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忞(1879年—1929年),號澤民,生於上海,中國音樂家、律師,學堂樂歌早期發展的三位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 編輯

其父親為曾鑄,號少鄉,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後遷居上海,因經商南洋大米致富,還曾以上海總商會會長的身份,倡議抵制美貨和收回美資控制的蘇浙鐵路。

曾志忞於1901年赴日留學,進入早稻田大學修習法律。受到日本明治維新活躍的音樂文化影響下,他曾記述:「子初至日本,觀其音樂會及訪其教師,一若天仙之隔,高不可仰,蓋崇拜之甚也。」[1]隔年,他加入了沈心工在東京發起組織的「音樂講習會」。1903年,他進入東京音樂學校學習,同年,曾志忞發表了以簡譜和五線譜對照的由他自己填詞的樂歌《練兵》、《遊春》、《揚子江》、《海戰》、《新》及《秋蟲》等。這些樂歌是目前目前發現的較早公開發表的「學堂樂歌」,也是現在能見到的中國人正式使用簡譜的早期記錄之一。

1904年5月,曾志忞在沈心工所創立的「音樂講習會」基礎上,重新發起組織「亞雅音樂會」,這是近代第一個新式的音樂社團。曾的夫人曹汝錦是我國最早留日學習小提琴的女生。在這一年為「卒業生送別」的音樂會上,曾氏夫婦的鋼琴合奏成為最引人注目的表演,被當時的報導盛讚為「幽閑勇健,如入歐洲音樂界,使人耳目一清,精神一振」。[2]

曾志忞於1907年回國,不顧父親反對,與高硯耘、馮亞雄等人於暑期在上海開辦「夏季音樂講習會」,傳授歐洲音樂知識,包括樂典、和聲、風琴、洋琴、喇叭、直笛、橫笛、大鼓、小鼓等。[3]

1908年,其父親曾鑄去世,臨終遺言命他在嘉定所設救濟貧困的「義莊」餘款,開辦一所貧兒院,曾志忞遵照父命於是創辦了「上海貧兒院」,附設音樂部,是中國第一個歐洲管弦樂隊。後來因戰爭爆發加上經濟難以維持,在1921年前後結束,曾志忞也舉家遷居北京。1929年病逝於北京,享年五十歲。

觀點 編輯

隨着舊的教育體制的瓦解科舉被廢,新的學制可說是抄襲歐美、日本,清代以來也沒有所謂的「音樂課」。而作為發展之初的學堂樂歌,欠缺歌曲,不意外地一開始大多將歐洲、美洲、日本的歌曲旋律搭配當下中國應時的歌詞[4]以急就章。但,很明顯地就可以發現大多都出現曲調與歌詞不合的情況,而關於這點,曾志忞就提出:「曲與歌不可離」、「歌與曲不相背」,因為「背與離,音樂之大患也。」[5]

在學堂樂歌之歌詞的部分,曾志忞認為:「今吾國之所謂學校歌曲,其文之高深,十倍於讀本;甚有一字一句,即用數十行講義而幼稚仍不知者。」主張以「適於教育之理論實際」為標準,要達到「童稚習之,淺而有味」的程度。向歐美和日本學校歌唱課學習,「以他國小學唱歌為標本」,然後加以改進。進一步指出,歌詞應「通俗上口又蘊含深意」、「質直如話而又神味雋永」、「知而道,純任自然」、「以小見大,激發志氣」、「求其和平爽美,勃勃有春氣者」。

作為最早公開發表的學堂樂歌六首之一的《海戰》[6],劉靖之言:「我們不敢肯定《海戰》的曲與詞都是曾志忞的作品……這首歌頗有日本的味道,旋律平淡,節奏零散,談不上起承轉合,一唱完就很容易忘了。由於他的樂歌很少流傳下來,故我們不敢對他的作品妄下評語。」[7]

著作 編輯

  • 《樂理大意》(1903)
  • 《唱歌及教授法》(1903)
  • 《教授音樂初步》(翻譯) (1904)
  • 《教育唱歌集》(1904)
  • 《樂典教科書》(翻譯) (1904)
  • 《音樂教育論》(1904)
  • 《音樂全書》(編纂),包括〈樂典大意〉、〈唱歌及教授法〉、〈風琴練習法〉等三篇。(1905)
  • 《和聲略意》(1905)
  • 《和聲學》(校訂) (1905)
  • 《國民唱歌集》(1905)
  • 《簡易進行曲》(1905)
  • 《教育唱歌集》(1905)
  • 《名人樂論:日本音樂之非真音樂》(翻譯) (1905)
  • 《音樂四哭》(190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李縣,《醒獅》,1905年第二期
  2. ^ 《新民叢報》,第三年第三號(1904年8月):〈亞雅音樂會之歷史〉、〈亞雅音樂會之簡章〉及〈亞雅音樂會開會為甲辰卒業生送別記〉
  3. ^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上、下冊),臺北:燿文。1998。
  4. ^ 錢仁康,《學堂樂歌考源》,上海:上海音樂。2001。
  5. ^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頁51
  6. ^ 臺北市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第1期(清光緒29年4月)-第12期(清光緒30年4月)
  7. ^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頁50

外部連結: [1]

  1.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手册》. 彭麗著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5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