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蔡塞爾

威廉·蔡塞爾(德語:Wilhelm Zaisser,1893年6月20日—1958年3月3日),德國共產黨政治家,1950年至1953年擔任東德史塔西(國家安全部)首任部長。[1]

威廉·蔡塞爾
 東德國家安全部部長
任期
1950年2月8日—1953年7月18日
總統威廉·皮克
總理奧托·格羅提渥
副職埃里希·梅爾克
前任首任
繼任恩斯特·沃爾韋伯
個人資料
出生威廉·蔡塞爾
(1893-06-20)1893年6月20日
 德國普魯士威斯特法倫省蓋爾森基興
逝世1958年3月3日(1958歲—03—03)(64歲)
 東德東柏林
國籍 東德
政黨德國共產黨 德國共產黨 (1921—1932)
蘇聯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 (1932—1947)
德國統一社會黨 德國統一社會黨 (1947—1954)
配偶伊利沙伯·蔡塞爾英語Elisabeth Zaisser
兒女Renate Böttcher-Zaisser,
(1924年4月22日出生)
職業政治家、政府部長

早年

編輯

蔡塞爾1893年生於威斯特法倫蓋爾森基興,父親是國家憲兵和教師[2]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德軍,最初作為步兵部署在西線洛林,後轉往東線,獲得二級鐵十字勳章。1918年11月,部署在烏克蘭俄羅斯邊界,蔡塞爾的民族主義思想發生重大改變,隨着霍亨索倫王朝的解體,蔡塞爾像許多老兵一樣無視命令,與蘇俄紅軍建立起了同志情誼,對他們的紀律和組織印象深刻,認為只有蘇聯領導下的革命布爾什維克主義才能拯救戰敗的德國[2]。1918年加入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後回到埃森繼續擔任教師,期間參加共產黨運動。卡普政變期間是新成立的魯爾紅軍英語Ruhr Red Army的領導人,後被捕入獄。[3]1921年被捕4個月後獲釋,但失去了教師的職位[3]。後來,蔡塞爾開始擔任德國共產黨的宣傳人員並編輯報刊。蔡塞爾加入了德共的情報部門。1922年,蔡塞爾參加了第二屆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大會[4]。在法國佔領魯爾期間積極從事抵抗活動。由於表現出色,1924年3月至6月,蔡塞爾被送往莫斯科接受培訓。[4]

間諜生涯

編輯

1924年,蔡塞爾返回德國,為中央委員會工作,成為其情報機構的領導人物。1925年至1926年,他也曾為蘇聯紅軍和蘇聯情報部門服務。1927年7月,蔡塞爾專職服務於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但是直接給蔡塞爾下達任務的是工農紅軍司令部第四部即格魯烏揚·卡爾洛維奇·別爾津將軍。1927年至1930年,蔡塞爾被派往中國為莫斯科搜集經濟、軍事、政治情報。在中國,蔡塞爾扮演着獨立軍火商的角色,在上海建立了右翼老兵協會鋼盔前線士兵聯盟的分支。他和妻子把自己打造為當地德國人群體的領導人物。憑藉該身份,蔡塞爾獲得了當地外交官和軍官們的信任。這些人給蔡塞爾提供了豐富的情報。當德軍前總參謀長漢斯·馮·塞克特出訪上海時,就住在了蔡塞爾家中。後來蔡塞爾在中國的身份遭曝光,但並不是出於其自身的錯誤而是德國方面的失誤所導致。[4]1930年至1932年為捷克陸軍擔任軍事顧問。1932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40年獲得蘇聯國籍。

西班牙內戰

編輯

1936年9月,蔡塞爾前往西班牙,初期擔任西班牙共和軍的軍事顧問,期間與瓦爾特·烏布利希埃里希·梅爾克結識。11月起擔任國際縱隊第十三旅英語XIII International Brigade指揮官,前往華倫西亞負責震懾當地共和軍中無政府主義者,因此錯過了馬德里保衛戰。1937年7月,布魯內特戰役英語Battle of Brunete時,第十三旅遭受重創後被解散。此後,蔡塞爾負責管理國際縱隊位於阿爾瓦塞特的基地。期間,他的代號是「戈麥斯將軍」,後取得少將軍銜。西班牙內戰結束後,他回到莫斯科繼續為共產國際工作,但由於蘇聯干預西班牙內戰的失敗不久被投入監獄。[5]

1939年至1943年,擔任莫斯科外文出版社英語Progress Publishers德語部總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自1943年起,蔡塞爾成為了位於莫斯科州紅山反法運動學校教師,負責給德軍俘虜進行共產主義和反法西斯主義教育。

東德政府

編輯
 
1953年,蔡塞爾(左邊)、烏布利希(中間)

1947年2月,蔡塞爾與妻子一同返回德國並加入統一社會黨。此後,蔡塞爾事業扶搖直上,先在薩勒河畔哈雷擔任了薩克森-安哈爾特州警察廳廳長,1948年又擔任了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內務部部長和副州長,負責管理與培訓工作。他負責的德國蘇占區武裝後來成為了武裝人民警察英語Kasernierte Volkspolizei國家人民軍前身)。1949年至1954年進入人民議會擔任代表。1950年在蘇聯蘇共中央馬列研究院從事軍事和戰術問題的研究,該機構極少有外國人參與其工作。

