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阜(?—?),,名,是太子巫的兒子,曾點的父親,曾子的祖父[1],魯國叔孫氏家臣。

曾阜
本名姓:
氏:
名:阜
國籍魯國
活躍時期春秋時期
知名於叔孫氏家臣
兒女曾點
父母父:太子巫

前541年,魯國司馬叔孫豹出國參與諸侯盟會,司徒季武子卻趁機發兵進攻莒國,佔據了鄆地,楚國方面要求晉國殺死叔孫豹,幸虧趙武的調解,叔孫豹才被赦免。[2]

叔孫豹回國後,曾夭季武子駕車去慰勞他。從早晨到中午,叔孫豹始終沒有出來。曾夭對曾阜說:「從早晨一直等到中午,我們已經知道罪過了。魯國是用互相忍讓來治理國家的。在國外忍讓,在國內不忍讓,那又何必呢?」曾阜說:「主人幾個月在外邊,你們不過在這裏等了一早上,有什麼妨礙?商人想要贏利,還能討厭喧鬧嗎?」不久,曾阜對叔孫豹說:「可以出去了。」叔孫豹指着柱子說:「我雖然討厭這個柱子,難道能夠去掉它嗎?」於是就出去接見季武子。[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見世本。巫生阜,阜生皙,皙生參,字子輿,父子並仲尼弟子。
  2. ^ 《左傳·昭公元年》:季武子伐莒,取鄆,莒人告於會。楚告於晉曰:「尋盟未退,而魯伐莒,瀆齊盟,請戮其使。」……固請諸楚,楚人許之,乃免叔孫。
  3. ^ 《左傳·昭公元年》:叔孫歸,曾夭御季孫以勞之。旦及日中不出。曾夭謂曾阜曰:「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阜曰:「數月於外,一旦於是,庸何傷?賈而欲贏,而惡囂乎?」阜謂叔孫曰:「可以出矣!」叔孫指楹曰:「雖惡是,其可去乎?」乃出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