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松鐵路,又名臨江林業局森林鐵路,本線由鴨大線臨江〜煙筒溝支線2.4公里四人把(二道站)處分叉,曲折東北行,先後經黑松、鬧枝、大川、樺樹、石河、大橋,於柳毛工區東北進入撫松縣境,至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松江河站止,全長67.3千米,為單線非電氣化窄軌鐵路。其中起點至四人把站間長度3.7公里,為標準軌距換裝線。

撫松鐵路
概覽
營運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技術數據
營運長度67.3千米
正線數目單線鐵路
軌距600毫米
最小曲線半徑140米
最大坡度2.5‰

線路

編輯

本線前身是始建於1940年的二道至漫江線路。由二道站至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樺樹鎮,全長48.7公里,由滿鐵通化建設事務所勘查設計,滿洲土木株式會社承包施工。

鋼軌每米12.5公斤,混砂道床,橋樑設計載重21噸,車站到發線有效長150米,路基寬度為3米。在32.9公里處建成長600米的斜面鐵路,坡度為27.5‰,於坡口坡頂處設卷揚機一台,採用空車牽引、重車擰閘溜放辦法克服100餘米的高差[1]

歷史

編輯

滿洲土木株式會社於1943年在邊設計邊施工的情況下開工。在建成3.7公里標準軌距鐵路後,於1944年7月建成輕便窄軌鐵路39.75公里,到達西南岔車站。到日本投降時,建到樺樹車站。共使用建築費493萬元〔偽滿幣),沿線木造橋樑22座、長520.5米,其中軌束梁2座、81米。木涵102座,435米。在四人把、西南岔建成木造機車庫2棟,木造臨時站舍6棟[1]

1944年建成投入臨時運營後,由於坡度大、曲線多,工程質量低劣,不斷發生列車脫軌事故,至日本投降時也未正式運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臨江人民政府利華林木公司接管了這條鐵路[1]

1948年利華林木公司改為林業局,1949年延伸58公里,至王明(魏家)車站[1]

相關路線

編輯

早在國有鐵路鋪設之前,臨江縣境內的三岔子和臨江五道溝,就先後鋪設了森林鐵路專用線。1916年,在三岔子修築了轉角樓至小東岔溝掌11.3公里和城牆砬子至雙岔頭8.84公里的兩條官督民辦的森林鐵路,隸屬「運木局」。1917年交付使用。無機車牽引,靠坡度滑行。1932年拆毀。1934年,鴨綠江采木公司將三岔子拆除的鋼軌運到臨江,1936年在縣城東南老坡口至西小溝修築了45公里長的森林鐵路,1938年全線通車,1950年拆除[2]

三岔子林業局森林鐵路,紅旗至東風線由三岔子以北的紅旗站起,先北行,經躍進以北轉東北行,經衛星東北進入靖宇縣境內,至東風站止。全長23公里。紅旗至東風線始建於1934年,由利華采木公司三岔子分公司(三岔子林業局的前身)出資,修築的平車運材線(無機車牽引),1936年全線通車[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張久達 才廣忱 米振友 張耀錕. 沈阳铁路局志. 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7. ISBN 7-113-02815-2. 
  2. ^ 2.0 2.1 白山市人民政府. [2021-08-11].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