1950年,蔡塞爾東德統一社會黨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達到在德國的權力頂峰。同年獲頒馬克思獎章,並開始領導國家安全部。利用其豐富的情報知識,蔡塞爾把斯塔西打造成了一個十分強大的機構。

1953年3月斯大林死後,莫斯科傾向於換掉東德斯大林主義的領導人瓦爾特·烏布利希,並考慮把蔡塞爾作為潛在候選人。但是同年發生的工人起義被蘇聯軍隊武力鎮壓,引發反彈,導致烏布利希的地位反而得到鞏固。工人起義後不久,蔡塞爾聯合政治局中央委員會委員、《新德意志報》編輯魯道夫·赫恩施塔特試圖推翻烏布利希,他們得到了蘇聯情報機構領導人、副總理貝利亞的支持。蔡塞爾與赫恩施塔特公開批判了烏布利希和負責黨內紀律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德語Zentrale Parteikontrollkommission主席馬特恩的官僚和專製作風,稱他們要為此次危機負責,在他們的領導下統一社會黨已經不代表工人階級了。7月7日至8日,政治局召開會議,蔡塞爾主張替換烏布利希,讓赫恩施塔特擔任第一書記並實行集體領導,得到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海因里希·勞德語Heinrich Rau埃利·施密特德語Elli Schmidt的支持,而烏布利希只得到了馬特恩和埃里希·昂納克的支持。[6]烏布利希則指責蔡塞爾和赫恩施塔特搞宗派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但最終失敗,蘇聯領導曾害怕撤掉烏布利希會解讀為示弱。因此,烏布利希鞏固權力並撤掉了包括蔡塞爾在內的其他潛在對手。雙方的指控在統一社會黨內都被視為嚴重的違紀行為。9日,蔡塞爾前往莫斯科,同期貝利亞倒台。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和總理馬林科夫支持烏布利希。

下台

編輯

由於獲得了馬林科夫的支持,烏布利希於7月24日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發表了未經政治局討論的演講,批判「蔡塞爾-赫恩施塔特集團」在「法西斯政變」(即東德人民起義)中採取「投降的態度」並直接勾結貝利亞以復辟資本主義。蔡塞爾的失勢也和他的副手,權力欲極強的埃里希·梅爾克有關。埃里希·梅爾克曾在黨內積極損害蔡塞爾的地位。最終,蔡塞爾和其他中央委員會及政治局中的成員被指責與黨為敵而遭罷黜。

1953年7月,蔡塞爾被開除出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被迫辭去部長職務。[7][8][9]國家安全部也被降格為內務部下屬的國家安全國務書記處德語Staatssekretariat für Staatssicherheit。1954年1月24日,蔡塞爾被開除黨籍,劃為托派、「全民公敵」,並失去了在人民議會的代表席位。他的妻子也失去了教育部長的職務。[2]

下台後,蔡塞爾在東柏林的馬列學院從事翻譯工作,以此度過晚年。1958年,蔡塞爾死於東柏林。1993年德國民主社會主義黨為其平反。[1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ens Gieseke (Www); Bernd-Rainer Barth (Www); Hermann Weber (HDK); Andreas Herbst (HDK). Zaisser, Wilhelm   * 20.6.1893, † 3.3.1958   Mitglied des Politbüros des ZK der SED, Minister für Staatssicherheit. "Wer war wer in der DDR? (Www)" and "Handbuch der Deutschen Kommunisten (HDK)"   Note that this web page includes biographical texts from TWO sources.   "Www" appears first.   The longer "HDK" entry appears as the second half of the page. Ch. Links Verlag, Berlin (Www), Karl Dietz Verlag, Berlin (HDK) & 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Diktatur, Berlin (Www & HDK). [2018-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5). 
  2. ^ 2.0 2.1 2.2 Jefferson Adam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German Intelligence. Scarecrow Press. 2009-09-01: 510–514 [2019-10-25]. ISBN 978-0810855434. 
  3. ^ 3.0 3.1 Erhard Lucas: Märzrevolution 1920. Band III, S. 459.
  4. ^ 4.0 4.1 4.2 David Childs; Richard Popplewell. The Stasi: The East German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Service. Palgrave Macmillan UK. 1996: 24-27 [2019-10-25]. ISBN 978-1-349-15054-0. 
  5. ^ EAST GERMANY: Soldier of Communism. Time magazine. 1953-08-03 [2019-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3). 
  6. ^ Dierk Hoffmann, Karl-Heinz Schmidt, Peter Skyba (Hrsg.): Die DDR vor dem Mauerbau. Dokumente zur Geschichte des anderen Deutschland 1949–1961. München 1993, S. 174 ff.
  7. ^ Peter Grieder. The East German leadership 1946-73. 1999 [2019-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pp. 53-85
  8. ^ Vgl. Jens Gieseke: Die DDR-Staatssicherheit – Schild und Schwert der Partei. Bonn 2000, S. 21–24.
  9. ^ Die New York Times vom 28. Juli 1953 sah die Entlassung Zaissers durch Ulbricht als direkte Folge des Aufstands vom 17. Juni und vermutete damals schon in richtiger Schlussfolgerung, dass dahinter („looming in the background「) die Absetzung von Beria in der Sowjetunion steckte.
  10. ^ sachsen.de SMI.sachsen. [2019-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