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台

马来西亚城镇

班台馬來語Pantai Remis)是一座馬來西亞霹靂州曼絨縣的沿海小鎮,位於太平實兆遠之間,位於木威河河口。班台也是一個漁村,以福建和潮州籍貫的華裔居多,也有一部分為廣東及客家人。班台可分為老街場與新街場兩個區域。[1]

班台
 馬來西亞城鎮
Pantai Remis
班台在霹靂州的位置
班台
班台
班台霹靂州馬來西亞的位置
坐標:4°27′N 100°38′E / 4.45°N 100.63°E / 4.45; 100.63
國家 馬來西亞
州屬 霹靂
曼絨縣
政府
 • 地方政府曼絨市議會
 • 曼絨國會議席倪可漢希盟民主行動黨
 • 班台州議席黃渼澐英語Wong May Ing希盟民主行動黨
時區馬來西亞標準時間UTC+8
 • 夏時制無(UTC
郵編34900
車輛號牌A
網站www.mpm.gov.my

歷史

編輯

根據考古文獻,班台最早的發源地應位於孟加蘭峇魯,銜接木威河河口的碼頭,而開埠歷史則可追溯至1000年前的印度剛迦王國。班台舊名直落沙(Teluk Sah)也是藤壺的故鄉。「Pantai Remis」在馬來語中指的是「蛤蜊海岸」。根據當地先輩指出,班台兩大籍貫居民有逾90%從檳城遷居到江沙十八丁等地後,再遷來班台。最早落腳之地應在淺腳、接着才依海而建,開闢了舊街場、新街場、菜園(Kg Cina)及班台大街商業區等華人聚居區。兩個籍貫的華裔因利益瓜葛而分居於舊街場(潮州人)及新街場(福建人)並互相仇視,直到80至90年代才淡化。班台也在近年開闢了許多新的花園住宅區,其中班台衛星園(Taman Bintang)的住宅數量逾千間,是區內主要的居住區。[1]

經濟

編輯

漁業是班台的主要經濟來源命脈,隨着發展及教育水準提高當地經濟也逐漸朝向多元化發展,但仍然以漁業為主。當地旅遊業雖不發達,但為縣內主要的海鮮出產地。[1]

教育

編輯

班台的人口雖以華裔為主,但僅有2至3萬居民。然而當地華人社會重視教育,並設有育青獨立中學。該校於1962年創辦,雖然學生和資金來源貧乏,加上人口密度低,在村民的捐助下得以辦學至今,目前有約300名學生。本區還有衛星園的班台國民中學(SMK Pantai Remis)和孟加蘭峇魯的拿督依德里斯國民中學(SMK Dato' Idris)兩所國中。小學教育則有直民華文小學,並分為總校及分校兩間,校內軟硬件設施相較完善。除此之外,還有宋溪峇都新村內的宋溪峇都華文小學和雙禮佛的淵民華小。國小有班台國小和雙溪峇都國小。淡米爾文小學則有孟加蘭峇魯淡小和Huntly園丘淡小。[1]

宗教信仰

編輯

漁民為了祈求平安,而在漁村內設立了許多神廟組織,估計有超過50間神廟於班台區內。其中歷史最久的玄天上帝廟、鎮龍宮、萬善祠為最主要的神廟,目前也增加了田都元帥玉萊寺、仙法師公古廟、達摩祖師廟、關帝廟及大部分完工並開張的金山濟公壇等廟。[1]

政治

編輯

班台州議席自1999年以來便由民主行動黨候選人勝出,其中1999年至2013年為倪可敏(現任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副議長)當選,2013年大選至今為黃渼沄。現班台華裔選民佔7成、巫裔及印裔3成,也同時涵蓋愛大華莫珍歪兩個華人新村及一些種植園丘[2]。另外班台屬於木威國會議席,該議席同樣由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的倪可漢擔任至今,倪可漢也是霹靂州議會的副議長。木威國會議席現包括實兆遠(阿斯達卡)和孟加蘭峇魯兩個議席[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星洲日報大霹靂. www.facebook.com. 
  2. ^ undi.info - Pantai Remis (P68-N37) - Malaysiakini. undi.info - Pantai Remis (P68-N37). [2018-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30). 
  3. ^ undi.info - Beruas - P68 - Malaysiakini. undi.info - Beruas - P68. [2018-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