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勒·伊本·艾哈邁德
阿布·阿卜杜勒-拉赫曼·哈利勒·伊本·艾哈邁德·法拉希迪(阿拉伯語:أبو عبدالرحمن الخليل بن أحمد الفراهيدي,Abu ‘Abd ar-Raḥmān al-Khalīl ibn Aḥmad al-Farāhīdī;718年—786年或791年)或者譯為海利勒·伊本·艾哈邁德[1](阿拉伯語轉寫:al-Khalīl ibn Aḥmad),本名海利勒[2](轉寫:al-Khalīl),又常被稱為法拉希迪(英語:Al-Farahidi),是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到阿拔斯王朝時期的語言學家。他著的《艾因書》被認為是第一本阿拉伯語詞典。[1][2][3]他還改進了阿拉伯文字元音標記「ḥarakāt」,創立了至今仍在使用的書寫標準;創造了阿拉伯詩歌韻律「ʻarūḍ」;[4][5]對音樂學也有貢獻。[6][7]
海利勒 الخليل بن أحمد | |
---|---|
出生 | 718年 倭馬亞王朝統治下的阿曼 |
逝世 | 786年或791年 阿拔斯王朝時期的巴斯拉(今伊拉克境內) |
居住地 | 巴斯拉 |
國籍 | 倭馬亞王朝 阿拔斯王朝 |
頭銜 | ʻAbqarī al-lughah (語言天才) |
信仰 | 伊斯蘭教 |
學術背景 | |
受影響自 | Abu_'Amr_ibn_al-'Ala' |
學術工作 | |
學派或傳統 | 伊巴德派 |
著名學生 | 希伯維[1][2] |
主要領域 | 辭書學、語文學 |
著名作品 | 艾因書[1][2] |
著名思想 | 阿拉伯詩歌韻律 |
施影響於 | Al-Asma'i、Al-Raghib_al-Isfahani |
經歷
編輯海利勒出生於阿拉伯半島東南的亞茲德人部落,後來移居到巴斯拉成長。[4]
他的逝世年份有786年和791年兩種記載,傳說他在專心思考時撞到了清真寺的柱子上摔倒,而產生了致命的跌傷。[3]
作品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 中国大百科全书 (百科全書) 第9卷 第二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年3月: 9-6頁. ISBN 978-7-5000-7958-3 (中文(簡體)).
- ^ 2.0 2.1 2.2 2.3 2.4 夏征農,陳至立主編;許寶華,楊劍橋等著. 语言学人物. 大辞海·语言学卷 (綜合性辭典). 大辭海 語言學卷 修訂版.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3年12月: 428頁. ISBN 978-7-5326-3855-0 (中文(簡體)).
- ^ 3.0 3.1 Karin C. Ryding. Early Medieval Arabic: Studies on Al-Khalil ibn Ahmad [早期中世紀阿拉伯語:對海利勒·伊本·艾哈邁德的研究]. 喬治城大學. 1998. ISBN 978-0878406630 (英語).
- ^ 4.0 4.1 Abit Yaşar Koçak. Handbook of Arabic Dictionaries [阿拉伯語詞典手冊]. 柏林: Verlag Hans Schiler. 2002: 19頁. ISBN 978-3899300215 (英語).
- ^ Hamid Dabashi, The World of Persian Literary Humanism, pg. 64.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674067592
- ^ Kees Versteegh, Arabic Linguistic Tradition, pg. 23.
- ^ Muhammad Hasan Bakalla, "Ancient Arab and Muslim Phoneticians: An Appraisal of Their Contrubition to Phonetics." Taken from Current Issues in the Phonetic Sci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IPS-77 Congress, Miami Beach, Florida, 17-19th December 1977, Part 1, pg. 4. Eds. Harry Francis Hollien and Patricia Hollien. Volume 9 of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Ser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79. ISBN 978902720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