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氏藍子魚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其中一,於1974年由Michael J. Gawel和David J. Woodland首次正式描述,其模式產地為Joske Reef,位於斐濟維提島蘇瓦以西3公里處,分佈於西太平洋斐濟海域,棲息深度3-30公尺,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橫向壓縮的深身體,其深度大約是其標準長度的兩倍多,尾鰭微凹,前鼻孔開口是一個非常短的管子,稍微擴展到鼻孔後部,並且在背鰭前面有一個傾斜的脊柱[2],除胸鰭,背鰭和臀鰭,尾鰭,身體後部的軟部分為黃色外,其餘顏色為深的紫褐色,背鰭硬棘13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7枚、臀鰭軟條9枚,硬棘具有毒腺,體長可達24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以藻類為食,成魚成對活動,稚魚成群出現,可作為觀賞魚。

烏氏藍子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科: 藍子魚科 Siganidae
屬: 藍子魚屬 Siganus
種:
烏氏藍子魚 S. uspi
二名法
Siganus uspi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arpenter, K.E. X & Smith-Vaniz, W.F. Siganus usp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e.T69738927A115471770 [errata version of 2016 assessment] [24 July 2020].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69738927A69742644.en . 
  2. ^ M. Gawel; D.J. Woodland. Siganus (Lo) Uspi, a New Species from Fiji;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Nominal Species S. Vulpinus and S. Unimaculatus. Copeia. 1974, 1974 (4): 855–61. doi:10.2307/1442582. 

擴展閱讀 編輯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烏氏藍子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