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慶(1935年11月21日—2022年5月15日),台灣傳播學者,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創系系主任[1][2],並曾任政大傳播學院院長,於政大任教40年。2022年,於新店因病逝世。

潘家慶
出生1935年11月21日
逝世2022年5月15日
母校
兒女潘光平
榮譽教學特優教師(1990)

生平

編輯

潘家慶曾就讀宜蘭中學,大學聯招時潘家慶的第一志願為師大教育系的公費生,卻沒想到上了第二志願政大教育系,成為政大在台復校後首屆的學生。當時,政大只有五個系,大一二不分系,全校兩百人都修共同的科目,後來潘家慶轉至新聞系(新聞系第19屆[3])。

1961年,潘家慶返回母校任教,負責校內實習報紙《學生新聞》(《大學報》前身)[4],1969年潘家慶赴美留學,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取新聞與傳播碩士。[5]

1972年,潘家慶從美國回來,開設「現代文選」一門課,課程內容已涉及環保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從事田野調查。

1988年,潘家慶接任廣電系創系第一任系主任,課程安排偏重大一大二人文社會基礎課程,要求學生必須修滿外系二十個學分。潘嘉慶對於廣電人才的培育着重「寫作能力」,期盼學生言之有物。1990年獲政大校方及教育部頒發「教學特優教師」殊榮[6]

潘家慶前後在政大任教40年,於2001年退休。[7]潘家慶執教期間,教育英才無數,政大前校長鄭瑞城、新聞系陳世敏教授、藝人陶晶瑩、作家何穎怡等人都曾受教於潘家慶。[8]退休後,曾在世新大學兼課。

著作

編輯

個人著作

編輯
  • 新聞媒介・社會責任,台北市 : 台灣商務,1984,ISBN 9570506075
  • 傳播與國家發展,台北:國科會,1985
  • 滴水集,台北縣中和市 : 帕米爾書店,1985
  • 發展中的傳播媒介,台北: 帕米爾,1987
  • 媒介理論與現實,台北:天下文化,1991,ISBN 957621128X
  • 傳播、媒介與社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 媒介、歷史與社會,台北:五南,2004,ISBN 9571136689

計劃、研究報告

編輯
  • 潘家慶主持,廿一世紀傳播核心課程前程規劃方案成果報告,台北市 :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1994
  • 潘家慶主持,臺灣地區大眾傳播與議題設定之研究,臺北市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1992
  • 潘家慶主持,大陸新聞學的發展與評估,台北市 : 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6
  • 潘家慶主持,臺灣傳播問題的生產與消費層面 : 消費、閱聽人 ,台北市 : 政治大學,1995
  • 潘家慶主持,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1986),臺北市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1986
  • 潘家慶等主持,全國廣播電視會議. 第一屆 : 迎接廣電新紀元會議實錄,台北市 : 行政院新聞局,1999
  • 潘家慶等研究,國內媒體自我審查及自我評鑑現況調查,臺北市 : 新評會,1994
  • 潘家慶計劃主持,大陸都會地區之臺灣流行音樂發展現況研究,台北市 : 海基會,1994
  • 潘家慶計劃主持 ; 王石番,謝瀛春,鄭自隆協同研究,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1993),台北市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9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 - 退休教師.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2. ^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大事紀.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3). 
  3. ^ 大學部-第19屆(民國48年)系友.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中文(臺灣)). 
  4. ^ 潘家慶 堅持有教無類.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中文(臺灣)). 
  5. ^ 焦點人物潘家慶睽違世新四十年建議校方成立工作坊 增加職場競爭力 - 1749期. Newsweek. 2016-10-26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8) (中文(臺灣)). 
  6. ^ 潘家慶 - 政大學術集成. ah.nccu.edu.tw. [2022-05-17]. 
  7. ^ 潘家慶.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中文(臺灣)). 
  8. ^ 拍攝政大八十校慶宣傳片短片 陶子歡喜回母校. 國立政治大學(舊站).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