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牆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即明清揚州府城城牆

今揚州挹江門遺址

城牆於1950年代拆除,現僅存遺址。1996年11月,包括揚州府城遺址在內,多座城池遺址,以揚州城遺址之名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唐朝初年,在隋朝江都宮上建唐子城。783年,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在唐子城南方建羅城,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1公里,城牆厚約9米,這是此後揚州城的基礎。北宋時,在五代後周「周小城」的基礎擴建城牆,被稱為「宋大城」。知州郭棣利用唐子城舊址築城,稱「堡寨城」(南宋寶祐年間重修後稱「寶祐城」),與宋大城南北相對,相隔二里;另外,在堡寨城與宋大城之間又築「夾城」以通來往。這三城總稱「宋三城」。[1]

明朝初年,僉院張德林以宋大城西南隅改築城池。當時,城池周長僅九里一千七百五十七丈五尺,厚一丈五尺,高倍之。共有五個城門,南曰安江門,北曰鎮淮門,西曰通泗門,東曰寧海門,東南曰小東門。各門有瓮城、樓櫓、雉堞、警鋪、敵台相望。南北有二水門,引官河貫其中,曰:市河。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築新城,起舊城東南角樓至東北角樓,周長十里,計一千五百四十一丈九尺,高厚與舊城等。設有七個城門,城樓五座。南曰挹江門,鈔關在焉。又東為便門,東南曰通濟門,東曰利津門,東北為便門,北曰鎮淮門,又北曰拱辰門,關北亦為便門。南北即舊城,濠口為二水門,東南即運河為濠,北濠引水注之。萬曆二十年(1592年),知府吳秀浚在西北河甃以石堤,增城堞三尺。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知府郭光甃石壕,未竟者,四百餘丈,增敵台十六座[2]

明清,揚州府城亦為江都縣附郭。1950年代,拆除揚州城牆的小東門;1951年,蘇北行政公署決定拆城築路,城牆南段現為南通路,東段為泰州路,北段為鹽阜路,西段為石塔橋南北一線。2006年,建東門遺址公園,復建了東門及一段城牆。在荷花池路與南通西路交叉口東南建有南門遺址保護展示館。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大东门桥旁还有段老城墙. [201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2.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匯編·考工典第二十卷·城池部匯考四》揚州府 揚州府城池 揚州有城,自春秋吳王夫差,城邗溝,楚王熊槐,城廣陵始也。明初僉院張德林,因宋大城西南隅改築,僅周九里一千七百五十七丈五尺,厚一丈五尺,高倍之,設門五,南曰安江,北曰鎮淮,西曰通泗,東曰寧海,東南曰小東。各門有瓮城、樓櫓、雉堞、警鋪、敵台相望,南北水門二,引官河貫其中,曰:市河。嘉靖丙辰,築新城,起舊城東南角樓至東北角樓,周十里,計一千五百四十一丈九尺,高厚與舊城等。城樓五,設門七,南曰挹江,鈔關在焉。又東為便門,東南曰通濟,東曰利津,東北為便門,北曰鎮淮,又北曰拱辰,關北亦為便門,南北即舊城,濠口為二水門,東南即運河為濠,北濠引水注之。萬曆二十年,知府吳秀浚,西北河甃以石堤,增城堞三尺,二十五年,知府郭光甃石壕,未竟者,四百餘丈,增敵台一十有六,江都縣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