligstein, Neil. 2001. "Social Skill and the Theory of Fields." Sociological Theory, vol. 19:2
- ^ Martin, John Levi. 2003. "What is Field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 ^ 參見:
- Bourdieu, Pierre. 2003. "Acts of Resistance: Against the Tyranny of the Market"
- —— 2005. "The social structures of the economy"
- —— 2003. "Firing Back: Against the Tyranny of the Market 2"
- Bourdieu, Pierre et al. 2000.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參考書目
編輯- Bourdieu, Pierre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 Hilgers, Mathieu, Mangez Eric (2014). Bourdieu's Theory of Social Field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