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納法索歷史
歷史
編輯遠古與中世紀
編輯按照最近的考古發現,從3世紀到13世紀,在布拉(Bura)這個位於尼日爾和布基納法索西南部,存在記載的鐵器的布拉文化。
法屬西非
編輯1896年時,法國抵達現今布基納法索區域,隨後佔領了摩西族的首都烏格都古,摩西族進行了頑強抵抗。同年,法國宣稱擁有此地。1919年,一些省份從科特迪瓦劃出併入法屬西非聯邦的法屬上沃爾特。1932年,因為經濟上原因,這塊殖民地分裂成幾塊。1937年,重新改組為一個行政區——上沃爾特。二戰後,摩西人的積極施壓,使在1947年9月4日,上沃爾特成為法屬西非的領土。
1958年12月11日,上沃爾特成為法蘭西共同體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1960年8月5日,上沃爾特共和國正式獨立。第一任總統,莫里斯·亞梅奧果,是伏塔民主聯盟 (UDV)的領導人。1960年憲法規定由普選產生的總統和國民議會選舉,任期為5年。上台後不久,亞梅奧果禁止除上沃爾特民主聯盟外的其他政黨運作。亞梅奧果政府被認為是腐敗並且是新殖民主義的延續,政府支持法國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以讓政客們中飽私囊,而不是代表國家的農民或城市工人的底層階級[1]。
1966年,學生發起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與罷工、軍隊也進行了政變。
1984年8月4日,時任上沃爾特總統的托馬斯·桑卡拉將國名改為現在的布基納法索,意思是「正直人民的土地」。托馬斯·桑卡拉的政府成立了全國革命委員會,由桑卡拉擔任主席,並且廣泛建立基層組織保衛革命委員會。同時設置了革命先鋒青年計劃。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桑卡拉為了改變國家,推出了雄偉的社會經濟計劃。其中最大的一條甚至為非洲大陸考慮,他的外交政策以反對帝國主義為中心,他的政府也拒絕了所有的外國援助。
1985年聖誕節,布基納法索政府與鄰國馬里政府在礦產資源豐富的阿加徹地帶爆發歷時5天的衝突,約有100人因此而死,之後在加納總統的調解下結束。
1987年10月15日,桑卡拉在布萊斯·孔波雷所發動的軍事政變中遇刺身亡。
新憲法
編輯1991年6月2日,布基納法索頒佈新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憲法規定一個擁有107個座位(現在111)人民代表會議。總統是國家元首,主持部長理事會,任命一名總理。在立法機關的批准下,擔任政府首腦。
2010年11月,布萊斯·孔波雷總統當選,這是他第四個任期。他贏得了80.2%的選票,而哈馬·阿爾巴·迪亞洛了僅為8.2%,位居第二。
孔波雷政府被推翻
編輯2014年6月,孔波雷的政黨要求他舉行一次全民公投,以期望修改憲法來讓他能夠繼續連任。2014年10月30日,國民大會計劃準備一場討論來決定是否修改憲法。反對派在烏格都古議會大樓舉行遊行。10月31日,孔波雷宣佈他將辭去總統。
參考資料
編輯- ^ Benin, The Congo, Burkina Faso,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1989, Joan Baxter and Keith Somerville, Pinter Publishers, London and New York,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