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國際機場旅客自動電車輸送系統

連接機場一、二航廈的無人駕駛自動旅客捷運系統
桃園國際機場旅客自動輸送系統
桃園機場捷運
滑行道
T1出境區
北/南
T1捷運站
T1
機場電車
北/南
塔台
T2
T2捷運站
T2出境區
北/南
滑行道
T3
T3捷運站(興建中)
諾富特
中壢方向

桃園國際機場旅客自動電車輸送系統[1](又稱航廈電車機場電車[2],英譯為People Mover System,簡稱PMS,又稱Airport Skytrain[3])此系統位於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內部,為一無人駕駛之自動旅客捷運系統,形式屬於膠輪路軌系統。用於連結現有第一航廈與第二航廈,提供兩個航廈間旅客的接駁服務。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二航廈間的電車系統(SKY TRAIN)

PMS系統於1997年由民航局擴建工程處發包,中華顧問工程司規劃設計監造,日商新潟Transys株式會社承造,台北捷運公司參與系統測試及營運規劃顧問服務,於2003年1月18日交由桃園國際航空站(當時名稱為中正國際航空站)接管營運正式啟用。

此系統共有南側及北側兩條路線,兩條路線均由長約660公尺之雙向軌道構成,兩側共有四條來回行駛軌道。南側路線提供管制區與非管制區之旅客使用,配置有兩列電車。每列電車有兩節車廂,一節車廂供管制區旅客搭乘,另一節車廂則供非管制區旅客使用。北側路線僅供管制區旅客使用,配置兩列單節車廂電車。而在第一航廈南站及北站,設有維修區;在第二航廈南站及北站,設有洗車區。

此捷運系統有擴建計劃,規劃南北側軌道將以ㄇ字型連結,但2022年8月桃園機場公司宣佈將評估廢除本線,若本線被廢除將改以電動巴士進行航廈間接駁。[4] 2024年3月在南港展覽館的2050淨零城市展,交通部展區展示成運汽車智軌系統的第二、第三航廈間PMS方案。

旅客運送量

編輯

南側軌道行駛採兩節車廂列車,北側軌道行駛採一節車廂列車,每節車廂可載運69名旅客。系統最多有四列車運行,提供南側路線每小時每方向載運2,000旅客,北側路線每小時每方向載運1,000旅客。目前南北側各使用一列運轉。

車輛性能簡介

編輯
  • 性能:
    • 設計最高速度:57km/h
    • 營運最高速度:40km/h
    • 最大加速度:3.5/km/h/s
    • 減速度:4.0km/h/s(常態);6.0km/h/s(緊急)
  • 載客量
    • 總計:69人/每車(站立61人,座位8人)
  • 車廂尺寸
    • 最大長度:10,500毫米;2節車:21,350毫米
    • 最大寬度:2,690毫米
    • 最大高度:3,745毫米
    • 車內高度:2,045毫米
  • 電力供應
    • 交流電、三相、600伏特、60赫茲
  • 轉向架
    • 形式:側式導引,四個行走輪
    • 行走輪:以氮氣填充,橡膠輪胎和內部安全鋼輪
  • 主要設備
    • 牽引馬達:三相交流馬達
    • 煞車系統:正常煞車、緊急煞車、駐車煞車
    • 自動列車操作設備(ATO)
    • 自動列車保護設備(ATP)
    • 自動列車監視設備(ATS)

其他

編輯
  • 由於第一航廈早在1979年就落成,當時未預留電車系統空間,故1999年開始規劃的電車系統,採獨立車站再以空橋銜接航廈方式,但也造成轉乘距離較長。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註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