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瑪
朵瑪(藏語:གཏོར་མ།,威利轉寫:gtor ma,THL:Tor-ma,梵語:巴苓達Balingta或內威疊nayviday),也稱食子、朵馬、多瑪、祭食,藏傳佛教中,以糌粑或熟麥粉與酥油作成,用以供養佛、菩薩、本尊或諸神,或施食眾鬼的一種麵塑食品。它們會被染成不同的顏色,但主體一般為白色或紅色。根據不同的用途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狀,通常為圓錐形。儘管朵瑪一般很小,可以直接放置在佛龕或托盤上,但盛大節日中,也會製作大型的朵瑪。[1][2]
其原料主要是三白三甜(乳、酪、酥油、冰糖、蜂蜜)依不同的地區會有些許的原料變動,如印度供神的團狀食物應該是朵瑪的原型,獻供事部、行部、瑜伽部的本尊基本上都是使用白食子(藏音:噶朵),供養無上瑜伽部及護法大多是用紅食子(藏音:瑪朵)並在原料中加入內供甘露。
太陽之塔造型靈感來自「朵瑪」。
歷史
編輯供奉糕點的傳統在藏傳佛教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傳統的印度供奉糕點在梵語中被稱為「bali」[3][4]或「balingha」[5],當然它不是錐形的,而是餅形的。[6]
巴令:華言為祭食之一,為供養獻祭之物的意思,於蘇悉地經獻食品中說以圓根長根諸果、酥餅油餅諸羹、種種粥與飲食來獻給諸部的佛菩薩或是世間神鬼夜叉,此經又講獻三種等級的諸果得三種不同的成就,修持哪種事業應獻那種的食物,以及供物的製作方法和不能參入的材料。
在藏語中,「朵」(གཏོར)的含義是「放」、「拋」,而「瑪」(མ)的含義是「大地」或「母親」。[7]
種類
編輯朵瑪有着不同的用途,有的是為了在儀式中放在佛龕上或代替神佛,有的則是為了安撫精神、積累功德或消除業障。[8]製作朵瑪,大多是用青稞粉和酥油,但傳統上,其它一些成分,如蛋、奶、糖、蜂蜜,甚至是肉,都可根據朵瑪的用途而被用到。[9]
本尊朵瑪
編輯製作上較為精細、大型、酥油花片色彩較為華麗、部份本尊朵瑪形狀會與本尊的持物(三昧耶物)有關,朵瑪頂端會有弓形花飾,中間有些會放上本尊的小唐卡或用酥油捏成種子字及持物的花片,上方會插上小幢傘、或是日月那達標誌。主要是作為修行者供養的所依物(如佛像),所以會對朵瑪進行開光與裝藏,見到朵瑪就如同見到本尊。
獻供朵瑪
編輯依照不同的傳承本尊儀軌會有不同的獻供朵瑪,例如獻供度母的儀軌就會使用白色的一錐形貼有酥油花片,底層周圍有四蓮瓣的食子,一般事部本尊的獻供食子差異性不大,但獻供於無上瑜伽部本尊的食子通常形狀不一。
腳註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Beer, Robert (2003) The Handbook of Tibetan Buddhist Symbols ISBN 1-932476-03-2
-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Translated by Erik Pema Kunsang (2004) Crystal Clear: Practical Advice for Mahamudra Meditators ISBN 962-7341-51-7
- Kongtrul, Jamgon and Padmasambhava. Translated by Erik Pema Kunsang (1998) Light of Wisdom: A Collection of Padmasambhava's Advice to the Dakini Yeshe Rangjung Yeshe Publications, ISBN 962-7341-33-9
- Kongtrul, Jamgon. Translated by Sarah Harding. (2002) Creation & Completion: Essential Points of Tantric Meditation ISBN 0-86171-312-5
- Padmasambhava. Translated by Erik Pema Kunsang (2004) Dzogchen Essentials: The Path that Clarifies Confusion Rangjung Yeshe Publications, ISBN 962-7341-53-3
- Wilson, Martin (1996) In Praise of Tara: Songs to the Saviouress ISBN 0-86171-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