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
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是1946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敵後游擊武裝。[1]
歷史
編輯1946年6月內戰爆發後,浙東黨組織與華中分局失去聯繫。四明工委派陳布衣赴蘇北,1946年9月見到華中軍區張鼎丞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張雲逸、原浙東縱隊譚啟龍政委、何克希司令員。華東局組織部派遣張任偉、趙士炘、朱晉康3名軍事幹部隨陳布衣赴浙東。1946年底浙東特派員劉清揚在上海找到了原浙東區黨委宣傳部長顧德歡,與上海黨組織取得聯繫,浙東黨改歸上海分局管轄。1947年1月成立中共浙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武裝,恢復和發展游擊戰爭的指示,以1945年9月新四軍蘇浙軍區北撤時留下堅持原地鬥爭的地方幹部為骨幹,重建了浙東遊擊隊,司令員馬青,政治委員張瑞昌。轄第3支隊和金蕭、四明、台屬、會稽、路南等6個支隊。東海游擊總隊由東海工委籌建並領導,負責人王起、江之銘。[2]
1949年1月25日,在敬勝堂召開的中共浙東臨工委第二次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浙東勝利前夜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決定成立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1949年4月4日,中共中央批准浙東遊擊隊整編為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3]
1949年5月下旬,和第三野戰軍主力會師、解放了浙東地區。
紀念
編輯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紀念館在在桐廬縣新合鄉(原金蕭支隊的後勤基地)山桑塢自然村村口,於2006年建成開館,佔地總面積4000餘平方米,附屬建築有金蕭支隊紀念亭、革命烈士紀念碑和政委張凡、支隊長蔣明達紀念墓等。
浙東人民解放軍第六支隊紀念碑,位於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鎮俞溪頭村下寮自然村,建於2008年浙東人民解放軍第六支隊成立60周年之際。永康市委、市政府特在下寮建立了「浙東人民解放軍第六支隊紀念廣場」及「永康市革命武裝鬥爭史展示室」。
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幹部短訓班舊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新合鄉新四行政村舊莊自然村,包括敦本堂和大德堂。1948年冬至1949年春曾在此舉辦幹部短訓班,敦本堂和大德堂當時作為短訓班大會、學習場所使用。2011年桐廬縣文物部門組織對敦本堂進行搶救性維修。2012年、2015年桐廬縣文物部門兩次組織對大德堂修繕。
參考文獻
編輯- ^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 「留下革命火種 再次燎原浙東——60年前重建四明人民武裝紀實」,《寧波通訊》,2007年07期,第62-64頁。
- ^ 姜衛東編著:《敢教日月換新天: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遊擊縱隊 浙南人民解放軍第三支隊》,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ISBN:978-7-213-08165-1
- ^ 馬青(1908~1989年4月),原名家聲,曾化名蔣福昌、陳伯平,紹興孫端鎮人
- ^ 劉發清(1914 - 2001年3月) ,原名劉玉清,瑞安縣陶山村人。
- ^ 張任偉(1915.8—2000年2月27日),曾用名周國光,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丹城鎮人。
- ^ 諸敏(1921年-1999年5月19日),江蘇南京人。原名朱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