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檜
柏科扁柏属植物
紅檜(學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是柏科扁柏屬大喬木,又稱台灣紅檜、薄皮仔、松蘿、松梧、水古杉、台灣花柏。[1]1896年11月,竹山撫墾署長齊藤音作夥同林學博士本多靜六組團搶攻玉山,誤登最難攻頂的玉山東峰,當時係取道東埔、觀高、八通關,因而本多氏也帶回植物採集史上,第一份紅檜的模式標本,且運至日本東京帝大,由松村任三教授以「福爾摩沙」拉丁語化,於1901年命名為台灣紅檜。然而,本多靜六也成為第一位主張開採檜木林的日本學者,十餘年後的1910年,阿里山區正式伐木集材[2]。由於人類的濫伐,已經成為瀕危物種。與日本花柏為近緣種。
紅檜 | |
---|---|
紅檜 (圖為阿里山香林神木)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門: | 松柏門 Pinophyta |
綱: | 松柏綱 Pinopsida |
目: | 松柏目 Pinales |
科: | 柏科 Cupressaceae |
屬: | 扁柏屬 Chamaecyparis |
種: | 紅檜 C. formosensis
|
二名法 | |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
形態
編輯- 常綠大喬木,樹高可達65米,直徑可達6.5米。
- 幹皮平滑而薄,顏色呈灰紅色至紅褐色,縱向淺溝裂,長片條狀剝落,有時具方形鱗片;外皮纖維質,斷面深紅褐色;新生周皮極顯著,鮮紫紅色;內皮纖維質,緂紅色,刀削後漸變為橘黃色。
- 葉先端漸尖形成銳形,中葉橫斷面船形,中肋兩面凸起,側葉則為V形。
- 毬果橢圓形,長7~12毫米,鱗片10~13,盾形;每一果鱗有種子1~2,種子略有薄翅。
分佈
編輯本種為台灣特有種植物,全島山區皆曾有分佈,常與台灣扁柏形成混交林:分佈最低至海拔1,050m(北插天山),最盛處在海拔1,800~2,500m間(台灣檜木主要生長在溫帶雲霧森林,為1,800m~2,800m)。已知最高齡為4,100歲的眠月神木。由於檜木為上好的木材,日治時代與戰後時代皆大量開發檜木林,其中日治時代砍伐材積最大的一年為1942年,達48萬9728立方米[3];1945年戰後時代起至1991年台灣政府正式宣佈「全面禁伐天然林」之前,檜木生產最高的一年為1964年,達40萬2440立方米[4]。因飽受長期伐木開發,天然紅檜巨木所剩稀少,巨木林群幾乎已被砍伐殆盡。目前所見的紅檜巨木,多是在林場之中,當時被認定生長不良、不利於開採或太過偏遠等其他因素未被砍伐的樹材。
其它
編輯註釋
編輯- ^ 鍾國芳; 邵廣昭.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紅檜.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2022 [2022] (中文(臺灣)).
- ^ 搶救檜木林運動的價值依據-陳玉峰[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台湾林業統計. 昭和17年,p.92(單位為石,相當於0.278立方公尺).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 ^ 諸葛亮:鹿港木工藝產業木材用料的演變,p.9.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參考文獻
編輯- Conifer Specialist Group.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0. [2007年3月17日].
外部來源
編輯- 紅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 世界遺產-台灣檜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農業委員會行政院
- 林務局 李桃生 農業100年精華-百年林業承先啟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李依陵、黃建中、何幸霖-林務局所藏日治與戰後林業檔案簡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第六十三集 自然篇 山林景觀 (一) 森林風華 (台灣真紀錄 ~ 三大林場的開拓史話) - 嘉義林管處志工網頁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498-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延伸閱讀
編輯[編]