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通訊是一份在1950年代後期出現的油印性小型文學刊物。由陳火泉廖清秀鍾肇政鍾理和李榮春施翠峰許山木楊紫江許炳成(筆名:文心)等台籍作家組成。該刊主要的作用在:刊登同仁已發表之作供其他成員評閱、刊登同仁評論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告知徵文訊息及同仁的動態。雖然文友通訊僅發行1年4個月便停刊,期間內相關的台籍作家在編輯、傳閱刊物的過程中,與成員們彼此交流意見,形成作家間獨有的凝聚力。[1]

發行

編輯

1950年代的台灣處於國共分裂、兩岸對峙的狀態,戒嚴令使得台灣進入戰時動員時期。在文藝政策方面,國民政府實施反共文藝政策國語運動,不論是報紙副刊或刊物發表,皆以華語創作為主,而日治時代以日語為寫作工具的台籍作家,則幾乎喪失了發表作品的空間。[2]

有鑑於台籍作家寫作的困境,1957年4月由鍾肇政以書信發起的台籍作家通訊《文友通訊》,被視為戰後第一份的台籍作家集結刊物。有鑑於政治高壓氣氛,這份刊物是以通信往來的方式進行,由擔任小學教師的鍾肇政負責統籌並以鋼板油印方式印製。第一期為鍾肇政向取得聯繫的多位台籍作家發出邀請的書信,收到回覆的初期參與者僅有陳火泉、廖清秀、鍾理和及李榮春四人,而後再有施翠峰、文心加入。前三期的通訊內容處於確認參與作家及刊物定位等細節討論。[1]

從1957年4月發出的第一期,到1958年9月停刊為止,《文友通訊》共發行了1年4個月,共計16次通訊。儘管通訊中斷,參與其中的台籍作家則陸續投身創作行列,以實際行動將刊物精神持續延續下去。[3]

內容

編輯

《文友通訊》的主要功能有三:[4]

  1. 報導各文友動態:包括生活的近況,和寫作成果、得獎、出版消息。
  2. 作品輪閱:互相交換作品觀摩。
  3. 作品評論:發表對傳閱作品的見解。

《文友通訊》採用油印書信方式,無訂閱制亦無稿費,與傳統雜誌的形式不同。文友間並訂定作品輪閱順序,依序加入各人觀點與評論,最後交由鍾肇政彙整刊印,而非公開刊行的形式,因此保持通訊聯繫的功能與作品私下評論的精神。此舉除了是因應聯繫不易的條件之外,也是對於主流刊物難以刊登台籍作家作品的侷限而做的突破嘗試。在戒嚴時期,秘密結社恐觸及安全的時空環境下,《文友通訊》的順利運作非常可貴,於文學史中佔有特殊意義。[5]

在語言議題方面的探討,《文友通訊》群的作家並沒有缺席,不過由於刊物過於小眾,而且這群作家當時在文壇上幾乎不具有影響力,因此他們在刊物發表的意見,僅落實在自己與同仁的創作,沒有對同時代活躍的外省籍作家造成什麼影響。1957年6月發行的第四次《文友通訊》有「關於台灣方言文學之我見」的專輯。多數成員傾向使用「國語」書寫,必要時才使用「方言」,編者鍾肇政在綜合各方意見以後,提出這樣子的結論:「問題在於我們肯不肯花心血來提煉台語,化粗糙為細緻,以便運用。我們是台灣文學的開拓者,台灣文學有台灣文學的特色,而這特色──方言應為其中重要一環──唯賴我們的努力、研究,方能建立。」[6]

資料來源

編輯
  1. ^ 1.0 1.1 簡, 弘毅. 鍾肇政與《文友通訊》的起步:從《文友通訊》第二次通訊談起. 台灣文學史料集刊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4-08, (第四輯): 218-223. 
  2. ^ 陳, 康芬. 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2. 
  3. ^ 文友通訊. 台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22-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6). 
  4. ^ 文友通訊簡介.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 [2022-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5. ^ 應, 鳳凰. 1950年代末《文友通訊》作家群的第一本書. 鹽分地帶文學. 2016-12, (67): 43-52. 
  6. ^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冊),台北市:聯經出版,2011年10月,頁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