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號核子潛艇
K-141庫爾斯克號(俄語全名:Атомная подводная лодка «Курск»,核潛艇庫爾斯克號)是一艘奧斯卡級導彈核動力潛艇,以城市庫爾斯克來命名(該城在二戰期間曾爆發最大規模戰役之一,亦即庫爾斯克戰役)[2]。它入編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發生爆炸沉沒,118名艦員全數罹難。
庫爾斯克號 | |
---|---|
概觀 | |
艦種 | 核動力潛艇 |
艦名出處 | 庫爾斯克號 |
前型 | C級(670級) |
次型 | 雅森級 |
同型 | 奧斯卡級核潛艇 |
完成 | 1994年 |
結局 | 2000年8月12日沉沒 |
現況 | 沉沒 |
技術數據 | |
排水量 | 水上排水量:13,400噸 潛航排水量:16,400噸 |
潛航深度 | 最大深度潛300到600米 |
全長 | 154.0米 |
全寬 | 18.2米 |
吃水 | 上浮吃水9.0米 |
燃料 | 鈾 |
動力方式 | 兩台核反應堆OK-650b[1],兩台蒸汽渦輪機 |
葉軸 | 兩部七葉螺旋槳 |
最高速度 | 水上極速:水上16節(30公里/小時) 潛行極速:潛航32節(59公里/小時) |
續航距離 | ?天 |
乘員 | 44名軍官,68名士兵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雙層外殼 |
其它 | 最後基地俄羅斯,Vidyaevo港 |
背景
編輯庫爾斯克號於1990年在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的北德文斯克開始建造,期間經歷蘇聯解體,而於1994年下水,成為蘇聯解體後首艘完工的潛艇,並於同年12月正式服役。庫爾斯克號是蘇聯建造的奧斯卡級潛艇中的最後一艘。長155米,其兩層殼體之外殼僅厚8.5毫米,由含高鎳高鉻的鋼製成,抗腐蝕性非常強。由於它的磁性非常弱,且外敷十餘厘米厚的橡膠瓦,庫爾斯克號難以從地磁異常探測器或聲納發現其蹤跡。內殼厚兩吋,與外殼之間有一個兩米寬的空間。
庫爾斯克號被編入俄羅斯北方艦隊。在1990年代中這支海軍由於軍費緊縮,多艘潛艇被擱入巴倫支海畔的船塢裏後缺乏維修保養,只能默默擱置直至除役。庫爾斯克號除最基本的設備外其它設備維持不良,其中包括搜尋和逃生設施。1990年代中北方艦隊的海員甚至未能按時獲得軍餉。由於缺乏資金與燃料,庫爾斯克號艦員的訓練與經驗都相當有限,服役的最初五年期間僅於1999年完成一次至地中海的偵察任務,在科索沃戰爭監視美國海軍的第六艦隊。2000年8月的軍訓計劃中是蘇聯解體後最大的軍訓,其中包括四艘攻擊性潛艇、艦隊的旗艦彼得大帝號以及其它小型艦艇。
爆炸和營救
編輯此次災難俄國官方並沒有做出一個正式的官方報告,只能以前因後果加以推測。
一開始庫爾斯克號的任務是向一艘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發射無實彈頭的演習魚雷,這是庫號自2年未發射過魚雷以來,再次進行魚雷實射訓練。使用的為4.5噸重的650mm訓練用重型魚雷,採用過氧化氫-煤油液體燃料,未裝實彈頭;於1990年出廠,因當時蘇聯政局混亂,同批10枚中有6枚未通過出廠品管檢驗被要求返工,後來被列為訓練用魚雷下發部隊。
2000年8月12日當地時間11:28(協調世界時07:28)庫爾斯克號上發生第一次爆炸,挪威測得震波後推算相當於100-250公斤TNT的爆炸力。一般認為事故起源於艦首發射訓練魚雷中,按計劃訓練魚雷插入庫號第4號魚雷管,過程中焊縫破裂導致過氧化氫燃料泄漏,積聚於魚雷管內,接觸有催化作用的雜質後發生急速分解爆炸。
