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犀
石犀是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2012年出土。該石犀極有可能是李冰治水時用於鎮水的神獸,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和藝術價值。
石犀 | |
---|---|
名稱 | 石犀 |
器型 | 犀牛 |
材質 | 紅砂岩 |
長度 | 3.31米 |
寬度 | 1.38米 |
高度 | 1.93米 |
重量 | 8.5噸 |
紋飾 | 捲雲紋(下頜及前肢軀幹) |
年代 | 戰國晚期至漢 |
時期或古文明 | 秦朝/秦國 |
發掘於 | 1973年(發現) 2012年12月(出土) |
發掘地點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東側工地 |
現存於 | 成都博物館 |
基本概況
編輯石犀長3.31米,寬1.38米,高1.93米,重約8.5噸,外形似犀牛作站立狀,整體雕刻風格粗獷古樸,軀幹豐滿,四肢短而粗,下頜及前肢軀幹雕刻捲雲紋,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同時期最大的圓雕石刻。[2]
出土情況
編輯石犀出土於天府廣場東側工地。
發現
編輯1973年,成都市政府在天府廣場東側修建電信大樓時,進行打樁作業的四川省第三建築公司的一名工人發現一隻動物形狀的大石塊,經初步確定後確認是一件由紅砂岩雕刻的石獸。石獸側躺於地,體型比牛還大,右側埋於沙土中,只有左邊足部和腹部可見,頭部亦不可見。因石獸過重、挖掘技術不到位、電信大樓建設工期緊再加上石獸埋藏過深,大樓地基不用再往下打等原因,文物部門建議就地回填。這隻石獸因此重新回到地下,直到近40年後才得以重見天日。[3]
出土
編輯2010年10月7日,石犀埋藏地正上方的電信大樓拆除。
2012年12月,四川大劇院準備在電信大樓原址開建。開工之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進場勘察。12月6日,考古隊在確定好了最後發現石犀的地點後,開始對探方進行擴張。隊員先將原電信大樓基樁破除,接着從其下比較完整的地層中一個距地面約4米的坑中再度發現石犀。[3]
損毀與修復
編輯損毀情況
編輯出土時,石犀受到了一定的機械損傷、生物病害、人為損傷,同時其表面存在開裂、風化、粉化、鹽分析出等一系列問題,還有部分被電信大樓修築時灌注的混凝土覆蓋。[4]
修復工作
編輯2013年1月,石犀經過預加固和預包裝後,被搬運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進行修復保護工作。經過討論和論證,保護團隊決定主要使用機械和化學方法進行表面清理,使用脫鹽紙漿進行脫鹽針對風化、粉化病害部位進行滲透加固處理,並對局部進行有依據的修補等工作。
難題
編輯在地下埋藏近2000年,石犀身上的病害情況極其嚴重。同時由於石犀體量大、表面缺損部位多、關於石犀的現存資料缺失、沒有可供對比的同時期同類型文物等客觀不利條件下,傳統保護修復文物的方法已不能滿足實施有效保護研究的要求。[5]
新科技
編輯近年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數碼化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中國的文物保護領域之中,例如利用數碼化虛擬修復技術記錄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諸多石窟、碑、佛造像等易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破壞的石質文物的紋理走勢和狀態,有效的遏制了文物信息流失、解決了文物難以欣賞與研究的問題。鑑於此,石犀的修復也引入了數碼化虛擬修復技術以精確探測石犀本體病害的客觀情況,減少實際修復過程中人為主觀因素的干擾。
2018年,成都博物館同北京國文琰文物保護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文琰公司)達成合作,以專項小組的形式開展為其兩年的石犀數碼化研究項目。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觀眾參觀體驗,石犀的勘察工作都是在每天閉館後進行。[5]
文物信息採集
編輯文物信息採集是本次修復工作的第一步,利用無損檢測技術全面採集文物本體數據。
