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雋軒(1903年7月—1988年9月19日),原名廷選山西省五台縣南溝村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張雋軒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副主席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委員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03年7月[1]
 大清山西省五台縣
逝世1988年9月19日
籍貫山西省代州直隸州五台縣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生平

編輯

早年革命

編輯

張雋軒早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1924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受李大釗影響,積極參加學生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1926年,積極參加三一八運動。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胡熙庵的直接領導下,與王伯唐等山西籍學生組成新晉學社,並親自創辦和主編革命刊物《風棱》雜誌,同時,他還參與創辦北大平民夜校。1931年,張雋軒回到山西,在閻錫山的清鄉督辦辦公室給楊愛源當私人秘書,通過職業掩護,從事中共黨的地下工作[2]

30年代中期,因閻錫山急於重振旗鼓。張雋軒向其推薦張友漁邢西萍溫健公韓幽桐張曉梅楊紹萱黃松齡鄧初民許德珩等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來山西講學,宣傳民主、進步和統一戰線;他還介紹張友漁、胡熙庵、賴若愚冀雲程侯俊岩、邢西萍等人加入閻錫山官辦的山西青年救國團的核心組織,並讓中共地下黨員戎子和擔任特別小組組長[3]。1934年,通過杜任之、張友漁等人與蘇聯塔斯社駐華記者劉尊棋取得聯繫,促成劉尊棋與楊愛源會談。山西成立犧牲救國同盟會,張雋軒被選為執行委員[4]

抗日戰爭

編輯

抗戰期間,張雋軒先後擔任離石縣縣長、山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他利用自己的公開身份和地位,為八路軍120師山西新軍籌糧籌款,動員新兵,發展和壯大了革命力量[5]。他將劉墉如常芝青等一大批中共黨員安排在政府和保安司令部工作。[6]

1939年晉西事變爆發前夕,他從趙承綬處得知閻錫山的反共部署後,向中共晉西北區黨委作匯報,使中共黨組織能及時作出相應的對策。事變爆發後,他冒着生命危險以山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的名義,給中共地下黨員以專署視察員、巡視員的身份,開上護照和路條通過了閻軍的封鎖線,使大批中共地下黨員和抗日幹部脫離危險。當趙承綬命令張雋軒和第四專署的人員、物資撤離離石白文鎮,到臨縣集中時,他召開專署緊急會議研究決定,四專署由常芝青武汝揚等共產黨員負責向興縣轉移。他本人隻身帶着一名警衛人員去見趙承綬,被軟禁[7];後在南遷動亂中脫險回到臨縣。抗日戰爭結束後,張雋軒任晉中行署秘書長,他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動員民工和物資支援太原戰役前線[8]

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2月,晉中行署與太原市政府合併,成立新的太原市政府,張雋軒先後任太原市民政局長[9]。之後升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省政府政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山西省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2月,山西省政治協商委員會成立後,他被先後選為第一、二、三、四屆政協副主席兼前三屆秘書長,政協二、三屆黨組副書記,民革第三、四、五屆中央委員。1988年9月19日,病逝[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山西年鑑》編輯部 (編). 山西年鉴 1989.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7月: 479. ISBN 7-203-01727-3. 
  2. ^ 胡富國 等. 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 編. 山西政协工作亲历记.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9年9月: 95. ISBN 7-5034-1032-9. 
  3. ^ 劉幹才、李奎 編著. 晋冀豫抗战纪实.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5年7月: 8. ISBN 978-7-5126-3545-6. 
  4. ^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編). 山西通志. 第48卷 人物誌.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5月: 636–638. ISBN 7-101-02011-9. 
  5. ^ 張鐵柱、曹智、陶德言 主編 (編). 父辈的抗战. 武漢: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5年9月: 189. ISBN 978-7-5354-8363-8. 
  6. ^ 山西省人民政協研究所 (編). 山西政协年鉴 1992.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11月: 586. ISBN 7-203-02393-4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7. ^ 7.0 7.1 王波、李迎選 (編). 晋绥风云人物 党政人物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年12月: 325–326. ISBN 978-7-5073-2448-8. 
  8. ^ 山西社院院史編纂委員會 (編).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史稿 1956-1996. 山西社院院刊編輯部. : 48. 
  9. ^ 山西省檔案館 (編). 山西省档案馆指南. 北京: 中國檔案出版社. 1996年8月: 298. ISBN 7-80019-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