原本只是無實彈頭的訓練魚雷燃料泄漏引起的較低烈度爆炸,有5厘米厚的魚雷管本可以承受,但因連接魚雷的線路插頭長期受海水腐蝕又未得及時更換,接觸不良造成信號故障,所以船員違反規定,魚雷管門未按條例嚴格關閉,以方便故障檢修。訓練魚雷爆炸後炸開魚雷管門,魚雷中的過氧化氫-煤油燃料罐破裂,這類亦在火箭中使用的液體燃料混合後引發魚雷艙大火,艙壁灼燒的痕跡表明局部溫度達2000攝氏度,魚雷艙內人員估計當場陣亡。135秒後,又發生了第二次爆炸,此次爆炸威力驚人,地震儀測量到芮氏規模3.5的震動,推測大火中多至7枚實戰魚雷的彈頭被燒至400攝氏度後自爆,約5噸當量的炸藥將庫爾斯克號前端的魚雷艙炸毀,事後打撈發現整個第一區段上方完全消失了。
魚雷彈頭爆炸後第二區段隔艙也許可以把危害阻止在艏部,但是一部氣浪通過空調管道高速衝入第三區段甚至是第四區段,雖然艙室完好但控制室裏的人因此受到衝擊,推測船長「科列斯尼科夫」及少數人受重傷但還作出些反應,而多數官兵當場陣亡,傷者在濃煙中也很快死亡,因此沒能立即採取上浮和投放求救浮標等措施。衝擊波在距離爆炸點70米後的第五區段反應堆艙前被阻擋;事後發現第五區段A反應堆操作室內的數名官兵已戴上呼吸面罩,後仍窒息身亡於操作台上;而第五區段B(俄文註釋5bis)反應爐艙內唯一的值班工程師「亞歷克斯」在第1次爆炸後有記錄曾打電話詢問艦橋情況未有人接聽,在第2次爆炸後立即關閉反應爐降下防護罩,並不顧自身安危,反鎖在艙內封閉了反應爐艙,後亦身亡,所以沒有造成任何核泄漏;
庫爾斯克號沉到108米深的海底,沉沒點離北莫爾斯克約135公里,地理位置是北緯69°40',東經37°35'。庫爾斯克未能放出求救浮標,且用聲納或磁探均難以探測。艦隊在當天晚間11時30分即潛艇爆炸12小時後開始搜索,定位又消耗了5個小時,於次日即13日凌晨4時30分發現了庫號,聲納員報稱可能聽到艇內倖存船員敲擊船體的求救聲。
雖然俄羅斯和挪威試圖營救庫爾斯克號,但艇內水手和軍官仍全部死亡。後來的研究發現艇內大多數人死於爆炸後數分鐘內。但第六區段及其後的23人在下級軍官「迪米特里」帶領下聚集至最後的第九區段,還倖存了一段時間(沉沒的庫爾斯克號最初船頭接觸海底,船尾懸浮在水中,斜向海面;船員打開隔艙門匯合後,各艙相繼進水,殘存的空氣匯聚至船尾,在第九區段形成一個不大的壓縮氣室);後因黑暗中不慎將氧氣再生板掉落積水中,並引發火災耗盡船尾氧氣,所有船員不幸遇難。
許多國家和非官方機構曾經提出幫助,但最初被俄羅斯拒絕了。俄羅斯在此區域本來擁有5艘救援潛艇,其中較新式的現代化的2艘卻被出租用於當時的鐵達尼號殘骸考查,遠在5500公里之外無法及時趕回,剩餘的3艘老式救援潛艇也因裝備不齊,操作員訓練不足,在60小時間7次試圖貼上庫號尾艙門及建立隔水艙連接均未果。最後,俄海軍終於同意由一支荷蘭營救隊進入庫爾斯克號搜救,至終於建立與尾艙門的隔水連接時,庫號已沉沒96小時;打開尾艙門後首先發現艙門邊「迪米特里」的遺體。最終逝世118人中的115人的遺體被發現,現在被葬在俄羅斯。
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撥款1.4億美元用於庫號的打撈和事故調查,這相當於當時北方艦隊1年的維持費用。因此次事故,過氧化氫-煤油液體燃料魚雷被從俄海軍中退役。2021年11月,一名俄羅斯上將聲稱,事故是因為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與北約潛艦相撞所造成[3]。
電影
編輯註釋
編輯- ^ 存档副本 (PDF). [2021-11-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4-28).
- ^ "Курск": 15 лет со дня гибели. ТАСС. [2017-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6) (俄語).
- ^ 俄潛艦21年前沉沒118死 俄上將爆真相「與北約潛艦相撞」. [202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