初期專項小組從文物表面病害、保存環境和製作工藝與材料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盡全面的論證分析。利用大型機器關節臂進行激光掃描後三維建模,全方位的記錄文物的形狀、尺寸等方面的數據。
對三維建模的結果進行曲率分析計算,再結合上現場勘查的基礎,研究人員從剝落、裂隙、刻劃、風化、缺失等五個方面對石犀進行分析,高效準確的繪製了石犀病害圖。[5]
虛擬修復
編輯虛擬修復是石犀修復工作的重點。虛擬修復技術能夠最大程度的復原文物的本貌,還原缺失信息,為接下來的實際修復提供參考。
石犀表面的多處磨損,既無法通過相關佐證資料進行參考,亦無同類型文物進行對比對照修復,研究人員於是採用「軸心對稱性」與「連貫性」等規律,在虛擬空間中,對石犀表面的殘損花紋、足部紋理以及頭部等嚴重缺失的部分進行修補。至於淺表性裂隙和孔洞狀風化等微觀問題採用曲率分析進行修復。
虛擬修復完成了「底缺失部分補配、孔洞與小裂隙表面平滑修復、刻劃與裂隙填補修復、大面積剝落抬升修復、缺失病害對稱性補配修復、捲雲紋飾修復、彩色紋理修復、網格優化修復」,同時也在保留早期歷史殘損的基礎上抹去了近現代保存不當和自然破壞的痕跡。[5]
數碼化利用
編輯除了虛擬修復,數碼化技術還幫助工作人員精確的獲取實習的尺寸,並發現石犀建造外形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石犀的三維模型也應用於成都博物館的文創、教育、宣傳和展覽等方面,以拓寬石犀乃至成都博物館的影響力。[5]
歷史淵源
編輯石犀被認為是李冰在成都治水時,製作的「鎮水神獸」。
文史研究
編輯石犀於1973年初次發現時,由於信息的不足,部分文史專家認為這是五代前蜀皇家園林宣華苑前的石獅。但2012年進行細緻研究時,石犀考古研究隊領隊易立認為,石犀的雕刻風格古樸、粗獷,線條簡練生動,顯然不是東漢乃至以後時期巴蜀地區的雕刻風格,與秦文化更接近。
從地層學來看,石犀出土的底層屬於第七層(即所謂「晉初層」),並且同坑出土少量陶器殘片、繩紋瓦和模印有花紋的鋪地磚,證明石犀的埋藏時間為蜀漢末年至晉朝初年,故石犀製作年代應該早於這一埋藏年代。
除此以外,在秦漢時期,中國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有着大量的犀牛生存。成都位於長江上游區域,當時氣候應為熱帶雨林氣候,極有可能有大量犀牛生活,而金沙遺址出土的犀牛骨骼也可以佐證這一看法。
綜上所述,石犀製作年代應為戰國末期至秦朝初期,與李冰治水年代相當,極有可能是李冰治水之遺留。[3]
史籍記載
編輯漢 楊雄 《蜀王本紀》:「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水精,因曰石犀里也。」[6]《華陽國志·卷三》:「周滅後,秦孝文王以李冰為蜀守……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外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穿石犀渠於江南,命曰犀牛里。後轉置犀牛二頭,一在府市市橋門,今所謂石牛門是也。一在淵中。謂在石犀淵中。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 [7]
參考資料
編輯- ^ 成都博物馆. [2022-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 ^ 石犀 - 成都博物馆. 成都博物館. [202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3).
- ^ 3.0 3.1 3.2 成都市政協. 【名物】天府广场石犀 窥视秦汉成都城市文明. [202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3).
- ^ 劉波. 天府石犀:李冰治水的最萌实证. 四川日報. [202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 ^ 5.0 5.1 5.2 5.3 5.4 知·识丨石犀的虚拟修复——数字化解读文物. 成都博物館. [202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 ^ 楊雄. 蜀王本纪. 維基文庫 (中文).
- ^ 常璩. 華陽國志/卷三. 維基文庫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